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美女赢家 > 第七百九十六章 琴心

新是不抱太大期望的。

杨景行的求新远不止几个小节,而且对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要求也远不止合适就好。

对一般乐迷而言,《临风唱》几乎超越了他们对琵琶作品的一贯印象,而且可能是在更动听的基础之上。

王蕊的台风比刘思蔓收敛,又比柴丽甜开朗一些,大部分时候她的注意力聚焦在乐器上,偶尔在恰到地方会留意一下听众。

可能是之前休息的时候听了那些音乐家互相吹捧的话受了感染蛊惑,观众席上的人现在都好认真好专注。而音乐家们也都做出了样子,要用实际行动为他们自己说的那些话作证……

一曲结束后,掌声有了音乐会的样子,均匀、扎实、热烈、持久,不像上半场前半部分要亲友团用力带头,也不像刘思蔓炫技之后得到此起彼伏的叫好佩服。

王蕊起身,笑吟吟的脸庞和平时的哈哈大不一样,可让人感觉此刻才是真实的她。她理应或者这些掌声,乐曲的好听要靠她不断地琢磨细节,而创新更是需要她在有时候放下十几年刻苦练习孜孜以求的习惯或者熟练,而且没准她之前念的那几句诗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掌声在持续地表现着听众们的喜爱,这喜爱好像一点也不浮躁,诚恳而浓烈。

王蕊好像意识到自己比刘思蔓还风光了,回头看了一眼同样给自己掌声的同伴们,再转过身面对观众,脸上好像有点动容了,她深鞠躬。

王蕊妈妈可激动了,边用力拍巴掌边和左边的何沛媛妈妈说话,然后像脑袋后面长了眼睛一样,飞快一拳头警告儿子继续鼓掌,自己也不间断。

大概是第一次在这种诚独享这样的掌声,王蕊真有点不适应了,笑也不太顺畅了,站姿也不多么淑女细节了,她看前看后两次后,突然抬起手来朝观众席挥动。

杨景行还是有点怕被指责自作多情,只敢隐蔽地小幅度回应王蕊,点头笑着。

王蕊换手上动作,好像是叫杨景行起立。

杨景行连连摆手,坐着朝舞台鞠躬。

王蕊回以鞠躬。

杨景行指座位。

王蕊这下明白了,再次鞠躬,然后转身回去了,坐下了。

掌声也逐渐挺了,王蕊妈妈也没好意思坚持到最后一个。童伊纯对王蕊的第一印象实在是太好了,从她身上看到了良好的修养和学识,跟杨景行打听呢……

蔡菲旋登场,言语之间好像有点点小自卑,身为民族乐团里的一个电吉他手。不过观众很支持她愿意为民乐服务的态度,曲子开始之前就掌声鼓励。

《安全速度》是一首好听为主的电吉他曲子,如果说创新的话就是旋律上的一些民歌民谣元素,内容比较丰富不单一,技巧要求对蔡菲旋来说完全没问题,而且今天这诚也不是和电吉他炫技。

对今天音乐会的主题而言,《安全速度》应该是艺术价值最低的一首曲子了,不过还好,观众依然很支持,年轻人不少叫好的。蔡菲旋自己看起来也挺满意的,而且她的亲友团是男友和朋友,十分支持她。

接着是于菲菲的《织会》,获得了和王蕊差不多的待遇,小姑娘明显兴奋,鞠躬几次后回座位的时候还在齐清诺旁边停住了,要倾诉什么。

年晴站了起来,还没走上前呢,刚听下去的掌声就响起来了。

其实平时懒得跟什么一样的年晴站上前,一身穿着加上天然瘦,看起来还挺清爽干练的,她的神态语气也没那么艺术:“我叫年晴,三零六的鼓手,我的专业叫西洋打击乐,接触练习过很多种打击乐器……”

年晴的意思,说起打击乐和节奏,可能有人误认为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有短板,错了,中华民族的打击乐才叫丰富深邃呢,编钟就不说了,那是欺负人,鼓也不说了,中国这么大数不清的鼓文化也是欺负人,锣也一样,也太多了……

