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侯 > 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

推荐阅读:

赵嘉不知自己睡了多久。

恢复意识时, 四肢像灌了铅,眼皮如有千钧, 哪怕动一动指尖,都感到万分困难。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身下的垫子很舒服。

或许是太过舒服, 赵嘉闭着双眼,无意识向热源凑近,轻轻蹭了两下,发出一声满足的鼻音。

蹭着蹭着,耳畔传来一声低笑。

声音很熟悉……

脑子开始转动,记忆逐渐回笼,战场、大火、力竭、晕倒,最后的记忆,是他险些从马上跌落,被魏悦从旁扶住。再之后, 无论他如何绞尽脑汁,始终想不起半点, 连片段的画面都没有。

“阿多。”

温热的气息拂过耳边, 赵嘉困难地睁开双眼, 视线由模糊到清晰, 终于看清了所谓的“垫子”。

大概是理智尚未全部回笼,赵嘉做出一个“清醒”时绝不会出现的举动, 伸出手, 戳了一下“垫子”半敞的领口。

又是一阵笑声传来, 比之前更加清晰。

紧接着,温热的掌心覆上他的额头,修长的手指梳过散落的黑发,轻轻按压着他的发顶。

“不热了。”

赵嘉抬起头,不及观察周围环境,就见魏悦斜靠在榻上,衣襟半敞,没有梳髻,黑发仅以绢布束住,似绸缎般垂落肩头。眸中带笑,柔和了俊雅的五官,唇角翘起,显然心情很好。

“三公子?”

赵嘉彻底清醒,张嘴欲言,喉咙却一阵干涩,仅能做出口型,发声变得极其困难。吃惊之下,手肘一撑就要起身,忽略了覆在肩后的大手,很快又被压回原位。

“阿多肩背和腹侧皆有伤,虽已退热,行动仍要小心。”

魏悦一边说,一边从榻上坐起。没有唤人,小心抱起赵嘉,几步绕过屏风,坐到矮几前,从陶壶中倒出温水,单手持盏,递到赵嘉嘴边。

靠在魏悦怀里,赵嘉脸上是一个大写的“懵”。漆盏递到嘴边,迟了两秒才回过神。试着抬起胳膊,几次都没能成功。

魏三公子明摆着打算亲力亲为,喉咙又实在干涩,赵嘉只能放弃挣扎,就着递到嘴边的漆盏,试着饮下一口。

水浸入口腔,滋味甘甜。

赵嘉很想抓过漆盏,仰头一应而尽,魏悦故意将手移开,笑道:“阿多刚醒,不可急躁,小心呛到。”

一盏温水,足足喝了三分钟。

等到喉咙不再冒烟,手臂可以抬动,赵嘉试着站起身,不想腰被箍住。魏悦笑容温和,力道却半点不轻。小心避开他的伤口,没有造成任何不适,又将他压了回去。

第二次了。

赵嘉皱眉,开口道:“三公子,请松开嘉。”

环在腰间的手臂没动,反而增添几分力气。魏悦将下巴抵在赵嘉发顶,叹息道:“阿多一直不醒,我甚是担忧。”

赵嘉沉默片刻,刚想开口,又听魏悦道:“三日以来,我夜夜抱阿多共眠,以身为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阿多岂能如此无情?”

啥?!

宛如天雷劈落,咔嚓一声,劈得赵军侯外焦里嫩。

看着一脸哀怨的某人,赵嘉双眼瞪圆,实在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就是清风朗月,温润如玉,为世人称道的魏三公子。

他一直都知道魏悦表里有差,属于白皮黑瓤。可从没想过,这位还有无赖属性。

实在是过于震惊,赵嘉忘记了到嘴边的话,就这样坐在魏悦怀里,维持着不可置信的表情。

片刻之后,成功引来一阵轻笑。

“阿多啊。”

