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绝对相信大儿子有这等本事,但……她摇头道:“鸡蛋再密都有缝,天底下没有永远的秘密,谎话只会越滚越大,一旦真相暴露,弯弯这辈子就毁了。.你父皇是怎么宠弯弯的,你很清楚,倘若真有那么一天,他会有多难受,女孩子家……”说到这儿,她故作哽咽,假装说不下去了。

“难道要说实话?说实话的话,弯弯的名声……”就真的无法挽救了。

皇后点点头,再推大儿子一把。“可不是吗?扭转世人的观念有多困难,你们怎么就偏偏挑难的事儿做,难道就不能让长辈省省心?”她刻意加强扭转两字的重音。

扭转世人观念、扭转世人观念……母后的话在齐槐容心底不停的转圈圈,转着转着,他突然间恍然大悟,兴奋的扬眉道:“母后,儿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好大哥,果然没让当妹妹的失望,弯弯终于破涕为笑,瞬间把程曦骅抛到脑后了。

皇后紧皱的眉头也松开了,她就说嘛,大儿子聪明又能干,几句话就把他的思维给挑开,很好、相当之好……

弯弯被皇后罚禁足三个月,春水堂依着京城其它药堂掌柜的意愿,关门了。

齐槐容当然不会告诉众人,那是因为东窗事发,怕坏了公主名声,不得不关门大吉,他对外的说法是——

“你们嘴里的丫头大夫是当今圣上的玫容公主,她小时候曾与得道高僧结缘,高僧曾对玫容公主言道:“公主有慧根,此生该以济世救人为职志,倘若公主能救活五千人,大齐便能国运昌隆、民生富裕。”于是公主便在佛祖面前发愿,愿救大齐百姓千万。

“今日你们阻止公主为善,公主身为大齐公主,不能不替你们的生计着想,但如此一来,佛祖会否把那些人命算在你们头上,从你们的寿命当中扣减,就不得而知了。.”

听到这里,有人开始头昏眼花,脚软得站不住了。

谁知道春水堂是公主开的?谁晓得公主曾在佛祖跟前发愿?谁又知道公主天生有慧根?这、这……这不是冤人吗?

齐槐容先狠狠扇了众人一巴掌,替自家妹妹出够气后,才缓声说:“如果不想担这业障,不如每月月初,各药堂派大夫替百姓义诊,至于药材,本皇子会另开药铺,你们让病人拿着药单到铺子里来抓药,公主还是会自掏腰包支付药材银子,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话都说到这上头了,何况还是大皇子亲自开的口,谁敢不答应?反正就是出个大夫给穷人看病,药材钱也不必自己付,就能抵消业障,还能有比这个更好的建议吗?于是众人纷纷举双手赞成。

就这样,春水堂关门,百草堂开门。

第五章时间证明一切(2)

公主开春水堂的事情传扬出去,引起的反应和齐槐容、弯弯预估的相差不多。

有人窃窃私语,说道玫容公主怎么能去做这种低三下四的事,简直是自败名声,也有一些本想与皇家结亲的皇亲国戚打了退堂鼓,假装从来不存这种念头。

虽然碍于皇上的面子,没有人敢光明正大议论此事,但皇上耳目众多,当年跟着他的隐卫还没告老还乡,调查这种事不过是小菜一碟。

皇上听着隐卫的回报,大臣们私底下的邪实在不堪入耳,让他着实又气又怒,偏偏他又不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恶君主,不会以私怨降罪于百官大臣,于是憋着憋着,成日抑郁,却又怕妻子忧心,一句话也未曾向娇妻提过。.

齐槐容怕父皇憋出内伤,于是在事发第十天,与弯弯商议后,两人决定提早进行第二步骤——利用广大的舆论力量来改变。

不管在什么时代,金字塔顶端的人数永远敌不过底端,众口铄金,当然是股强大的力量,古来多少帝王被百姓骂,骂到改变行政方针。

连皇上都可以因为舆论力量更弦易辙,百官大臣的迂腐观念算什么?何况还是上下夹杀。皇上与百姓同心,那些老古板到底知不知道,和老百姓站在同一阵线的皇帝叫什么?叫做千古明君啊!

