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妃命难抗 > 第五百六十二章 嚼舌根

凤华离垂眸看了眼已经浸红的纱布,皱了皱眉,咬牙将纱布拆下,发现身上的伤痕不看还好,现在看来下手还不是一般的轻。

换好药之后便决定出去找炎虞问刚刚发现的那个细作的事情,刚刚掀开帘子,就发现陆达等在外面,愣了一下,“有什么事吗?”

陆达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弱弱的回道:“为了保证娘娘安全,陛下吩咐手下待在娘娘身旁。”

凤华离皱眉,“现在正是战事紧急的时候,你怎么能待在我旁边无所事事。”

“这是陛下的吩咐,也是为了娘娘的安危。”陆达说完,一副没有余地的模样让还想出口反驳的凤华离闭上了嘴。

“*的材料还剩多少?”凤华离*一声,问了一句,朝平常自己做*的地方走去。

陆达老实的回答说是还剩有多,凤华离点了点头,“趁这个时候,我再做些*出来,免得到时候被人钻了空子。”

陆达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拦住凤华离的脚步,后知后觉的跟了上去,脸色焦急,“娘娘 你伤势未愈,还是好好休息吧。”

凤华离却已经开始检查材料,拢了拢袖子准备动手,听到陆达的话,头也不回的继续道:“我这又不是什么要命的伤,我还没紧张,你们倒是瞎紧张起来了。”语气带着几分笑意。

“比起关心我这边,皇上那边的情况怎么样,刚刚那个细作应该是大西想使绊子,所以很有可能这两天就会动手。”凤华离淡淡的说着,手上的动作不减半分速度,自然是没看到陆达有些奇怪的脸色。

见半天没回应,凤华离有些疑惑的扭头看了他一眼,“还有什么事吗?”

陆达摇了摇头,说了句在外面守着就掀开帐帘出去。

凤华离看了眼微微拂动的帐帘,眸光微动,将袖中的一个铭佩拿了出来,仔细一看,上面有一个像是老虎的花纹,这是隐国的标记。

她没有交给炎虞,就是因为这前后实在蹊跷,而且那伪装的士兵完全可以在被发现的时候劫持她,她现在身上有伤,可是大好的机会。

回想起那个士兵抹脖子之前奇怪的笑容,心里不安更甚,铭佩拿在手上把玩了一会儿后凤华离将它小心翼翼的收回了怀中。

看了眼满桌子的材料,想了想,手上动作麻利的开始做*。

“陛下,尸体让人检查了,干干净净,除了娘娘搜出来的这个大西的令牌,没有其他东西。”一个士兵抱拳说道。

炎虞也没有将能调查出什么线索的希望寄托在尸体上,将军营里上下检查了一番,马厮里的马都是安好,没有任何下药的痕迹,水和粮草也是没有任何动了手脚的迹象。

这个细作出现的毫无理由,炎虞可不信一个费尽心思潜进军营中的细作,居然什么事也不做,白白丢了一条命。

可现在的确事风平浪静,炎虞却是皱紧了眉头,这样安静,怕不是发生大事前的预兆,当即下令这两天提高警惕。

而此刻的军营里的士兵却是另一副景象,和陆达一起行动的几个精兵,在士兵当中说凤华离当晚和他们一起行动,凤华离的指挥干净利落,不带一点儿拖泥带水,粮仓烧的差不多了敌军才反应过来之类云云。

听几个精兵提及秘密武器的时候,众人也是好奇不已,可惜的是与凤华离有约定,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皆是闭口不言。

但是这小小的问题也不妨碍众人对凤华离的敬畏,一下子多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军营这个地方,只要你有能力有魄力,不管是男是女,就都是一条好汉,更是当他们听说凤华离为了掩护他们被抓之后更是坚定了想法。

大多数人都对凤华离钦佩不已,少数人倒是有些不屑一顾,“到底说还是女子,这战场上刀剑无眼,这次被抓了听说还是陛下亲自救回了的。”

“这不是在拖后腿嘛,若是陛下因为救她受伤了怎么办?”不过这一星半点的声音很快就被欢呼声淹没了。

凤华离本想过来看看士兵的布防如何,一走近就听到几个人的杂言碎语,定睛一看,都聚在一起聊天,她以前都不知道男人也这么八卦。

“你们很闲啊?”凤华离淡淡的出声,本就没有躲藏的念头,瞥了眼嚼舌根的几人,冷笑一声,“是训练不够,还是饭给多了?”

原本说闲话的几个人见凤华离来了,顿时闭嘴垂着脑袋,老老实实的唤了声娘娘。

众人也是面露喜色,对于这次烧了大西粮仓的事情别提多高兴了,没了粮草,在这个冰天雪地的战场是没法久留的,这也预示着这场战争快要结束了。

能快些结束战争回家,这是每个士兵心里想的。

凤华离也清楚这些,抿了抿唇,对于他们这么热烈的气氛没有多做打击,笑了笑,便让他们好好操练,不要偷懒,。

而大西粮草被烧的差不多的消息很快的传回了大西皇帝还有隐国的耳中,都开始不淡定了起来。

军中粮草本就是重要的资源,更别说是在这粮食少的冬季,更是重要万分。

容幽听说这事的时候还在收拾行李,准备一个月后去边关,而隐国皇帝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将朝中大臣叫去了御书房,容幽也在其中。

“陛下,此时大西粮草已尽,已是败军之相,再和大西联盟绝非良策。”一个大臣语气沉重。

“朕也知道,但大西的那边已经传来了让隐国支援的消息。”容皇揉了揉眉心,颇为苦恼的说着。

另一个接着说道:“陛下这个时候不妨向绛国……”

“不可,这时候若是想绛国有所表示,那大西定不会放过我们,还请陛下三思。”

一群老臣就在御书房里七嘴八舌的争论起来,谁也不让谁,吵杂的很。

容皇只觉得吵的头疼,皱紧眉头,几个老臣各抒己见,完全不顾对方的意见,若不是有容皇在这儿,恐怕要打起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