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锦绣三国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为上

这些其实很好解释,对于有着一个幼年丧父,少年丧兄经历的,成长的还不够成熟稳重的不满二十岁青少年来说,眼前这封帛书能够拉扯出他所有有关亡兄亡父的思念,更何况加上这段时间以来孙权面对的压力重逾万钧,这一感伤,却是极为触心沉痛的。

张昭和张纮两人还好,只是从第三者的角度看这封帛书,得出的结论是客观性的。但是这封孙策亲笔的帛书给孙权看了,给孙权在认知上却是造成了直接性的改变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

一个时辰后,胡综却是已经回到了张绣的面前。

胡综叩门入城的这段时间,张绣在华歆等文武的陪侍下已经是绕着南昌城转了一圈,刚回到中军方位,胡综便是刚好被吴军放回。

张绣此时显得有些兴奋,华歆的描述果然没错,南昌城小池浅,不宜长时间固守。纵使这一年以来吴军加固了城墙挖深了壕沟护城河,但其基本格局仍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久围强攻之下必然可以拿下!

“行事如何?”

胡综行了一拜道:“一切依计行事!”

“如此甚好!”张绣在马上望着南昌城楼抚掌大笑出声,笑得尽兴了这才策马吩咐道:“传令四面各军,即刻伐木立营,埋锅烧灶!”

高顺就在张绣旁边,当即领命称是。便是先行下去安排围城的各部楚军伐木立营,做长期围城的准备去了。

另一旁的陈宫却是拱手向张绣一副恭贺状道:“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大王如此施计,却是尽占了先势!恭喜大王此战已经稳操胜券了!”

张绣摇了摇头大笑道:“公台可是夸错人了,此攻心之计,乃是孤王临行前丞相所授,孤王可想不出如此奇计!”

原来是贾诩的授计,陈宫一副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状,不觉由衷叹服道:“吾不如贾丞相也!”

张绣正了正色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虽然这有上下之分,但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有心战无兵战亦是无用。丞相长于心计算无遗策是事实,而公台你足智多谋擅兵战之道,可千万莫要妄自菲薄,你两对于孤王之霸业来说却是缺一不可呐!”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段话实际上到了三国后期才由马谡说出来而为世人所熟闻,此刻被张绣说出来,却是又惊到了陈宫。

陈宫再长长一拜:“陈宫不知哪里修来的福气,竟能遇大王如此文理通达知人善用之明主,实在三生有幸,有幸!”

张绣笑纳了陈宫的称赞叹服,转头对马下的胡综道:“汝虽年少,但孤王观你早熟聪慧,又有满腹之才,当个侍卫实在太委屈了。如今汝立此功,孤王便授汝入侍中寺为散骑常侍,如何?”

胡综却是丝毫不加考虑,躬身拜向张绣直道:“能为大王效命实乃胡综之幸,然此实乃欺友之功,综实在无脸相受,还请大王恕罪!”

张绣心里已经盘算这该怎么封赏胡综了,根本不曾料想到胡综会这么回话,却是愣在了原地。

另一旁侍立着的徐盛祖郎当即紧张起来,生怕张绣暴起雷霆之怒。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到底已经是一国之主,君王威仪岂容轻亵。

张绣只是愣了片刻,片刻之后整肃起了脸色道:“自古忠义难两全,汝尽忠事,又不忘义道,孤王若是降罪于你,岂不是昏君庸主?”

胡综又是长拜:“谢大王成全!”

张绣淡笑着摆手道:“孤王虽然顾全你的忠义,但大楚乃功必赏、过必罚之邦,若是有功不赏,不利于扬国风,如此下去,又有谁愿为大楚建功立业?”

“孤王听闻你虽年少,但天性嗜酒。不如如此,孤也不按大楚军功爵封赏你了,赐你美酒十坛可好?”

