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西游科技 >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为什么不现在就改变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为什么不现在就改变

推荐阅读:

制约,你看到一件新衣服就会想到不劳而获,譬如去偷去抢坑蒙拐骗,或者摇身一变穿着制服去检查鸡蛋里面挑骨头,这样会得到更多。

大多数人其实是处于摇摆状态的,要是很容易就可以完全不付出得到更多那只会让大多数人自己甚至教育下一代都变成那些穿制服的人,因为不但不劳而获还不会受到惩罚。

一个社会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变好和变好其实都很容易。就看你画出什么样的道。

譬如老师你得告诉他他的道首先是教育育人传道受业,而不是一个养家糊口开家教和书店勾结的职业。

譬如医生你得告诉他他的道首先是救死扶伤白衣天使,而不是一个各种检查和外面药店勾结搞创收的职业。

曾经医生看病根本都不会直接让你去检查一大堆,甚至连挂水都少。只是几毛钱的药片搞定,最多屁股打一针。这就是道的制约成为一种本能习惯。

这和什么开放是没有多少关联的,主要是决策者是否想继续保持这样的道,正道。

让一个职业拥有良知天赋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让一个职业丧尽天良只需要几年甚至几个月。

治大国如烹小鲜,关键就是你拿什么样的锅!关键是什么人在烹!

唐玄生不愿意像黎山老母那样隐居起来,隐和达一直是华夏人的两个截然相反的追求。哪怕是孔子这样的都会发出喟叹希望买舟出海不知所踪。

因为什么呢?他们看过太多的王朝,永远都是走马灯的换汤不换药。就像周文王那样的,安居乐业,可是子孙后代呢?最后和商纣有什么两样?

当时尚有周天子,为何纷纷说魏齐?还不是失望了,不然明明有正统在,不去辅佐?最后就像是元素的衰变那样,一次又一次让人最终唏嘘。

这样想起来,唐玄生觉得这个研究所会很有意义。

华夏不缺人才,缺的是让人才耐心安心做研究的氛围。

拿出八亿,让所有的人才在最初的激动之后明白一个小小的难题往往会需要你付出五年十年甚至更多时间去攻关。

这样形成一种习惯,用时间把习惯变成条件反射的本能,他们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就会下意识的还是这样做。哪怕是教自己的学生,也绝不会去宣扬急功近利的买论文这些。

因为他们的思想里面已经有了一个引导,老老实实的做学问依然可以成功的名利双收。

古代的科举制度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设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用这个来暗示读书人按照一种既定的轨迹可以成为人生赢家。

当然,缺陷就是这条路越来越狭窄,假如能够在最终的路上开出几条分支,譬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这些,把读书人分流。那或许就会是另一种未来。

古代的所谓帝王心术其实就是老老实实的种地,你要读书可以,但只有四书五经一条向上的台阶。

教化万民,其实就是巩固这个。可惜的是帝王本身良莠不齐,最终都玩崩了。

唐玄生知道梅如画的意思,但这个是不能开口子的。而且,最怕的就是这种,催化剂几乎是免费的拿出来了,但事实上是养成了依赖心理。

关子清告知明年份额降低还要涨价的时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个是希望通过谈判获得更多哪怕是加钱,一个是孩子一样的各种理由一大堆。

不对等的合作本身就是遗患无穷。

唐玄生不会因为和梅如画关系是朋友就失去基本的判断。这和梅如画遇到危险去救她是两个概念。

梅如画神色有些黯然,她也明白,自己的背后拿不出任何可以对等的条件,反而,还希望最低的价格获得更多。

君子以自强不息,华夏人都是在遇到存亡旦夕的时候才会激活龙的基因,这个在当初很多人游到香江就可以看出。海外华裔也是似乎到了新环境整个人都变了。

那为什么不能现在就改变?

难道华夏缺钱吗?不是,这根本就不是钱的问题,真的要说财富,基数那么大,怎么也不会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真要说起来,哪怕是有几十艘航母都是才正常。

还是财富的分配出现了问题。对财富的理念出现了问题。

哪怕是今天唐玄生大方的说直接送你十把冰魄寒光剑,能解决问题吗?只会导致一个后果就是会觉得这个成本肯定很便宜,最好再拿出个几百个大家都分到才好。

那些分到少的还会去责怪,当然都是大道理,说的还是特别有道理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