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半劫仙生 > 第九章 移不走的岛

第九章 移不走的岛

推荐阅读:

最快更新半劫仙生最新章节!

“你师父,师兄们都去哪里了,这么大的道观怎么就留了你一个胆小鬼看门呢?”

敖拓万分不理解,要看家好歹留个靠谱的嘛。这么个小萝卜,胆子还这么小,进个贼都能吓死他。

“他们观里肯定穷的叮当响,所以也没贼来。”陆幺幺觉得自己真相了。

“你胡说。”小道士鼓着两腮,气呼呼道,“我们三元观是附近百里内最好最大的观堂,香火旺盛,每年都有数不清的香客来,有些富贵人家还会捐给我们许多香钱,我们才不穷呢。”

在小道士心中,三元观是最好的,别人一丁点儿也说不得。

“我师父把这些钱都送到山下,给那些穷苦人家度日。每年农忙时,他都会带着师兄们下山帮忙种田,我年纪小帮不上忙,才留在了观里。”小道士说到最后,还有几分难过。

原来这个观主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观主,敖拓和陆幺幺对视一眼,暗暗都觉得此人实属难得。

“李观主他们昨天刚离开,听他们说是要去十里屯,那里啊,去年年底被坏人扫劫一番,死伤了不少人哪,可怜啊。”

走了两天,边走边打听三元观道士的踪迹。路边的村民听说他们要找三元观的人,又见他们中有个小道士,立马热情起来。

还有村民听到他们是从三元观来的,赶紧回去拿了许多好吃的过来,一个劲儿的往他们手里塞,直到三个人手中都塞不下了。

“喂,想不到你们观里的人在这里这么受欢迎啊。”陆幺幺啃着一个野果,感觉味道还不错,满口生津。

“哼!”小道士得意的不行,眼睛都快飞到天上去了,“那是当然。”

陆幺幺耸耸肩,这家伙似乎对他的师门有种莫名自豪感。

“还有我有名字的,我叫石绯,不叫喂。”石绯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白眼。

敖拓听了“噗噗噗”笑了起来:“她就是这么没礼貌,小兄弟,你别介意啊。”

陆幺幺横了他一眼,不认识人不敢喂,那喊什么,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吗?

“就是就是,这两天都喊我喂,我都忍了,也是我大度。”石绯这两天走出女鬼的阴影,又因是三元观的道士倍受村民爱戴,信心爆棚。

陆幺幺觉的嘴皮子这种事,最好不要跟比自己小的人比。二师兄曾说过:“跟年纪小的人吵嘴,吵赢了胜之不武,吵输了,别人会笑你连孝都不如。”

虽然他嘴中所指的这个年纪小的是陆幺幺,但真理不分对象,一样适用嘛。

十里屯是个相对而言比较富裕的村子,如果没有去年那场突如其来得灾祸,这里也许还会吸引更多的新拽。

可是现在,村头田间所见的大部分都是老幼妇孺。年轻些的壮劳力,要么死要么伤,侥幸逃过一劫的男子都自发的组织起来,日夜巡逻守卫村子。

但所有人都有个共性,就是对外来人保持着极高的警惕。

陆幺幺三人从出现在村头就不断的接受盘查询问,如果不是石绯身上穿着三元观的道袍,恐怕连村子一步都踏不进。

“道长们都刚刚休息,这会儿应该在里正家吃饭,我带你们去吧。”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哑着嗓子,负责给他们带路。

一路上,他们经过好几家农户,看的出来他们很多房子都刚刚修葺完。应该是被那些强盗毁了,后来重建的。

“小哥儿,我看你们村里大多是砖瓦房,那些强盗连砖瓦都能弄坏吗?”敖拓不禁好奇的问道。

如果真是这样,你这些盗贼可不简单,不仅人多,还懂得攻防术,恐怕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

“不是的,原来大部分也是土劣的房子,好多人家都被一把火烧了。重修的时候,里正决定家家户户都必须盖瓦房,没钱的就大家一起想办法。买不起砖头就去山上捡石头。”带路的小哥儿解释道。

说到强盗的时候,他脸色胀红,双手握拳,显然还没从那件事的阴影里走出来。

“知道是哪里来的坏蛋吗?”石绯也握着拳头,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

“不知道,报官了好久都没消息。”小哥儿黯然。

石绯愤愤道:“五师兄说得对,官府就是个屁,什么都不会干,就会收税。”

“这话可不能乱讲。”小哥儿不顾石绯挣扎,连忙上前捂住他的嘴。

陆幺幺落在后面悄声的问敖拓:“官府是个什么东西,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敖拓沉吟了一下,同样小声道:“官府就是管理一方百姓的地方。”

“那挺厉害的,要不等我找到我师叔后,我们也找个官府当当。”

“少做白日梦了。”敖拓对她不切实际的想法嗤之以鼻。

“你瞧不起我?”

“前面就是里正家了。”小哥儿指着前面一户青砖大瓦房道。

这栋瓦房比一路上看到的房子要旧一些,但也有重新修葺的痕迹。屋子前后有三株老柳树,其中一株被削去了半边,还有烧焦的痕迹。

院门那儿有许多人进进出出,其中不乏穿着道士衣袍的道士。

“二师兄。”石绯看到一个出来的道人,兴奋的叫了起来,一溜烟儿小跑了过去。

“小石绯?”

石绯的二师兄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看见石绯露出惊讶之色。

石绯手脚并用的扒在他二师兄身上,撒娇道:“二师兄,我好想你们啊。”

“你怎么过来的?山门关了没?”二师兄就这么身上挂着个大活人,挪进了院子。

而陆幺幺和敖拓二人居然就这么顺理成章的被二人忽略掉了。

“二位是和小道长一起来的吧,还没吃饭吧,这边请这边请。”一个看上去比较胖的中年人笑呵呵的迎了上来,“田娃子,吃过没,要不一起来?”

给他们领路的小哥儿忙摆摆手:“不了,钱伯,我娘还在家等我呢,我先走啦。”

声还未落,人已在三丈开外。

陆幺幺和敖拓跟着钱伯进了院子,交谈中得知钱伯是里正的大儿子钱中顺。

因为三元观的道长过来,一日三餐都在里正家解决,所以里正的三个儿子儿媳也每日早早的来帮忙做饭。

“这里真热闹。”陆幺幺满眼羡慕地道。

钱家大院里摆了四张大圆桌,桌上布满了杯盘菜肴。院子连角角落落都挤满了人,三五一群,叽里呱啦。

本来天气就够热,这么多人一聚,立马就更热了。但那些道士不知道有什么法子,个个清凉无汗,神清气爽。

可把那些村民们给羡慕死了。

“道长,你们观中还招不招人,我家伢子今年五岁,能不能入门。”有村民围着几位道士,热心的推荐自己家的娃儿。

那些道长也不拿大,笑道:“你们下午把孩子带来,若是有根骨,我们自然收。”

“根骨是普遍说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灵根,仙根的最低级状态,有这样根骨地人方可修炼,有望升仙。”敖拓见陆幺幺又是一脸疑惑,忙在她问话前就回答。

陆幺幺恍然大悟,继而又问道:“那我有没有灵根?以后能不能成仙?”

敖拓又是震惊又是无语的看着她:“你究竟是怎么长到这么大的,这点常识都没有?”

陆幺幺委屈,她就是想知道自己能不能也去修炼成仙而已,怎么就成了没常识了。

敖拓摇摇头,跟着钱中顺找了个角落的小桌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