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三国一军师 > 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绍败绩

第一百六十九回 袁绍败绩

推荐阅读:

,可没有关这方面的举措。

若是逼急了曹操,可能会适得其反。眼看着即将到手的邺城,在温侯吕布帅军前来准备抢夺之下,曹操说不定就此解围而去,或是再与袁绍重新缔结盟约,共击温侯吕布,也不是没可能。

袭取邺城,只有在曹操、袁绍两方都势弱之时,才可为之,不然真的不能西行攻取邺城。

在此之前,还是先行将平原城攻下来再说,陈翎如此想着。

张辽留下吕旷、吕翔两人负责转运粮草,携管亥、徐盛、柳毅、公孙羽四人帅军登上战船向着平原城而去。

主公已经攻下安德,今日即将兵发平原城,自己也该进军了。

张辽望着黄河之水,心中满是激动之情,自跟随温侯吕布以来,从没有这般意气风发过。

在并州之时,温侯不过一主簿;在洛阳之时,温侯是董卓帐下一大将;在长安,司徒阴谋诛董之时,温侯虽然是朝廷侯爵,却一直不很得意。直至夺取青州以后,至现在,起重兵征讨河北之时,温侯吕布才算真正的立稳于这个世间。

而自己身为其帐下大将,得其重用,方才有如此遭遇。

望着河面之上己部船只,张辽下令,兵发平原!

平原属于冀州,位于冀州的东南,西面和北面以及东北与冀州的阳平、清河、渤海郡和乐陵国相邻,南面和东面与青州和兖州相邻。

平原城坐落在高唐黄河对岸,地处要隘,乃是兵家必争之地。

吕布军势已近平原城,陈翎看着眼中的城池,心中想起刘备曾经在此做过平原相。

刘备在平原上任之后,一面招兵买马,积草囤粮,扩充自己的势力;一面对地方百姓“勤施善政”,抚养生息,用“惠裕”和“德美”治理乡政,故而深受百姓的拥戴,刘备的势力也乘机发展。

如此一座城池即将陷入战火之中,陈翎心中隐隐觉得有些对不住平原城中的父老百姓。

在另外一条历史线中,曹操、袁绍官渡之战后,平原不过是顺势投降于曹操的,并没有受到多少战火的波及。而现在呢,由于自己的原因,这座城池中的黎民百姓将迎接最为严酷战争的侵袭。

吩咐夏侯恩、曹性两人依在主公吕布大帐就近处安下营帐,陈翎驰马出寨,向着平原城下而去。

此时平原城中,审配由于得报曹操与自家主公决战失利,完全收缩兵力,准备据守城池而战。

因此,没有袁军出现在陈翎视线之中。

陈翎纵马向前不久,陈宫同样骑乘一匹马过来。

停伫在一高处,两人并驾了望城中。

陈翎转过身来,向着陈宫说道:“公台,你看如何?”

陈宫皱眉,言道:“此城四门,门外有瓮城;瓮城外护城河宽广深蓄池水,且城中有数万军卒,攻之大不易!”

陈翎点头,说道:“更兼审配此人乃是多智之辈,对袁绍忠心耿耿,简直无暇可趁。”

陈宫与陈翎相视一眼,皆苦笑。

若是强攻的话,温侯吕布依仗六万兵马,围攻之下,两人都有五、六成的把握,在十日之内,攻下此处。可那样一来的话,还想不想夺取更多河北之地了?

陈翎沉吟半晌说道:“公台,土攻如何?”

土攻之法就是直接用土去填对方城市。

六万士卒每人提一包沙土丢在平原城墙下,短短半日便可筑起一座土山,然后大军直接顺着土山进城。

陈宫听罢,说道:“此策不错,不过我欲在施展土攻之时,兼用火计。”

陈翎听闻,暗道着,诸葛孔明、周瑜都是用火行家里手,想不到陈宫也喜用,遂道:“愿闻其详。”

陈宫言道:“今日已晚,不能攻城,待到三更时分,遣人潜入城中,等明日攻城之时,在城中引火焚烧,以乱其心。”

陈翎点头,静候陈宫继续。

陈宫接着说道:“大军压境之下,审配必然严肃军律,此策成与不成,在两或间。但攻占期间,以弓箭,投石器,将火种投入敌人城内,却是防不胜防。子仪,依你之见,此略如何?”

