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叔 > 第54章第五十四章

一个字。

*

下葬的细节,君兰无法得知得太过清楚。

她和闵萱、闵菱这几天每日里都跟着刘妈妈出门去,选衣裳,选首饰。看过后不一定立刻买,她们只要告诉刘妈妈自己喜欢哪些就好。而后刘妈妈再去把东西买回来。

君兰发现,每次刘妈妈给她买回来的东西都不是自己先前看到的那些个,都更为精致、更为贵重。

问过刘妈妈是怎么回事,刘妈妈只说是老夫人疼惜她,再没旁的话。

君兰就也不好多问。

随着下葬的日子过去,赏花宴的日子就也一天天临近。

原本闵家的宴席打算着只请亲朋好友前来,并不打算大办。现下邀了侯府母女,自然不能等闲对待。家中现有物品不太够用,这日高氏与陆氏商议过后决定一起出门挑选购买。

闵书钰回了书院,闵书铂也去跟着先生读书。君兰便独自出了芙蓉院去给闵老夫人请安。

谁知行至半途后,却巧遇闵九爷。

初时君兰并未看到他,还是身后红梅轻声说了句:“姑娘,九爷就在旁边。”她这才朝那边看过去。

如今是初冬,腊梅已初冒花芽。墙边傲然孤立的梅树旁,立着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君兰有些犹豫要不要去给九爷请安。去的话,或许会打扰到他。不去的话,好似有些说不过去。

毕竟他为了下葬一事费了不少心思。

其实君兰疑惑过为什么闵九爷会把葬礼之事揽过去。

她曾想过,是不是闵九爷因在寿宴上“诬陷”过她心怀愧疚而如此。后来越想越不可能,就趁着去给祖母请安时问了闵老夫人一句。

君兰特意挑了个没有旁人在的时候开口询问,闵老夫人便简单和她说了句:“表姑娘的母亲在世时对九爷不错。想必他是感恩而为之。”

这种话君兰在以前也听人提过几句。

她隐约记得,有府里年纪大的仆从说起过,她娘在世的时候对闵九爷不错。只是这种话谁也不会多说,而且那些老人现很多都不在府里了,因此她只有个儿时的模糊印象。

如今想想,九爷肯让她一个外人唤他“九叔”,还偶尔肯与她说一两句话,想必和母亲当年的照拂有关系。

也因为母亲的缘故,他会留意她的身后事。

就在君兰犹豫的这会儿功夫,闵清则已然举步朝她走来。

君兰发现后赶忙迎过去,在两人距离五六尺远的时候驻足,福身问安:“见过九爷。”

闵清则眉心轻蹙,“不必多礼。”

君兰站好后道:“应该的。”

闵清则薄唇紧抿,久久不语。

君兰看他好似没话要说了,就打算告辞离去。哪知道刚刚下定决心还没来得及说,面前的高大男人倒是先开了口。

“你觉得那样安排如何?茗姑娘的事情。”闵清则说着,斟酌了下,又道:“毕竟你们两人相熟,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君兰真心实意道:“九爷安排得很好,谢谢您。”

闵清则道:“我说过,你与我不必如此客气。”

君兰犹记得他发怒时的可怕样子,闻言只讪讪笑了下,道:“我还要去老夫人那里。若九爷没有旁的事情的话,我先行告辞了。”

语毕,她朝他盈盈一拜,转身就走。

“慢着。”闵清则急忙说道。

君兰回头看他,“九爷还有事?”

闵清则静静地看了她片刻,见她双眸清亮透彻毫无半点眷恋,最终语气平淡地道:“无事。你且去吧。”

旁人也叫九爷,她也叫九爷。

不知为何,从她口中听闻这个称呼,总觉得特别疏离也特别淡漠。

……很不习惯。

其实这事儿连身边的玉帘和顾妈妈都知道的不太清楚。

她们约莫知道姑娘在忙,但具体是甚,她不多说,她们也不多问。二人唯一知晓的是姑娘得了许多不知道什么石头,藏在床底下的箱子里。姑娘隔些日子就拿出来一块塞荷包里,连同那小刀子一起。好像是在刻东西,又好像是在消遣着玩。那些石头也只见拿出去,没有见到拿回来。

君兰想要送给大老太爷的印鉴,是个寿山石刻印鉴,上面有个大大的“寿”字,旁边又有个稍小的“闵”字。

这章上,无论旁边的纹饰还是两个字大小形态的搭配,都是君兰自己想出来的,所以她才会讲说独一无二,断然寻不到一样的。

原本她私下里刻了这印鉴是想送给闵老夫人做贺寿的礼物。

谁知那时候礼物准备妥当后,老夫人寿辰将到的时候身子不太好,就没办寿宴。她这个礼就也没有送成。

这一次她还未等到东西送出,人却已经不在了。

君兰庆幸那天因为换了一身衣裳,所以忘了带装刻刀和石料的荷包,那些东西都还在箱子里,让玉帘和顾妈妈拿来就可以。如果二人有疑问,她说是托了表姑娘帮忙准备的贺礼就好。

如果她们不信,她大可以列举了荷包里东西让她们两人去看。

她也不求多,仅需要把荷包里那些拿过来。顺便借了这个机会,赞扬一下顾妈妈和玉帘,把两个人调到她身边来伺候。

……只是不知道九爷会不会介意那印鉴的事?

毕竟东西是他给的,而且他当时在青草院还不准人进去。现在她拿了“茗姑娘”的东西他会生气么?

君兰仔细想了想,最终摇头笑了。

那些石头在九爷看来根本是不值钱的废弃物罢了,都不一定记得送给她过。

至于九爷不让人进青草院,许是他刚好想要在个清净地方歇歇脚。毕竟这个闵府里头,除去他的院子外,就数她的青草院最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