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帝国支撑者 > 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九百六十九章

推荐阅读:

打个败战这是什么思路还没打就知晓咱要打败战伍文定的脑袋有些乱,满眼惊疑地望着明中信,再次转头看向王守仁。

王守仁却是点点头,再次确认道,“不错,伍将军可敢打个败战”

自己没听错,真的要打败战伍文定定定心神,终于确定了这两个家伙的意思。

但他不明白,现在战都没打呢,怎么会知晓自己打败战哦,对了突然,伍文定反应过来。

这是苦肉计不错,应该就是苦肉计而自己是诱饵一定如此伍文定心中大定,缓缓点头,“伍某听候王大人的安排”

王守仁与明中信相视而笑,“好,那伍将军就回营准备,静候天黑”

啊伍文定一阵愕然,他本以为,自己既然已经答应,那王守仁不应该立刻安排自己任务吗怎么会让自己回营准备难道,准备夜袭但如果夜袭,那为何要问自己败战之事呢

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却也只能遵令而行。

就在他施礼出帐之际,明中信来到他的面前,递给他一物,低声道,“伍将军,此处有一锦囊,待入夜时分,你拆开观瞧,依计而行”

伍文定看一眼明中信,就待拆开观瞧。

“慢”明中信阻止了他,“入夜再看,现在为时尚早”

伍文定心中有气,用不用这么神秘一赌气,他也不看了,连礼也不施了,直接大踏步回转了自己的军营。

明中信看着他的背影,摇头失笑,转身回转了帐内。

就这样,官军军营中居然也恢复了平静,平静无波,好似根本不像是处在两军阵前一般。

而此时,宁王与王守仁其实已经抵达了鄱阳湖黄家渡,而且,他们对岸扎营,准备最后的战斗,哦,不,应该说是他们正在思索,是否要进行此战,而两队并不确定。

说到鄱阳湖,其实,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与平生最大的宿敌,也就是与他争天下的霸主陈友谅正是在鄱阳湖决一死战,从而奠定大明的万代基业,进而扫清了夺取天下的最大障碍。

一百多年后,当年曾经激战三十六天、火光滔天、横尸遍地的鄱阳湖又一次即将迎来再一次的决战。一百年前的一场大战,决定了天下的归属与无数人的命运,一百年后的这一次大战,也即将决定无数人的生死与命运。

但与之前不一样的是,这次更加地正统,乃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

只因为,交战的双方抱着的目的并不相同,而且,这目的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正义与邪恶。一方为了权势与地位,一方则为了挽救无数无辜人的生死。

当然,这次其实没有什么名将与帅才,只因为,这两方的阵营当中,其实根本就无法找出一位能够决定战局的当世名将,有的,也只是一位刘大夏,朝廷的命官,这位也算是小有名气,但他也只是以干吏为准绳,至于说带兵打战,却也是籍籍无名。

至于说两边阵营当中的将领,只怕说他们的名字,你们也不知晓,更何况,这些名字其实也即将随着这场战役而消散。

毕竟,宁王叛乱事属突然,即便是宁王,他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能够直接起兵造反,其实,即便是他,到现在也是有些懵,毕竟,事发突然,自己本来计划好好地,就是想要上京,借这次云南之变,南疆之变,想要通过这些机会,获取到弘治的同情,进而恢复旧制,令自己的卫队编制恢复,到时,再行准备叛乱之事,当然,这些都得悄悄地进行,打枪的不要。

然而,事与愿违,也不知撞了什么鬼,居然惹到了明中信这个丧门星,偷鸡不成蚀把米,而这弘治突然就如同中了邪一般,根本就不听自己的辩解,反而听取那明中信的一面之词,就将自己赶出了京师,还要送交南京宗人府进行惩诫,这可真是见了鬼了

本来,自己也没想怎么着,赶出京师就赶出京师吧咱再好好准备,待时机成熟再行东山再起。

然而,没想到,就在此时,突然,弥勒会发话了,居然发消息,说是弘治帝已经准备对自己下手了,而且,是秘密下令南京方面出手,置自己于死地,这可真心令自己震惊,毕竟,这么些年来,虽然弘治对咱们有意见,但也不至于就这样黑不提白不提下毒手啊

然而,这弥勒会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令人不得不信啊

几番斟酌之下,这事情还真不一定是假的毕竟,以往来说,这明中信不过是一介秀才,或者就是一个商户罢了,即便他献出了一些很值钱的东西,那也不至于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贱民就对自己进行惩诫,但这次却异于常时,直接就将自己赶出了京师,虽然自己带头闹腾确实令弘治对自己反感,但是,也不至于这般下黑手啊

显然,这其中定有原因,而弥勒会为自己了一个确实的消息来源,这弘治确定是要对自己下手了。

不过,好在,自己早有准备,就是几个替身,那么,咱就先退去,再行谋划后续吧

然而,弥勒会却是将事情说得很严重,就是,弘治其实已经通过锦衣卫与东厂的消息确认了,自己确实有反意而这,正是自己一直都在担心之事,这下东窗事发,岂能坐以待毙

于是,一不作二不休,咱就直接反了

在弥勒会的消息刺激之下,在自己身边谋士的鼓动之下,宁王朱宸濠终于决定不忍了,直接开干。

于是,这场宁王叛乱就开始了。

而此时,面对面安营扎寨,形成了流氓强盗与书生文官的对峙。

这也没办法,事发突然,双方皆是仓促上阵,能拿得出手的人才不多,将才也不多,只能凑和着用。

虽然这一声鄱阳湖之战没有百年前那般将星云集,波澜壮阔,却也更加有意思,毕竟,这是千古奇闻啊一帮流氓盗匪,对峙书生文官,这可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啊

其实,这也难怪,禁军之中,皆是一众纨纫子弟,说他们是流氓也不为过,而宁王这一边就更是了,只因为,早在明成祖年间,就已经确定了,宁王的制式乃是缩减的,根本就无法招慕干人员,陛下不允许啊他还能如何,只能招募一些散兵游勇、流氓地痞,以为军用。

还能好得好吗

就这样,流氓对纨纫,这还真是王八对绿豆,对了眼了

而且,这流氓军队化可是有历史原因的。

早在春秋时期,参军打仗其实是贵族的专利,那年头,将领还要自备武器装备,打得起仗的人可是不多,所以士兵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

可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死人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靠自愿打仗已经是过眼云烟了,平民甚至囚犯也被编入了军队,之后又出现了常备军、雇佣军。

到了唐宋时期,国家常备军制度已经逐步完善,比如宋朝,长期养兵花费大量财物,却经常被打得落花流水,原因之一就是军队体制问题,那时也没有参军光荣、军属优先等政策,一旦参军了那几乎就是终身职业,也没有转业退伍兵一说。

出于前途的考虑,当时的有志向的青年基本就都去读书当官了,军队里游手好闲、想混饭吃的流氓地痞可就越来越多了,于是,就成了流氓军。这帮人打仗不咋地,欺负老百姓却是个顶个的强,而且还不听指挥,如此下来,战斗力自然是越来越弱。

比如有一次,宋朝禁军的一位高级将领奉命出征,可分到手里的正是这样一帮不听话,还老出幺蛾子的流氓地痞,无论怎么说,都没办法说通,于是,这将领就出了损招,就是找这些地痞流氓军赌钱,而他自己也找了一帮老千,出千让这些这伙输钱,到最后,这些家粉尽数输得连裤子都没了,而此时,他又

共3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