双臂环着赵嘉,魏悦轻轻晃动,似年少时哄他睡觉一般。语气愈发温和,笑声低沉,似柳絮拂过水面,微风撩拨琴弦。

不等赵嘉回神,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房门被拉开,一身直裾深衣,以绢布束发的李当户出现在门边。

看到屏风前的两人,脸上先是诧异,继而浮现惊喜。除掉鞋履,快步走进室内,直接坐到魏悦对面。

“医匠言阿多近两日可醒,果真没有虚话。”李当户一边说,一边拿起陶壶,为自己倒了一杯水,两口饮尽。

魏悦脸上依旧带笑,眼神却隐隐有些不善。

不知是没发现,还是发现却故意忽略,李当户放下漆盏,笑道:“阿悦当日的表现着实是吓人。医匠为你治伤,言失血过多,恐凶多吉少时,他差点又冲回去砍人。”

说到这里,李当户收起笑容,神情变得郑重。

“阿多,这份恩义我记着,今后如要相助,我绝无二话!”

“嘉为县尉,此乃应尽之责。”

听闻此言,李当户的表现很奇怪,视线看向魏悦,嘴角抖动两下,很不情愿地取出腰间匕首,连刀鞘一同放到桌上。

赵嘉面露不解。

这是闹哪出?

魏悦拿起匕首,试过匕刃锋利,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言阿多必如此应答,李司马不相信。”

李当户又饮下一盏温水,肉疼道:“早知魏季豫狡诈,偏不记得教训。说实话,你早盯上我这把匕首?”

“此言差矣。”

“果真?”

魏悦浅笑不语,智商的优越,一切尽在不言中。

见他这副样子,李当户就有心火往外冒,喝再多水也难压下火气,差点就要拍案而起。

三人说话时,赵嘉恢复力气,推开腰间的手臂,起身坐到几旁。仅是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让他眼前发晕,额前冒出一层惫。

这一次,魏悦没有再将他拉回来,而是又倒了一盏水,还变戏法一样,从几下取出一只扁匣,打开匣盖,里面尽是成块的饴糖。

赵嘉饮一口温水,又取一块饴糖入口,看着李当户和魏悦较劲,心情愈发放松。回忆草原种种,想起失去的同袍,轻松变得不真实,沉重再次压上心头。

水盏放到几上,发出一声轻响。

“当日战后,可还有人归来?”

仿佛按下暂停键,魏悦和李当户同时陷入沉默。

良久,才听魏悦道:“无。”

“没有吗?”赵嘉叹息一声,他知道可能性微乎其微,却总是怀抱最后一丝希望。

“匈奴退兵了。”魏悦继续道,“当日踏营,胡骑死伤超过五千,多数为自相砍杀践踏。余者后撤十里。日前郅太守和李太守联合发兵,匈奴被挡在郡外。就在昨日,进攻雁门和代郡的胡骑皆撤回草原。”

事实上,匈奴想不撤也不行。

营啸的后果太过恐怖,死者不提,生者战意全无,军心涣散。

伊稚斜十分清楚,压着麾下强行进军,未必能取得胜利,反倒是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既然知道结果,哪怕是顶着王庭压力,他也坚决要撤军。

受他影响,进攻代郡的匈奴也快速折返。

南下的主力在雁门郡,伊稚斜就这么走了,万一汉军缓过劲来,调重兵把自己包围,粮食没抢到,反而丢掉性命,他们冤不冤?

历史上,明岁郅都身死,匈奴大军压境,一度攻破雁门,马踏武泉,进入上郡。在这场大战中,几处边郡马场遭到破坏洗劫,战马或被掠走,或逃走四散,吏卒战死两千多人,震动长安。

现如今,云中骑横空出世,加上上郡的骑兵,以及赵嘉带出的更卒,先是劫掠匈奴本部,顺便一口黑锅扣到鲜卑头上,在草原腹地制造混乱;

紧接着踏破左谷蠡王大营,引起营啸,把追了一路的胡骑也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