陈翎深思之,想了近半刻,才说道:“三更之前,可令军士击鼓鸣金,乱城中之军耳听,使其不明我军动向,疲于奔命。另可向城中流言,说邺城已被曹操攻陷,想必在如此境地之下,审配就算再能,也不免心中动摇。”

陈宫颔首,深以为之。

两人既然计议已定,遂分别回营,一向主公吕布禀报,一向着手准备。

此刻平原城中,审配深皱着眉头,看着帐下众人。

因袁绍邺城与曹操大战,被派至平原的文武不多,文臣谋士有荀谌、许攸、辛评三人,武将则是有张合、牵招、蒋奇、焦触、张南、周昂、高干等。

审配开口言道:“安德为吕布攻陷,守将麹义生死不明,此时吕布提兵来我平原城下,诸位,对此可有对策?”

荀谌捋须开口言道:“正南,据守不出为最佳策略,不要轻举妄动。”

荀谌,字友若,荀彧之兄,荀绲之子,颍川人,袁绍幕僚。

许攸亦道:“正南,最佳策略乃是静候主公提兵来援,毋须多虑。”

审配听罢许攸之言,气郁于心,含愤斥声道:“许攸!主公刚于长乐败师,如何有暇提兵来助?”

辛评见两人脸色不愉,乃上前为两人劝解,说道:“正南,子远…”

辛评未及说完,审配转身过来,同样一阵斥责,说道:“仲治,就是有汝等窃据高位,阿谀奉承之辈,方才致使主公有此大败…”

审配说话太刚太专,使得许攸、辛评两人皆不满,一一回言说道:“审配!汝专政擅权,族大兵强,纵容二子祸乱百姓,…”

这种话,激起审配怒气,不等两人说完,审配站起身来指着许攸、辛评喝斥道:“贪渎无厌之辈,也敢肆意辱骂本帅?”

堂上几人舌枪唇战,看得张合、牵招等将骇然无色。

惟有荀谌孤坐一边,没有上去争论。

辛评,字仲治,颍川阳翟人,辛毗之兄,原是韩馥部下。

初平二年,袁绍为夺取冀州,采取逢纪反客为主的谋略,借公孙瓒雄兵造势,派高干、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共同说服韩馥出让冀州牧予袁绍,从此辛评在袁绍帐下效力。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原居陇西,光武帝建武年间,其先人东迁。

女儿:辛宪英,素以智着称,旧时曾有歌将辛宪英的智、曹娥的孝、木兰的贞、曹令女的节、苏若兰的才和孟姜的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

牵招,字子经,安平观津人,与田豫齐名之辈。

高干,字元才,高躬之子,袁绍之甥,高柔从兄,出身陈留高氏,祖父高赐,曾任司隶校尉、父高躬,曾任蜀郡太守。

高氏数世节孝清名累积成为一种政治资本,在士林中享有声望,与汝南袁氏联姻。

辛宪英,字宪英,名不详。辛毗之女,羊耽之妻、辛敞之姐。魏晋时期女性。就在她出生的那一年,董卓焚烧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到她去世前六年蜀灭,再两年后魏覆,而吴则在她身后苟延残喘至天纪四年也终于亡了。

可以说,辛宪英的一生见证了整个动荡的三国时代。

曹丕被立为太子,得意忘形,辛宪英得知后感叹世子的责任重大、应谨慎小心。钟会伐蜀,让辛宪英之子羊琇为参军,钟会有反志,辛宪英告诉羊琇尽职尽责、仁恕为怀,使羊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