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明星音乐家 > 第2116章 古筝名曲

第2116章 古筝名曲

推荐阅读:

今天的秦放歌作品首秀也比较准时,下午五点半,“秦放歌古筝大师班”最后布置课外作业的环节。

无数观众涌入他在鸿雁直播的直播间,就为欣赏他的新作首秀,好在鸿雁直播财大气粗,秦放歌团队这边的准备工作也做得充分,要不然,搞得直播宕机,或者是出现卡顿的话,肯定会惹来观众骂的。

大师班最后的环节,是观众们最喜闻乐见的,音乐厅现场的观众们尤其如此。

今天的秦放歌也是一如既往的,并没有拖泥带水,准备好之后就直接开奏……

“《春涧流泉》。”

这其实是另外一个时空,已故着名潮州古筝大师徐涤生老师五十年代所作之杰出筝曲,是一首绘景写意,表现流水形态的作品。也是学习古筝的学生们,基本都会去练习的曲目。还有就是古筝等级考试,这样的作品基本都是会有的,大致定在七到八级别的样子,不同的考级机构,标准也都不太一样就是了。

秦放歌当初跟着宋娴学习古筝的时候,私底下,也正是拿这样的作品来进行练习的。

时过境迁,他现在摇身一变“古筝大师”,宋娴反而成他带的学生了,这样的事情也不只发生在她身上,在黄静身上的变化,才是最为明显的。

这番秦放歌的演奏,也是完全将这首潮州音乐的特别展示了出来。

在他的指尖,流淌出宛如春天山涧流泉的奇异情景,时而龙吟虎啸,急湍出谷,奔腾澎湃,滚滚而来,飞泻直下,气势磅礴;时而涓涓细流,如娇转莺语,委折潺源。

他的演奏手法特别细腻,音乐之中春的意盎然,境致幽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动显静,以静显幽,十分形象,给观众们身临其境、身闻其声之感。

整首曲子的曲调非常健康、明朗、活泼,音韵高雅纯朴,堪称“精悍短小秀丽之筝曲”。

作为定为七到八级的古筝曲目,演奏难度并不大,也是学古筝的学生们,努力练习之后就可以拿下的。但最后能演绎成什么样子,还是得看各自的造化。

秦放歌这样作为“教科书示范”的演奏境界,是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办法达到的,但有了他这样的示范,肯定会带给他们很多启发和帮助的。大师和普通人,本来就不是一个水平线的。

他所演奏的第二首古筝独奏曲《闹元宵》,这是由河南曹派筝艺创始人、一代宗师曹东扶先生创作于1956年。那一年的元宵佳节,曹东扶先生置身于河南南阳人民欢庆节日时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的气氛之中,内心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遂创作了这一传世名曲《闹元宵》。

同样也是定为七或者八级的古筝作品,演奏时长也不长,五分钟左右,需要特别注意的还是其中的情绪表达。

关于这首曲子,观众们都可以通过曲目名字来进行判断的。

随后,秦放歌继续他的演奏,“古筝协奏曲《云裳诉》。”

《云裳诉》这首经典的古筝协奏曲,是周煜国在2002年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乐曲是在其早年创作的古筝曲《乡韵》旋律基础之上改编扩展而成,音乐运用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特性音调,作品素材多采用秦腔“苦音”音调,迂回百转,细腻绵长。整首乐曲时而清幽哀怨,如轻泣低诉;时而急速有力,似张扬呼喊。道是“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琴音袅袅间,作曲家将已然将心底一腔情思尽数赋予筝乐之中,淋漓酣畅,令人回味。

秦放歌拿来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进行了改编,在演奏的时候,又进行了他作为演奏家的“再创作”。原曲作者的音乐表达里,其实是没多少大家想象中,杨玉环和唐明皇李蛮的故事,也可以说是标题党啦!

但在秦放歌的改编中,就真正把这两个历史人物,和这首乐曲结合了起来,做到了名副其实。

整首乐曲的结构并没有变化,还是三部曲式结构,民族调式旋律优美动听,线条流畅。作为协奏曲,和其他拿出来的二胡协奏曲等等相同,秦放歌都是先做的钢琴伴奏版本给学生们练习,乐团版本还要等以后。

秦放歌向来是取其精华的,这首曲子巧妙地将诗句的意境与陕西碗碗腔的韵结合在一体,特别是运用了哭腔调,又发挥了古筝的按滑音和快速颤音等技法,深刻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创作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及缠绵哀婉的主旋律音乐。以完美的音乐形象,深刻而具体地描绘了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

这些优点,都是他在改编的时候,进行保留的。还有就是其中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在保留的时候,他还对其进行了升级。

比如,《云裳诉》中大量的按、颤、揉等技巧,这些都是要区别对待,精雕细琢的。不光对音色起到修饰与润色的作用,还要根据乐曲的情景来进行选择以达到烘托情绪的作用,同时还不能丢失作为陕西筝曲的韵味。

而原本李蛮和杨玉环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古代中原地带的陕西长安,现在也是有各种遗迹遗址供大家去参观的。

秦放歌当初重走丝绸之路的时候,就有跟姑娘们一起游历过,哪怕只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总比没去感受好吧!

再说了,他这个“作曲家”想象力丰富得很,从各种资料都可以得到艺术创作灵感的。

当初在为王紫梓创作中阮协奏曲《长恨歌》的时候,秦放歌对这两人的故事,更是了如指掌。有多的灵感和想法,多创作几首于此相关的艺术作品,也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

这一曲十二分钟左右的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演奏下来,韵味十足的陕西音乐风格,仿佛让观众们回到了那个盛世唐朝。

而原作的“乡韵”的内核,也成功被他保留了下来,在秦放歌的想法里,这就是最好的“家乡韵味”。

这样的作品,和钱淑媛,王紫梓她们一众女生的预估,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感觉都还是秦放歌的一贯水准的发挥,非常精彩。

钱淑媛黄静她们现在是比较享受的,看直播接的是录音室的监听音箱,这也是她们喜欢呆音乐工作室的原因之一。这音响效果,可比用手机或者单纯的电脑看直播,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对于她们这些专业搞艺术的耳朵来说,这样的差别更是明显。当然,音乐厅现场的效果是最好的,可她们不是没时间一直泡音乐厅里吗?

黄静还各种唏嘘感叹,“有时候,生活还是需要一些妥协的。”

可不是嘛!

她没过来秦放歌音乐工作室这边的时候,还不是跟绝大部分观众一样,只能苦逼的用手机看直播呀!

即便是那样糟糕的音响效果,仍旧能给观众们无上的艺术享受,因为这样的时刻,真的是平日忙碌生活没办法给予大家的精神享受。

对于秦放歌的粉丝而言,她们还有视觉上最直观的享受。其实秦放歌长得帅,做什么甚至放个屁都会是香的。何况,他还辣么的有才华,那就更香了!

网络直播间里,弹幕和礼物齐飞,观众们各自抒发感情方式虽不尽相同,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并没有影响到秦放歌的状态,他依旧继续着,这次倒是难得的多说了几个字,“《临安遗恨》,取材于自传统乐曲《满江红》。”

这很重要,把乐曲的背景交待了出来。

原本的这首《临安遗恨》,是中阮演奏家林吉良于1990年创作的一首阮独奏曲,诞生后不久经何占豪(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作者之一)改编成为阮协奏曲。由于阮在演奏中缺乏应有的力度,在1992年又被何占豪先后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