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推荐阅读:

杜三娘捏了捏他的小脸,说道:“现在还不能吃,等娘回来了咱们一起吃。”

杜峰吸了吸口水,点了点头,他突然高声的喊道:“阿姐,你的手怎么了?”

杜三娘低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的胳膊露了一截出来,露出胳膊上青紫的擦伤。

杜三娘抿了抿嘴,说道:“姐姐没事儿,不小心摔了一跤罢了。”

杜华盛上下打量着她,见她衣裳脏了,还被刮出了两道口子,说道:“三娘,到底怎么回事儿?”

这可不像是摔伤的。

杜三娘看了看小弟,说道:“峰儿乖,你帮姐姐把背篓拿到厨房去好不好?”

杜峰嗯了一声,他已经八岁了,立刻就帮姐姐将背篓搬到厨房。

妹妹四娘才五岁,还是个小豆丁,什么都不懂,这会儿在院子里玩儿泥巴。

杜三娘继而才将今日遇见的事情说了,杜华盛听了自是气得不行,那凶神恶煞的样子活像要吃人,杜三娘道:“爹爹,你别激动。女儿也没出事儿,那位恩公救了我,还将那几个泼皮无赖揍了一顿,临走时还给了我饼子。”

杜华盛叹了口气,他狠狠捶打着身下的门板,“都是我的错,我进什么山,如今还累得你要养家。”

杜三娘忙道:“爹,我没事儿的。今天只是个意外而已。”

可杜华盛心里还是自责不已,杜三娘劝了一会儿,又去叫弟弟妹妹进屋里来,她回到房间,将衣裳撩起,看见身体上只是擦伤,倒也没什么要紧的伤口。

她将衣裳脱下来,另外换了一身,衣裳的后腰处裂了一道口子,她赶紧又拿起针线缝合起来。

过了片刻,她从屋子里出来,头顶包了一块灰扑扑的布巾,将头发完全包裹着,然后对屋子里的人喊道:“爹,我做饭去了。”

米缸里还剩下一斤左右的小米,家里一直舍不得吃。杜三娘看着那见底的米缸,叹了口气。好在那人今天给了烧饼,那一串她数了数,足有七个饼子。一个烧饼约莫有脸盆那么大,若是紧着点吃,也能吃好长一段时间。

灶台上的盆子里还放着茅草根,杜三娘抿了抿嘴,也就将这些东西热了热,想了想又撕下四分之一的面饼进去,这才张罗着进了屋子。

杜华盛看见女儿将那些面饼盛在他碗里,忙用手遮挡着道:“爹爹够了,你吃,你吃。”

“爹,屋里还有呢。”

杜华盛道:“爹天天在家,又不像你一样还要出门,爹不饿,你自己吃。”

杜三娘抿了抿嘴,只好撒手,给两个小的装了一碗,她剩下的不过是些汤汤水水。

今日虽然差点没命回来,杜三娘却并不怎么饿。

屋外的日头渐渐偏西,娘也还未回来。她坐在门口,静静的看着天空发呆。她来了这里两年,却一直不曾正视过自己的身份,如今这般连饭都吃不饱,说起来她自己也有些责任吧。

她总是在逃避,逃避这个身份,从未认真想过怎么让这个家怎么样过上好日子。家里都是刨土的,一辈子都守着那田地生活,如今闹旱灾,他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阿姐。”四娘小小的身子挨着她坐着,杜三娘看着她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脑袋比身子还大,她心里有些酸酸的,摸着妹妹头上又黄又干的头发,杜三娘道:“四娘,阿姐以后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她不能这么逃避下去了。她这辈子,就只是个庄户人家的姑娘,不再是前世那个小白领。

浑浑噩噩的过了这么两年,以前有爹娘护着,虽然日子清苦了些,至少不会饿肚子。可是老天爷一遭发难,他们就倒霉了,这是狠狠的打了她一巴掌,也算是把她给打醒了。

以后,她再也不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是杜三娘啊,一个农村女孩儿杜三娘。

杜四娘觉得阿姐的手很软,她靠着杜三娘,说着:“阿姐,我们晚上还吃饼吗?”