这下胡综不再拒绝了,再拜受命。

张绣身后的胡车儿和周仓一副你有福了的表情看着胡综,能被张绣相中入眼,飞黄腾达虽不在今朝,也为时不远矣。

……

再说尚在蕲春郡的张勋部上下,此刻却满是郁闷。

张勋乃是张绣的四大将之一,楚国奠基时亦被拜为四征将军之一的征东将军,仍位列楚国将领的最高层,当然他的能力比之张辽高顺纪灵三人乃是最次的,但论综合能力和资历又比楚国其他将领更适合做统帅一军。

总之一句话,张勋不上不下的地位在当今良将如云的楚军中很是尴尬,随时有被哪个表现突出的翘楚顶替了位置的可能。

而他张勋现在还不想退居二线,他还不到四十岁,正是人生中最年富力强的年纪,怎能在此时被那些天赋异禀的后辈小生们挤下了这乱世舞台?

南征孙吴这一战,张勋本来可是想着如何拿下夺城斩将的功劳,来向张绣证明自己尚堪大用的,谁也不曾想就在一只脚已经踏上了江南土地的时候,却被一向井水不犯河水的江夏黄祖横插了一杠。

黄祖现今手下的兵马加在一起不过五万,比张勋手下的部卒还少两万多。但关键是黄祖的江夏军水军比重大,五万人中就有两万编制的水军,其余三万人中的大部分也习水战,一言不合就能当水军用。换言之,这五万人水陆皆通,端的是难缠。

黄祖的进击背后一定会得到刘氏韩国小朝廷的支持,若是强大的荆州水军东进,吕蒙统率的三万楚军水师可不一定能保住楚军南征的长江补给线。是故在江夏军出兵以后,张绣便是直接命令张勋率七万本部兵马留守蕲春一线,待张绣领军平定孙吴之后再解决胆敢主动犯境的黄祖。

一次性留了张勋的七万人马,张绣倒是不太担心自己南征兵马不够。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孙权虽有鸠虎之姿,但还雏嫩得很,孙氏在豫章和荆南根基也不稳,士卒杂混;那些吴国的文臣武将们的能耐也不值一晒;而自己有老毒士的战前定计,手下又有陈宫和高顺的文武并济,麾下兵马也养精蓄锐好久,孙吴集团是折腾不起来多少风浪的。

于是乎,本来打算好好表现一番的张勋只能是协同吕蒙统帅的水军留守在柴桑——蕲春一带,按张绣的命令防范黄祖军的侵扰,待张绣平定孙吴再会师解决荆州军。

七万楚军,主帅张勋自领四万兵马镇守蕲春城和寻阳一带,而让副帅陆勉统领已经渡江的三万人马驻扎在南岸的柴桑。两部军马隔江呼应,扼守彭泽入湖口,留给吕蒙的水军足够的空间来转运辎重器械粮草等物。

这一日,庐江郡丞许汜和蕲春郡丞王楷一同前来张勋军中犒。这两人曾是吕布的幕僚谋士,吕布败亡后便是投了张绣麾下。张绣一直对这两人有厚待,但是一直养着这两个在三国乃是酱油级的谋臣在自己幕府也总不是个事,所以在开始整顿淮南吏治的时候,张绣便是将这两人下放到了地方担任政事上的二把手。

毕竟每个郡除了太守之外还必须要有郡丞都尉之类的,与其按袁涣阎象等人的举荐用那些自己从没听过名字的人来充当中层官僚,还不如用这两个好歹在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更靠谱些。

如今黄祖举兵,蕲春郡和庐江郡却是直接受到威胁的,如此情况下,也难怪许汜和王楷好一通忙活加跑腿了。

张勋为人忠义有信,又不像同僚纪灵那般威势太盛,因而和文官好打交道,许汜和王楷两人很容易便进了军营见到了张勋,三人相互拜礼寒暄一番,便是一同进了大帐内落座。

刚落座,王楷便是直入主题:“征东将军,吾与许郡丞此次可是倾尽了府库之资,这才带来了上百车船的酒肉来犒军的,只是不曾想来时一路见吾军将卒多有松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