于是舆论从大齐王朝的京城往外扩散——

皇帝苦百姓所苦、忧百姓所忧,不但让皇子习文习武,以报效千万百姓,连公主也自愿习医,拯救百姓于疾苦,春水堂的兴起,百草堂的建立,一段段故事都在显示当今圣上为人民福祉的无私宽厚。

于是民心所向,于是百姓歌颂,于是大齐上下团结一致,于是身为大齐人民,皆以有齐熙风这样的帝君感到无上骄傲。

这样的舆论像春风吹拂,虽然温暖柔和,却在最短的时间内笼络了全国上下的百姓。

齐槐容谨慎心细,要嘛就不做,一做便要做到彻底,他到处布线,先是散播“公主自小便心性仁慈,体恤百姓身受疾病之苦,倾心习医,至佛祖面前发愿”的故事,紧接着一个个群医束手无策的病人,在公主的医治下痊愈,他们自愿跳出来为公主的医术和仁心做见证。

再来他再提到为了准备药材,公主将她的私房钱全都花得一毛不剩,不过这一点,他不需要耗费太多力气大力宣传,就有几百人跳出来替他发声,总结一下说法就是——

“当时谁晓得丫头人夫就是玫容公主,她身上无绫罗绸缎、金银佩饰,一张俏生生的小脸,半点脂粉都没有,就像邻家小姑娘一样。”

这个时候,从公主传说到皇帝身上,开始有人提及这位与众不同的皇帝。

天底下的男人,只要口袋有点银子,就算是泥腿子也想多娶两个老婆,但皇帝连纳嫔妃的钱都省了下来,就为着给咱们百姓铺路建桥,过上好日子……舆论一下子吹遍大齐上下。

慢慢地,不管是皇上、皇后,还公主、皇子,所有皇家人都成为百姓心目中的神。

以上都是后话,整件事在眼下还是酝酿初期,刚刚有些不同的声音从百姓当中传出来,因此皇上还是抑郁得紧。

和皇上不同,事件中的女主角弯弯,在面对朝中挞伐声音的同时,依旧过自己的小日子,读书习医、陪伴母亲,该做的事一项都没落下。

只不过被禁足无法出宫,让她多少有些闷闷不乐,尽管如此,弯弯在面对父皇、母后时,还是满脸和乐,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

望着懂事的女儿,皇上心里更加不舍,他是极其护短的,就算明知道女儿背着自己偷开春水堂的作为不可取,终究连半句重话都舍不得说,要不是皇后先发话,或许他还狠不下心让春水堂关门。

父皇的宠爱,弯弯何尝不明白。

这天,她进御书房,看见父皇对着奏折发呆,甜甜一笑,凑上前道:“父皇,弯弯给你送药膳来了,今天是五行汤,对父皇的脾胃肝肾都有大益处。”

皇上接过汤盅,喝了几口,有女儿的药膳伺候,他的精神好得让大臣们佩服,可是他还是忍不住忧心的问:“听说你不想办生辰宴?”

眼看女儿的生辰就快到了,他想替她办个盛大宴会,宴请百官家眷,顺便替她挽救名声,却被她拒绝了,那时她是这么说的——

母后即将临盆,宫里还是保持安静,对孕妇胎儿都好。

“嗯,年年都办宫宴,没意思。”弯弯回道。

“你是害怕面对那些人吗?”皇上将女儿拉坐到身边,不舍的望着她。

她撒娇的勾住父皇的手臂,轻轻摇摇头。“我才没那么胆小,何况他们的想法根本影响不了我。”真正能教她快乐难过的,是她care、也care她的人,那些不相干的人说了什么,

她压根不在乎。说完,她笑意盈盈的将头轻靠着父皇的肩头,深深觉得她一定是有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