年晴说起木鱼一敲竹板一打的时候,把好些观众逗笑了,看样子传统文化是欠缺传承传播。

鼓吹了一通传统打击乐后,年晴还是要坐到套鼓后面去,尝试用这套东西来表现中国传统打击乐的精神内涵。

《回首安静》,纯鼓上而言,基本上是一首内行听门道外行听热闹的曲子,杨景行也了解情况,所以给了年晴很多配角,笛子古筝二胡三弦都上了,而且不同的配角用不同的旋律和节奏,把主角衬托陪伴得很好。

在业内人士看来曲子算不得多创新,但是对听众而言足够新鲜,也有不少很好听的段落。

一曲结束,掌声和喝彩都很热烈持续,就算不懂欣赏打击乐的,也看得出来年晴的专业和认真,尤其还有笛子这些偶尔突然冒出来给人惊喜。

录过几张专辑的童伊纯对鼓是比较熟悉的,赞叹年晴是个好鼓手,稳、准,能狠能柔。

接着是邵芳洁的《花腔》,好听为主,创新和技巧都一般般。纯旋律而言,《花腔》是十一首独奏中比较突出的,明显强过《花腔》的只有温心了。

不过《花腔》更具歌唱性,名字就体现出来了。

一般来说没人拒绝好听,而且是还没听腻的新曲子,所以邵芳洁也差不多被当成演奏家对待了,掌声比较持久。

轮到齐清诺了,她一手提椅子一手提吉他上前,并不吃力,还裙摆摇曳,杨景行都笑了。

在掌声中坐下后,齐清诺也笑:“和大家一起感受了《新罗画骨》的神韵,《离离》的广博,《无穷极》的空间,《织会》的维度,《临风唱》的美景……”

甘凯呈提醒杨景行:“夸你呢。”

童伊纯笑。

齐清诺和彩排的时候台词不一样了:“……我弹一首《温心》,向所有关心帮助爱护过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

观众掌声欢迎,齐清诺身后的同伴也在短暂的意外后也纷纷大力支持团长。

琵琶二胡还好,只有中国人的少部分人在钻研,吉他这东西,全世界不知道多少人在弹在创作呢,就几根线和那么些和弦,要想形式和内容多新颖,杨景行恐怕也难办到,除非超前创新,比如用锤子来弹……

《温心》就是一个好听和丰富,外行听得悦耳,弹吉他的能听出齐清诺的指弹技术,作曲编曲的能听出杨景行的用心。

没分手的时候,杨景行还跟齐清诺说什么不想女朋友在台上大放异彩太引人注目,所以曲子才略显低调平实,就是让人听完后觉得还比较温暖愉悦就行了,不想让齐清诺被惊喜给那么多人。

可杨景行失策了,几百观众安安静静地听齐清诺弹完一曲后,立刻献上的掌声根本不输给之前给王蕊的给刘思蔓的,而且彭一伟他们也没带头起哄,甚至还落后于大部分人。

其实杨景行自己也起劲,但是好像输给甘凯呈和童伊纯。

可能今天的大部分听众还是不够专一钟情民乐,可能在他们看来,弹一手好吉他更难或者更值得欣赏,也没准这些人都是主办方派票请来的,提前打过招呼了……

齐达维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人,可他还是边为女儿鼓掌边回头看,一脸洗涤辉煌后的骄傲。

可齐清诺可能是腻味了父辈当初在舞台上的那种和观众密集煽情的互动,她起身后提着吉他站立了几秒,为观众席微笑了几秒,然后就鞠躬了,然后就提起椅子回去了。

这些观众席上的人也是没自尊,台上爱答不理的那么点意思,下面的掌声还在继续热烈……保不齐是有些人觉得齐清诺甩了杨景行解气!?

不过回到自己的位置后,齐清诺并没马上坐下,而是再次鞠躬,然后抬手有请何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