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穿越言情 > 三国一军师 > 第一百一十七回 负重忍让

陈翎觉着自己将以后道教的基本组织体系提前构建出来,那么只要按着这个清律来实施的话,青州黄巾应该能够安宁下来。

可万物自有他的发展规律,佛、道两教轮番几次成为执掌权柄的工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高祖规定“道大佛小,先老后释”。皆说明了不经历这些苦难,道教想一蹴而就,安分守己的只为清衫客,那是极其不现实的。

陈翎将改好的太平道教《太平青领书》收拢起来,现在还不能将它宣众,徐和此人,太过复杂,交付予他,自己实在不放心。可若是另寻他人的话,实在没有好人选,就算有,不如徐和有权势,新的教义不能顺利宣扬下去;而和徐和同样有权势的,如管亥,从不回自己所书之信上来看,两人关系实在太过亲密,不是最佳人选。

陈翎考虑着,是否派遣人信仰太平道教,从而代替之?

那么这人应该选择谁?

年纪不能太轻,也不宜过大,年少者,不能服众;年长者,过几年就卒了,派不上用场。

遍思军中诸人,陈翎只能哀叹一声,好像除了自己之外,并无他人。

而自己忙于政务,岂能将时间浪费在这上,陈翎只得将这个心思存放在心中,以待将来再说。

既然粮食问题太平道教众已经自己解决了一部分,那么陈翎也就不怎么着急了。

首要问题下沉,次要问题提上来,就是太平道教众的一部分在向北海郡靠拢。

这一部分有多少人,陈翎不清楚,只得传唤徐和过来问之。

徐和进入衙内,施礼作揖不在话下。

这是今日的第二次见面,徐和没有了忐忑畏惧感,一脸笑容的说道:“治中大人命我前来所为何事?”

陈翎言道:“遗漏一事,忘记问起徐校尉,据你所知,此刻将至北海城下的太平道众会有多少人?”

徐和对此心中只有一个大概数字,遂禀告道:“约在十万以上。”

陈翎吓了一跳,吃惊站起身来道:“为何有如此之众?”

徐和看着陈翎,心中默默想道,我已经往少说了。黄巾军众也是人,会有趋炎附势的自觉心,无论如何,来北海,总比待在州边偏远郡县,会过的好一些。

就算现在贫穷,但将来呢?

谁都看的出来,只要吕布不倒,北海将会成为青州重中之重,优先考虑发展北海之后,才会轮到周边郡县,如此好事,怎能不来?

徐和沉默以对,陈翎怔了半晌,绕来绕去,还是逃不了没粮的窘境。

看着陈翎憔悴的面容,徐和既有幸灾乐祸之感,又有当初降温侯吕布的庆幸。

没降之前,徐和的处境与现在的陈翎一般无二,为此操碎了心,可情况好转了吗?没有!一直都处在得过且过的状态中。

现在好了,这些都不要操心了,这些都有治中大人担当着呢。

“华发早生,…故国神游…”陈翎呐呐自叹了一声,几日不曾好好休息,竟然掉落白发来了,自己可才刚及弱冠啊。挥手令徐和下去,自己得好好考虑下。

徐和恭敬着后退离开,陈翎眼里的一丝落寞,被他所见,他暗暗记住了陈翎的话语,打算回去之后,细细查找一番,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

本来陈震在的话,还可以两人商量一下,做出决定,无论怎样,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总比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来的强。

而陈宫在此的话,自己所得应该还能再大一些,可陈宫不愧为深谋远虑之辈,早早请了巡视条陈前往各郡,明言是催粮,实际上就是避开这种事情罢。

在他眼中,陈翎自度着,自己可能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有应付方略的人。可是,自己毕竟不是神仙,又不能撒豆成兵,粮食变不出来啊。

诸葛瑾刚入府中,还在熟悉长史这一职务,请他帮忙想想办法,几乎不可得。

因眼界关系,现在的诸葛瑾仅仅是个刚刚脱离士子身份的书吏,而不是将来纵横政坛,睥睨诸侯的能臣干吏。

好好想想,肯定有所遗虑。

青州处在河北、中原偏东,地形为半岛,本来这样处在这里,防御上绝对是能够经受的住曹操、袁绍任何一方的进攻。可正是如此,绝了自己退路,没了纵深,想出外与他人交易购粮都显得十分不容易。

自己早早在琅邪筑城便是为此,可没有想到吕布能够这么快攻下青州,琅邪新城所造就的船只不够使用,周泰、陈震两人出海,也仅止带上了三艘。

本来按照自己的计划,现在这个时间点,吕布应该还在战斗中,黄巾军应该还在过着食不裹腹的日子,自己应该还在琅邪新城中。到了十二月份,吕布或攻下青州,或退兵,皆不影响大局。

攻入青州,那么由于没有太平道教众所累,可以轻轻松松过完年,然后再出兵荡平青州境内的残余势力,之后便是发展各项事宜。

撤回琅邪或兵败回琅邪,那也无所谓,来年可重整军势,再来一战。在无旁人支援的情况下,北海相孔融面对急于突破重围的吕布一军,应该阻挡不能,定可下得青州。而那时候,自己无论是北上辽东,还是南下江东,都显得从容不迫,绰绰有余,哪里有现在这么困苦。

哎!

本来徐州乃是产粮大州,可曹操,可恨呐!曹操曹孟德,为报父仇,数战之下,弄得天怒人怨,徐州自给都已经不足,哪里有余粮接济吕布一军?

油灯点上,外面已经开始慢慢变黑。

孤坐在案几前,翻阅着有关各项事宜的呈文,张家牛被管亥部从宰杀,其老夫哭告于府衙,求清正廉明大老爷做主。

赵家因战事原因,店铺受损,求官府予以补偿。

公孙氏有学士居家,求出仕于帐下。

……

影影绰绰间,仆从送上糕点,一碗汤,陈翎就着酱吃完,继续批注。

临近三更,陈翎这才处理完毕所有政务,放下手中的书简,勉强支撑站起身来,捶了捶左右肩膀,举步出衙内。

下了台阶,还是那片庭院,黑漆漆一片,几名侍卫站在灯火处警戒。

负手仰望星空,夜朗星稀,只有一条银河灿烂无比,直似那锦带横空,深邃宽广。

陈翎伫立,心中暗暗想道,青州现在如此局势,可谓糜烂不堪,若不能解决粮食问题,恰似雪上加霜,终不能有远大发展。

静立良久,心中逾发惆怅,还是时间啊,时间不等人啊。

待到五更时分,陈翎最终下了决心,移步向吕布住所而去。

来到后院,夜色还浓,不过此时吕布却已经起身,正与吕玲绮一起舞戟。

仆从上前报之,吕布停下手中之画戟,放置在架案之上,这才走过来,向着施礼的陈翎摆手说道:“子仪,为何还未寝下?”

陈翎放下手,跪坐在吕布对面答道:“主公,如何解决太平道教,三十万众粮食问题,臣之前束手无策,现今思得一法,特来向主公言明。”

吕布笑颜道:“果然不出公台所料,交付子仪之后,必有所得!”

陈翎苦笑以对,静静停顿了半晌,这才言道:“我欲出使兖州…”

吕布猛然起身,厉声喝道:“去求曹操?”

既然已经言明,陈翎说话顺起来,对吕布说道:“不错,主公,相比袁绍,我更倾向于去兖州而不是河北。”

看着吕布按捺不住将要爆发的脾气,陈翎沉静若水,言道:“主公据青州,将来出兵方向只有河北、兖州两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