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乱世铮妍 > 再会周瑜 1

甘宁和邓艾能够打穿江东,对刘妍来说几乎是既定事实一般的存在。因此,捷报到她手中的时候她只是淡淡笑了一下,说了句:“把孙乔氏送来蜀中,其他人交由老师处理去处,他若觉得送来蜀中好,都送来也没事。江东的事没完,让老师多抓些山越奴隶过来。至于那些世家,不留也罢!”

边上张松和殷观本想恭贺刘妍又扩张了势力。但听到她说“世家不留也罢”的话,恭贺的话生生憋了回去。

这位公主对门阀世家的态度那叫一个冷酷无情,再大的世家在她的眼里都是蝼蚁,吴家和许家,一个被灭族一个被赶出蜀中,其子弟永不录用。这魄力,比男人还狠。

殷观曾是刘备手下的主簿,对刘备集团联合江东抗曹的策略知之甚深。此时此刻他的感触最深。说什么联合不联合,那都是弱者投机取巧的手段,真正的强者都是自立根深的,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拳头大才是硬道理。

皇叔笆叔,您可真是眼拙了,生了这么一只金凤凰自己没发现,愣是把她赶了出去。试问生了这么强悍的女儿,还要儿子干什么?

刘妍不知殷观心中所想,在成都呆了这么长时间,眼看着汉中战事进入焦灼,没有一年半载完不了事儿,她的心态又变化了。

她开始考虑庞统和法正给她提的建议,把治所移到成都来。只是她的想法比他们简单多了,她觉得成都气候适宜,易守难攻,如果襄阳的领导班子都过来了,那她住在成都也一样。

这几天闲来无事,她去了向往已久的蜀中第一水利设施都江堰观摩,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现实效果让她更坚定了将来重开蜀道的决心,蜀中安定富饶的福利应该让天下人共享之。

从都江堰回来,她立刻给汉中的法正去了一封手书,上他们尽量少杀生多抓些苦力。尤其那些道士和反抗心特别重的民众都可以抓进苦力营。

至于江东那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世家子弟就不要了,但世家们积累的隐藏黑户却是一笔不小的人口财富,如果能尽数挖出,少说也能有十几二十万人口吧,刘妍暗自盘算着,有了这些劳力,加上孟获提供的少数民族奴隶以及目前蜀中的军队,重开蜀道的事情就不会只是纸上谈兵了。

刘妍操心的是修路这种“高大上”的事情。外面有庞统忙防务,法正忙打汉中,徐庶忙着抵御曹操。正是因为有这三个人帮她操心兵事,她才能有闲工夫操心目前看起来无关紧要的“经济工程”。

徐庶接到刘巴发过来的公文,眉头都没皱一下就将其转发给了留在江东做善后工作的甘宁,然后把徐盛,诸葛瑾,陆逊,陆孙氏和陆延留下了。这些人能帮甘宁快速稳定江东纷乱的局面。

其他人质,包括周瑜一家子和大乔全都打包送去蜀中。他现在哪儿有那个闲工夫搭理这些人,人曹操大军的营帐都已经立起来了。

首先遭遇攻击的,是宛城。负责攻打宛城的,是夏侯渊和夏侯惇的两路大军。本来每次曹操亲自出征,夏侯淳必定是守护许都的人,但这次,许都有曹仁在,夏侯淳就随军出征了。

曹操不是没有想过带曹仁来复仇,但曹仁在辽东的表现太过触目惊心,生怕他又有什么过激举动,旁人拦不住,闯出祸来。

在许都,有荀彧,王朗等一大票人看着曹仁,而他本身又善守,留下看家才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宛城的守将也有两人,分别是南阳太守李严和兴武将军马超。而且宛城全城皆兵,没有一个普通百姓,为了应对曹操南下,徐庶征兵两万增补宛城。

