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帝国支撑者 > 第五百九十三章 准备起行

“教习,兄弟的天赋哪能比得上您,不如,您再教一遍,咱们也好继承您的衣钵啊!否则,学个半调子,岂不是砸您的招牌?”赵明兴谄笑道。

“你小子啊!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就你鬼精灵!”明中信指着赵明兴,一阵好笑,本来,自己就准备尽数教授学员们,毕竟,自己马上要离京师而去,想要教授短期之内可没有什么机会了,况且,也需要给这些家伙一些保命的本事啊!

“教习,您的意思?”赵明兴眼巴巴地望着明中信,等候回答。

而旁边的学员们也是一脸期待,毕竟,见猎欣喜,见到如此霸道的招式,他们岂能不心红!奈何没有赵明兴那般厚脸皮,向教习追要,现在赵明兴起了这个头,他们自是想要听到教习的答复。

“行了!不要一个个都这般装可怜,我再打一遍!”明中信环视一周,好笑地看着大家,应道。

“教习万岁!”一瞬间,学员们激动地喊道。

“闭嘴!”福伯吓了一跳,连忙制止道。

大家反应过来,后怕地看看朱寿,毕竟,现场只有朱寿是外人,如果这句话传出去,被官府知晓,只怕教习会吃不了兜着走啊!

毕竟,那句万岁中是犯了天大的忌讳啊!

然而,朱寿仿佛没有听到一般,低头思索着刚才明中信教授的招式。

大家伙齐齐松了口气,没听到就好!

明中信摇摇头,看看大家,不再说什么,展开架势再次耍了起来。

福伯狠狠瞪了学员们一眼,将到嘴边的斥责咽了回去,细细观瞧起明中信来。

大家的注意力也重新回到了明中信身上。

而此时,朱寿抬起头来,轻出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看了一眼大家,也望向明中信。

第三遍之后,终于,大部分人学到了十成。

明中信满意地点点头,令大家今后要相互学习。

“这套招法,你们要细细揣摩,切不可如朱寿般私自改动,否则只怕会出现不可测的后果!尤其是我不在你们身边,也无法随时监管你们!今后,你们成为袍袍泽,要相互监管!切记,切记!”明中信望着学员们肃然叮嘱道。

学员们齐声应是。

“如何?这次,你尽数学会了吗?”明中信望着朱寿。

朱寿高,讪然点头。

“好,今后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就好好调整内息,熟练招式,自有好处!”

“是,大哥!”朱寿望着明中信眼圈一红。

“本来,我还想着什么时候能见着你,与你告别,今番正好你来了,咱们兄弟就在此告别吧!”明中信走上前去,拍拍朱寿的脑袋,老气横秋道。

朱寿不自然地躲开明中信的魔爪,但眼圈却是更红了。

“对了,我这儿记录了一些东西,你无聊之时看看吧!只当是个消遣!”说着,明中信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朱寿。

朱寿有些不解地看看明中信,接过小册子。

“记住,不可外传,如果看完,收好,或者消毁它!”明中信叮嘱道。

朱寿一听,郑重其是地将小册子收入怀中。

“好了,今日我亲自下厨,与你作别!对了,大家都有份!”明中信见朱寿收好,故作潇洒地一笑,转头望向大家道。

如果是往日,大家听得明中信要亲自下厨,必是眼冒绿光,垂涎三尺,然而,今日大家听得此言,却没什么反应,尤其是学员们,更是眼圈发红,有些情难自禁。

明中信见大家情绪不高,故作不知,一摆手,问道,“好了,我去准备,谁来帮忙?”

大家面面相觑,一时反应不过来,转而看向明中信。

“看来,得我点名了!”明中信微然一笑,一指学员中间,“你,你,还有你,跟我来!”

说完,明中信逃也似地冲出了大厅,直奔后厨。

大家对视一眼,苦笑一声,推了几位被点名的学员一下,让他们跟随而去。

福伯闭了闭眼,将眼中的泪花偷偷挤去,上前冲朱寿道,“朱少爷,还请上座,稍稍等候一下。”

朱寿点点头,不声不响地转身坐在椅上发呆。

“大家各司其职,下去各自安排吧!别呆在这儿了!”福伯冲大家吩咐道。

明府精英,像孙宇、师逸房等在大厅中找地方坐下,继续发呆想事。

学员们一哄而散,各自准备其事。

而此时,出了大厅的明中信长出一口气,环视一眼明宅大院,这就是自己在京师的基业啊!

随后,甩甩头,将离愁别绪甩了出去,直奔厨房。

此时,王守仁刚刚从刘府出来,抬头看看天色,长出一口气,目光一凝,转头深深看了刘府匾额一眼,大踏步而去。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各行其事,忙碌不已,各自完善手头的事务,同时,不断出入明宅,询问明中信。

而朝廷各部协作连动,为钦差出行准备。

终于,这一日,万事俱备,钦差即将起行。

提到“钦差”,一般人脑中浮现的就是:一位年轻的官员手拿尚方宝剑,口含天宪,诛杀贪官,为民申冤。从字面上看,“差”是临时性质的,钦差不是一个常设官职,而是某一时因某一事,皇帝派出信得过的人四处巡视,差事办完了,使命也就完成了。钦差的出现,一种原因是某种突发事件,关系到政局的稳定,如灾荒、民变发生,不能循规蹈矩地依靠行政体系运转来应对,皇帝只得临时派出官员,越过已有行政程序,去“救火”;另一种原因是已有的监察体系已经生锈了,皇帝觉得对原来的官僚体系有失控之忧,于是派心腹来直接处理政事,恐吓官员。

而本次派遣钦差王守仁,就属于第一种情况。

何谓“钦差”,顾名思议,“钦差”是由皇帝(国王)亲派外出办理重大事情的官员的统称。“钦差”大致可分为两个发展时期。

1.“特使”。“特使”最早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战争频发,“特使”主要扮演军事外交活动家的角色,如《左传?成公九年》载,“兵交,使在其间可也”。秦汉时期,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皇帝不断派遣“特使”处理内外重大事宜,这时的“特使”主要负责出使外国和少数民族地区、监督军务、督修水利、督修堤防、征聘人才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特使”的特点,一是负责访民疾苦、抚恤百姓,如南朝宋多次派大使“观风采政”、“广求民瘼”、“案行灾害”、“巡行抚恤”;二是督催地方政务,如南朝宋孝文帝遣使督催郡县赋税;三是负责督捕盗贼、治理案狱、刺举吏民奸非等,如曹魏的“校事”、北魏的“候官”。隋唐尤其是唐朝的“特使”制比较成熟。首先是“特使”的派遣范围扩大,几乎运用到一切领域,除了前代在军事、吏政等方面派“特使”外,更注重派遣督理经济事务的“特使”,如两税使、转运使、盐铁使、青苗使、铸铁使等;其次“特使”行事有明确的规范,如唐太宗贞观二十年遣大理卿孙伏伽、黄门侍郎褚遂良等22人以“六条”巡察四方,黜陟官吏。以后数遣使者,或名按察,或名巡抚。至唐玄宗天宝五年正月,命礼部尚书席豫等分道巡按天下风俗及黜陟官吏。巡抚、巡按的出现,为大明钦差巡抚、巡按的设立奠定了基础。五代、宋的“特使”派遣基本沿袭唐朝,只是北宋皇帝很重视派亲信监军,初名“走马承受公事”,徽宗时改称“廉访使者”,钦宗又复旧名。金元时特命使臣巡察地方更达到经常化,如金世宗“凡数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