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帝国支撑者 > 第九百一十六章

当然,不断有人前往明宅探听明家安排的赏技会究竟准备得如何了!只不过,大都不得其门而入罢了!

毕竟,除了明家的守卫力量,锦衣卫与东厂也在外转警戒,任何靠近明宅的人皆被几番搜查,哪里还能靠近明宅啊!

于是乎,大家更加心痒难耐,皆希望明宅能够早点开放,让大家好一饱眼福一解心痒。

于是,在万众期盼中,明宅的赏技会终于来了。

这一日,清晨,阳光第一缕刚刚扫到京师,明宅大门立刻洞开,一队仆役缓缓步出大门,

却只见明宅仆从们将一个如同报栏般的东西放置于左侧,另外,又在左侧安置了一些书案,书案上整整齐齐布置了一些笔墨纸砚。

这是干什么?旁观的探子们皆是一头雾水。

虽然他们不知晓这是干什么,但是有探子迅速将这些记述了下来。

各路探子探头探脑,继续观察着明宅的布置。

人家明家的仆从却是目不斜视,自顾自,再次进入明宅,又取出了一些物事,缓缓布置好。

却只见他们双手举着一卷九尺宽的红色的物事缓缓铺在了大门前的地面上。

就在这卷物事铺开之际,在阳光普照之下,瞬间五光十色闪耀不已。

暗中观察着明宅的探子瞬间亮瞎了双眼,这是什么?怎么会这么好看?怎么会如此的漂亮?

有那精明而且见多识广的探子瞬间面目陷入呆滞,口中喃喃自语,不可能,不可能,这怎么可能?

然而,怎么不可能,人家都已经将物事摆在了地面,怎么会不可能!

所有人皆擦擦双眼,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一幕,有人甚至用手暗暗掐了自己一下,瞬间咧着嘴满面痛楚,但眼中却是更加地震撼!

不只是这些探子,就连那锦衣卫与东厂暗中护卫明宅的高层也皆是满眼的震撼,一脸的难以置信!

却原来,那闪耀的红色物事居然被明家仆从铺在了地面之上,显然,这不过是迎接宾客用的地毯啊!但却居然会如此的奢华,明中信这是要闹哪样?

随后仆从们从两侧的小门回转了明宅。

就在此时,突然,两侧小门中缓缓步出一队人马。

一瞬间,探子们眼前大放光明,只因为,这出来的一队人马居然是一位位身穿各色旗袍,明**人的女子,她们分列于两旁,缓缓站立,保持着一副恭恭敬敬的姿势,不再言语,静静等候。

继而明宅门前恢复了安静。

众位探子知晓,这是在等候宾客的到来啊!

一位位探子瞬间转身而去,前去回报。

当然,另有一些探子继续观察,等候明家的下一步动静。

时间,缓缓流逝,明宅前面的女子们却是鸦雀无声,毫不动弹,静静守候。

突然,一阵马蹄之声传来。

来了!众人心中一动,齐齐将目光投向了声音来处。

却只见一辆奢华的马车缓缓向明宅而来。

马车迅速来到了明宅前面,停了下来,车夫立刻跃下马车,布置好台阶,立于一旁。

马车帘布一掀,一位青年人掀帘而出,缓缓下了马车。

抬眼观望,第一眼就看到了闪耀光芒的地毯,一阵愕然,但随即就面泛微笑,摇头自语,“唉,这小子,还真是骚包啊!”

马车帘布再次被掀起,一位中年人抬脚下了马车。

同样的,看到明宅面前的景象,也是一阵愕然,随即抬眼望向青年人。

“大哥,这明中信就是骚包啊!”青年人笑道。

中年人却是没有笑,只是吩咐一声,“你回去吧!”

“诺!”车夫应了一声。

中年人不再看他,迈步向明宅行去。

青年人一怔,随即紧紧跟上。

就在此时,明宅大门处明有仁缓缓步出了明宅,满面笑容地迎了上来。

远远地,他一抱拳,“寿宁候、建昌伯驾到,有失远迎啊!”

寿宁候张鹤龄展颜一笑,拱手道,“鹤龄有些冒失了,来得有些早了!”

“不早,不早,刚刚好!”明有仁笑道。

“明叔,这是?”张鹤龄指着旁边的布置以及女子探问道。

“不敢,不敢9是叫我的字仁玉吧!”明有仁连忙道。

“哪里的话,我与中信平辈论交,您乃长辈,岂能僭越?”张鹤龄面色一肃。

明有仁一听,摇头笑笑,不再强求。

“这些布置不过是家主安排的一些物事,以示尊重罢了!来,来,来,还请寿宁候留下墨宝!”

寿宁候一愣,看向桌面上的笔墨纸砚。

“这是要做甚?有何作用?”旁边的建昌伯张延龄好奇地问道。

“家主乃是想这乃是第一届赏技会,咱们得留下一些值得纪念之物,今后也有个见证。”明有仁笑道。

哦!张延龄直肠子,一听之下,不再言语。

但旁边的张鹤龄却是心中一动,望向明有仁,“中信这是有心了,难道,他还准备办第二届?”

“候爷英明!”明有仁笑道,“中信确实有这个想法,但也得看这第一届是否办得顺当,到时再说!”

“有中信统筹,相信这一届必然会成功的!”张鹤龄若有所思地扫了一眼眼前的面置,若有所指地道了一声。

“咦!”突然,旁边的张延龄一阵惊呼。

明有仁不由得望向张延龄。

却只见张延龄满面愕然地指着桌上的笔墨纸砚,“明叔,这是?”

明有仁瞬间知晓他在惊奇什么,笑着点点头,“不错,这些乃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伯爷真是目光如炬啊!”

张延龄却是没有自得,毕竟,虽然他乃是一个纨绔,但却也是见识广博,更何况,这些年为了装逼,也是很下了一番工夫,毕竟,这些乃是文人墨客最重视之事,他岂能不知,这不值得骄傲的。

但他却是很是惊讶,明中信居然这般大方,居然将这些闻名于世的东西轻易地就放在了门外的桌案之上,要知道,如果这些东西被文人墨客知晓了,可是要骂娘的,糟践这些对于文人来说神圣的东西,简直就是犯罪啊!

笔墨纸砚是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笔、墨、纸、砚”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徽州婺源龙尾砚。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中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南宋时期,地处江南的宣城为战乱而凋敝,使与宣城接壤的湖州十分幸运地免受兵锋的洗劫,成为南宋遗民聚居之所。宣城的部分笔工徙居临近的湖州,赖此江南硕果仅存的毛笔使用群体为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