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 第702章 又软又蓬松

“这是什么糕点啊?又软又蓬松,还这么香甜!”小雨一下子就被鸡蛋糕的甜美滋味给吸引了。杨若晴看了眼骆风棠,一脸自豪的道:“我家棠伢子做的鸡蛋糕呢,用鸡蛋和麦子粉做的。”“天哪,我没听错吧!”小雨惊愕得眼珠子差点掉到地上。一口气把手里最后一块儿塞到嘴里,赶紧问骆风棠:“棠伢子,你也太厉害了吧?都琢磨着做点心来哄晴儿开心啦?”骆风棠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看到他窘迫的样子,杨若晴赶紧出来打圆场。“先前不是说要去鱼塘那转下吗?”她问。骆风棠回过神来,赶紧点头:“对对对,我先去忙了啊!”目送他出了院子,小雨还在那啧啧着。“绝世好男人啊,上得厅堂,下得灶房,你说,我咋就没你这么命好呢?羡慕不来啊……”听到小雨的话,杨若晴抿嘴笑了。“你的姻缘造化,自然在那里。”她道。“来,多抓几把鸡蛋糕,带回去给你两个兄弟尝尝鲜儿。”杨若晴给小雨抓了一些鸡蛋糕,小雨欢天喜地的走了。杨若晴看了篮子里还有很多的鸡蛋糕,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这是他送给她的节日礼物呢。只是分量太多了些,她一个人搞不定。这个天气,一时吃不完就容易坏掉。于是,她把鸡蛋糕分做了好几份。先是给嘎婆他们送去了一份,接着又给大云婶子家送去了一份。爷奶那一份,五婶那一份,四房两个堂妹也给几只。剩下的,刚好留作家里吃。夜里,一家人吃过了夜饭,五叔和五婶过来说话。孙氏两口子陪着杨华洲两口子在屋里说话。从前,大人们说话的时候,杨若晴可喜欢坐在一旁凑热闹。但这回,她却缺席了。为啥?她忙着剔除红枣里面的枣核。她有一种预感,棠伢子可能随时都会动身去打山贼。她得赶着把枣核剔出来,包一顿香甜软糯的蜜枣粽子,让他尝尝她的手艺。剔除枣核这事儿,不累。可是,却很耗费精力。那核藏在枣肉里面,既要剔除出来,又不能撕扯下太多的枣肉。所以,需要她小心翼翼。这是一件细致精巧的活计,考验的是耐心。全程都要埋着头,全神贯注。一个晚上下来,后脖子都酸了。不知何时,孙氏推门进来了。一眼就看到灯下剔除枣核的杨若晴,孙氏讶了下。“还以为你睡了,竟然在做这个呀?”妇人走了过来,看清楚一切,笑着摇头。“傻闺女,枣核不用剔,吃的时候注意一点儿就成了嘛!”她道。杨若晴却坚持剔。她这会子多辛苦一点,那个吃她做的粽子的人,就能轻松一点了。“娘,你就随我吧,反正我也闲着没事呢!”杨若晴道。孙氏便在她身旁坐了下来,帮着她一块儿剔除。“五叔五婶回前院啦?”杨若晴问。孙氏‘嗯’了声。“你们都说啥来着?”杨若晴又问。孙氏笑了下,“想到啥说啥呗,先是说那个牛大棚。”“牛大棚咋啦?该不会还想缠着五叔吧?”杨若晴问。孙氏道:“不敢明目张胆的缠,可听你五叔说,那人老是躲在酒楼外面偷看。”“他去采办,在瓦市遇到,牛大棚丢掉摊子不摆跑过来跟他搭讪。”“还要请你五叔喝酒,你五叔不干,跟他摆出一副划清界线的样子。”孙氏道。杨若晴抿着嘴笑。五叔这魅力太大了,也不好啊!在孙氏的帮助下,杨若晴把枣核全部剔除干净。孙氏打了个呵欠,催促她道:“后日才是端午,咱包粽子功夫充裕着呢,闺女你莫急,早些上床睡吧!”“好,娘先去睡吧。”把孙氏打发走后,杨若晴并没有睡。又在灯下,整理绑粽子的五彩丝线。最后,溜出了自己屋子,来到了灶房。关上门,把白日里早就浸泡好的糯米,舀了一些出来。跟红枣搁在一块儿,上锅蒸煮。热气从锅的边缘丝丝缕缕的飘出来,她坐在灶口底下,往里面塞着柴火。火光跳跃,映衬着女孩儿清秀的脸庞。窗外,夜幕深沉,整个村子陷入寂静。后院的雄鸡叫第一遍儿的时候,锅里的红枣糯米饭已经熟了。糯米与红枣的香味儿在高温的融合下,达到了一种升华。小小的灶房,弥漫着一股暖暖的甜香。她放下烧火棍,蹲到装着井水的木盆边,开始拾掇起里面浸泡着的新鲜苇叶。第一缕晨曦射进窗口的时候,孙氏第一个起床了。妇人来到灶房,打算操持一家人的早饭。却见锅台边的簸萁里,一只只菱形的粽子,用五彩丝线缠绕着,装了小半簸萁。“呀?闺女你这……一宿没合眼啊?”妇人惊问。杨若晴正跟那刷锅,闻言朝孙氏抿嘴一笑。“想到要吃粽子,就兴奋得睡不着。”她敷衍道,洗干净了手,拿了一只粽子递给孙氏。“娘来尝尝,看我做的粽子味道好不?”利落的拨开,递到孙氏面前。孙氏微笑着,一脸动容的咬了一口。然后,妇人的眼睛亮了。“嗯,好吃,又软又甜啊……”听到妇人这话,杨若晴笑了。“闺女啊,你真是个急性子,明日才是端午节呢,你说你这不睡觉的爬起来包粽子,熬夜伤身啊……”粽子是好吃,可是妇人更在意的是闺女的身体。一边吃着,还忍不住轻声数落几句。杨若晴知道这是娘的关心,微笑着听着。一边,拿来一只篾竹篮子,把那些热腾腾的粽子,捡了二十多只装在篮子里。“晴儿,这粽子是要送哪去?”孙氏讶问。杨若晴道:“这些我是打算送去给棠伢子和骆大伯的。”“咱自家的,回头我再做。”她道。“好,是该给他们送些去。”孙氏道。望了眼外面的天色,妇人接着道:“这天才蒙蒙亮,他们怕是还没有起床呢,过一会再送吧。”话音才刚落,屋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