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太太,是贾姨娘的生母唐氏。
贾姨娘开了钱匣子,从里面取了碎银子装在荷包递给水萍说道:“将这个送出去吧!”她在国公府的吃穿嚼用都是好的,只是银钱却没多少。又因为偶尔要接济亲娘,她手头并不宽裕。
水萍觉得拿得太多了:“姨娘,是不是太多了些。姨娘,还是少给些吧!以后哥儿大了,也要开支的。”
贾姨娘说道:“我这里吃穿不愁,多给娘一些也让他们日子过得好一些。”她嫁给韩建明以后,族中的人得了消息表示可以让唐氏从族中过继一个孩子。唐氏担心老无所依,自然答应了。不过人选,却是贾姨娘选的。贾姨娘并没有如她娘与族中一些人所想选个还没懂事的孩子,而是选了个十二岁已经知事且丧母的少年。虽然为这母女两人还闹了一场,但贾姨娘寸步不让。
贾姨娘特意选这么一个少年,是有她的考量。她娘不撑事,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连她爹的遗产都保不住,嫁妆也差点被族中的那些贪墨了。若是选个三四岁的稚童,谁知道能不能养住,就算能养住,也还得十多年以后才能支撑门户。
水萍有些为贾姨娘叫苦,说道:“当初姨娘嫁进府里来,老爷给的两千两银子都给姨娘换成了铺子跟田产,这些出息足够太太跟少爷的日常开支了。”田产跟铺子,是贾姨娘求的韩建明置办的。那些田产跟铺子一年出息最少有一百两,只要精打细算足够太太跟少爷嚼用了。可太太还是隔三差五来跟姨娘要钱。水萍实在是为贾姨娘委屈。
贾姨娘苦笑道:“娘估计是被之前的苦给弄怕了,所以就多想攒银子傍身。”那两年,母女两人靠着给人浆洗衣服为生。浆洗衣服也吃不饱,还是当了她娘的仅存的首饰才没饿肚子。等积蓄用完的,她也到了出嫁的年岁。可她娘却觉得她曾经是官家千金,死活不愿她嫁给市井贩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贾姨娘再能干也不能自行决定嫁娶。再着她当年也才十六岁,年岁并不大也不着急。谁能想到,最后她竟然会被老爷瞧上了。她当时不愿意嫁到国公府,虽然是二房可也是个妾。可在这事上,她娘却寸步不让。还说她若不嫁,就去死。最后没办法,她只能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