杜三娘道:“吃,我们晚上吃饼。”

不就是几张饼吗?这个年节,家里难得吃一顿好的,弟弟妹妹们可是馋得狠了。以后,她一定要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

“四娘……”她喊了一声。

小丫头抬起头,一双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她,“阿姐。”

“阿姐给你取个名字吧,以后就叫杜思予,思考的思,给予的予,你喜欢吗?”杜三娘抚摸着她的小脑袋瓜低声说道。

“杜思予,我的名字。喜欢,阿姐最好了,思予最喜欢阿姐了。”小丫头说着,伸出小小的手抱住了杜三娘的脖子。

杜三娘莞尔一笑,低下额头抵着她的,倒是逗起她来了。

“姐姐,那你叫什么名字啊?”小思予问道。

“我啊?”她抿了抿嘴,“阿姐就叫杜娟。”

生长在山间的杜鹃花,经受过严寒酷暑,定会悄然绽放。

听起来很俗气的名字,可在她现在看来,再也没有哪个名字能这般贴合她了。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她得继续往前,如今恰逢灾荒年,家附近能吃的东西,早已经被人搜刮了去,即便是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因为闹饥荒而死去。

头顶上的太阳将她晒得面孔通红,眼前突然一黑,她脚下一软,噗通一声就摔了下去,直接滚下了山坡。

不知道过了多久,她才幽幽的醒了过来。她摔到了一条山沟中,抬眸往四周看去,周围长了一尺多高的茅草,此刻她就摔倒在这茅草中。

杜三娘强忍着身体上的酸痛,探出身体爬着去捡自己的篮子,篮子里头什么都没有了,她顿时有些气闷,倏尔又有些想哭。

这日子,她再也过不下去了!

为什么不摔死算了,竟让她又醒了过来。

这一刻,她只觉得心里实在是太累太苦,她抱着自己的双腿呜呜哭了起来,似要哭尽她这辈子所有的委屈。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一个小白领,人算不上聪明,也不甚漂亮,又不会拍上司马屁,入职五年来还只是个普通文员。虽然工资不高,却也能养活她自己,可哪知道一朝醒来,她成了这个大庆王朝山沟沟里一个农家女孩儿,她没有名字,因为是家里第三个孩子,所以家里人喊她三丫,,或是喊她三娘。她顶上原有两个姐姐,大丫和二丫,可是两位姐姐都早夭了,所以她虽是老三,却是家里的老大。

也许是因为头两个孩子都没能抚养长大,那对农家夫妇对这个闺女很是疼爱,并没有因为她是个女儿就苛待她。只是家里穷,一家子就守着几亩薄田度日,她作为大姐,平日里也得干农活儿做家务。她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刚八岁,一个妹妹,才五岁。可日子虽然清苦,家里人却团结友爱,这是让杜三娘唯一欣慰的一点。

可哪里知道,今年自开春以来,就闹起了春旱,一连几个月,老天不下一滴雨,对这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庄户人家而言,几乎是灭顶之灾。

越到后来,吃的东西更少,便是山上的树皮,草根都弄来吃了抗饥荒,可即便是这样,灾荒还在继续着。

她爹杜华盛,前头实在是饿得狠了,竟然进了那片‘鬼山’,最后却摔断了腿。村子里的人都说他不该去那里,那地方闹鬼,他是冲撞了鬼,才遭此横祸。她爹一倒,一家子的顶梁柱几乎塌了,她娘杨氏哭得不能自已,后来找了个赤脚大夫来,只是包了点草药,他家也拿不出钱来给治病,只能按着土方将养着。

如今,家里的重担,也压在了她十三岁稚嫩的肩膀上,生活的压力,压得杜三娘几乎喘不过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