说到底,还是荆州的底子太薄弱了,经历了这么久的休养生息,人口还是少得可怜。增补两万步卒已经是目前整个荆州所能承担的极限了。

庆幸刘妍把马超送来了,要不然赵云一个人分两个用,在襄阳和南阳两头跑,光跑路就累死了,更别说打仗了。

宛城的战事和想象中一样激烈和艰苦。虽然马超和他的骑兵让两夏侯惊惧,但只要避开了马超的锋芒,他们的攻城战依旧打得有声有色。

索性李严善守,在他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善守的南郡太守霍骏给他源源不断的支持,几方面因素叠加使得宛城坚若磐石。

两夏侯打了半年,没有任何成绩,反而还损失了副将张合,夏侯渊也被马超刺成重伤不能不回曹操大营休养。夏侯惇无奈退兵三十里。

襄阳这边,曹操亲自帅军攻打襄阳。各路名将轮番上阵,如潮水般汹涌的士卒一波波地冲刷着城墙,城内徐庶指挥若定,守得四平八稳。冷眼看着曹军士卒的鲜血如刷漆一般一遍遍地染红城墙,他心里却在笑,笑曹操太穷。

没错,就是笑曹操太穷。想当年自家徒儿攻襄阳,那是直接用金钱砸开的,好几十万金一旦消。曹操虽然是北方霸主,却是个穷鬼,他手底下谋士再聪明也不敢提这么奢侈的法子,他们所能提的攻城法子,徐庶心知肚明,没什么创意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应对了。

在徐庶的算计中,曹操攻城最多坚持三季,也就是九个月,不可能更久,因为北方也要种田,要收粮,要保证农业生产,要不然曹操就更穷了。

其实一般攻城,半年算是时间长的,徐庶高估曹操三个月已经很看得起他了,事实是,继张合战死,夏侯渊伤退后,凶狠的马超带骑兵反冲夏侯惇大营,差点把夏侯惇的唯一好用的眼睛也给刺瞎了。

夏侯惇弃营而逃,马超一直追到曹操大营附近,把曹操吓出一身冷汗,派了诸多名将意图去围杀马超,却给了马超和赵云大显神威的机会,两人配合无间,用麾下骑兵几乎损失殆尽为代价,搅翻了曹操的大营。

徐庶看准时机,命邓艾,文聘各自带步卒出城,敲锣打鼓反攻曹操,声势浩大场面热闹,实际文聘负责默默收拢逃散的曹军,邓艾负责快马加鞭追上并接应马超和赵云两人。

谁知马超遇上曹操直接就杀红眼了,根本不顾身后骑兵已经牺牲完了,他单枪匹马也要追杀曹操。

这可把身后赵云给吓坏了,就算马超此时战力指数满点,但他毕竟已经连续作战好几天,早已人困马乏,而且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曹操溃败之势已经形成,襄阳之围解了。

再这么追下去,他们两人有生命危险是其次,就怕白白牺牲,毫无价值。

然而,马超此时完全不冷静,任凭赵云怎么劝说,他就是一个劲儿往前追。赵云已经不知道几次想要拦住他,但怎么可能拦得住?!没奈何,只能跟在他左右防着他出事。

还好徐庶有先见之明,邓艾追了上来。不善言辞的邓艾冷冰冰地传达了徐庶的命令:“杀曹操以后有的是机会,可你要是死了就没有以后了。”

邓艾的话入了马超的耳,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效果。邓艾没有再说话,他只是从马背上取下半截枪递给马超,告诉他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因为你的冒进,荆州骑兵几乎全部阵亡了,你的副将,你的亲兵一个都没留下,就算你之前守宛城有功,也抵不过这次犯下的罪。

对于骑兵的损失,最心痛的人莫过于赵云,那是他的心血,是他一点一滴努力打下的基础,现在一切又要重头开始。但赵云比马超冷静得多,队伍散了可以重建,败退了曹操就是胜利。

这场战争历时大半年,结果是曹操损兵折将之后被马超和赵云狂追,狼狈而逃。带来的号称八十万将士(实则民夫过半)逃回去的只剩四分之一,大多逃散或牺牲在宛城和襄阳的攻城战中了。

荆州方面的损失也很大,除了骑兵几乎全灭之外,襄阳和宛城两地丧生的步卒突破三万,受伤的更是无法估量。襄阳城本来坚固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