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三国幼麟传 > 第二十八章 化为己用

且说羌人兵卒遭遇这般变故,一时半刻间又无威信着重的大人物出来主持大局,当下吵吵嚷嚷乱做一团。他们与马岱军中兵士颇有些熟识的,也不虞汉军会趁机追杀,故而盏茶功夫后,三三两两就欲结伴回转。

这在此时,马岱骑马跃上一块大石,大声喊道:“羌人兄弟慢走,且听我马岱一言!”

“喔!是马岱将军!”

“是副将军啊!”

“且听听二将军还有何言!”

马岱自小在马超身边奔走,故认识他的人也不在少数;又兼他弓马娴熟,不少羌人称呼马超为大将军或天将军,而称呼他为副将军,或者二将军。羌人既然没有性命之虞,也不嫌热闹多。当下驻足停顿,一些本已走远的羌人也是慢慢回转。

马岱待羌人重新聚集了七七八八,遂气沉丹田,朗声道:“诸位都是羌中豪杰,英雄好汉。还记得那年,我等在渭河南畔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仅以身免,那是何等的威风!当年马岱年幼,有幸与诸位豪杰并肩作战,驰骋关中,当真三生有幸!诸位,请受马岱一拜。”说罢,他右手抵胸,用羌人的礼节向四周行了一礼。

羌人见状也都纷纷回礼。

马超和曹操的关中大战,至今不过五年。眼前这支羌人大军里,不少人当年俱是追随马超参加过关中大战的。回想起来,那一场大战确实痛快,快意恩仇,可为平生之最。此时经马岱提醒,昔日袍泽手足之情陆续浮现,同仇敌忾之心渐起。羌人纷纷聚拢过来,走远的也慢慢向巨石靠近,皆欲听马岱下文。

马岱首次独自面对这般状况,原有些手足无措,但他见羌人为自己的话题吸引,不复方才乱糟糟的模样,慢慢有了些底气。转头看不远处的姜维正对着自己含笑点头,心下不由大定。当下收敛心神,正色道:“某家祖上有羌人血脉,也是半个羌人,向来知道羌人重信义、轻生死。你们说,是也不是!”

“这是自然!”

“这还用问吗?!”

“不讲义气,还不如死球算了!”

事关自身荣耀,羌人纷纷点头应和。”

马岱扬了扬手,继续道:“方才某家若要强行带走姜维,雅木吉如何能拦得住?不过他既然提出按着规矩办事,要阵前单挑做一了断,此事某家也不好坏了规矩。不过他见一人不得取胜,便派人背后夹击,两人仍不得取胜,竟然暗施冷箭,众位兄弟,你们说此事岂是堂堂参狼羌王所为?某家真羞与他为伍!”

羌人群中一时沉静下来。雅木吉虽然身死,但余威尚在,对于部族首领的过失,普通羌人是不能说三道四的。然而他们脸上或愤懑、或沉痛的神情,已是将他们的内心暴露无遗。

马岱此时已是挥洒自如,见状又道:“诸位当中,有不少豪杰昔日是在某家兄长神威天将军账下奔走的,彼此亲厚如同手足兄弟。那时兄弟们有酒同享,有食同分,何其快活!谁料那年天水一别,再也不曾相聚,兄长他至今仍是十分思念大伙儿。

某家兄长目前忝为大汉左将军,都亭侯,眼下正坐镇沔阳阳平关,距此不过百数十里,一日可至。某家出行前,他特地嘱咐,要某家向诸位代为问好。今日既然重逢,诸位何不随某家前去拜见天将军,也好一解他心中思念之情啊?”

羌人又哄闹起来,姜维在边上冷眼旁观,三五下功夫就已判清局面。原来不少人已是意动,也有不少人谨慎之人,心中持了怀疑态度,故而尚未形成一致意见。

他快步走到巨石上,在马岱耳旁低声讲了几句话。

片刻后,马岱道:“众位兄弟,某家听说,昨夜行进路上,大军已是丢了粮草辎重,这一路折返,只怕要饿肚皮了。

诸位,某家已派人回关准备酒食,到时等拜会完神威天将军,我等一起痛饮几日可好!若喝得畅快,索性留下来做个亲兄弟;如不舍家中子女财帛,某家也自当奉上盘缠礼物,不致诸位空手而回。”

他顿了顿,又道:“大汉非是伪魏,我主仁义为本,不兴强拉入伙这一套。今日,某家以神威天将军之名起誓,此次仅为一叙兄弟之义,五日之后,是留是回,诸位自行决定便是。”

羌人当下面面相觑,前方有酒有肉,去留还可自定,马超在族人中一向德高望重,信誉卓着,如此看来,不去的才是真傻啊。

方才挑头与汉军士卒打招呼的柯十三,突然跳起来道:“副将军既然这般看中我等卑贱之人,我等还有啥好迟疑的。马将军,俺老柯跟你走了!”

他是参狼羌中的老军汉了,人缘颇广。此时甫一表态,倒有有大半羌人起身应和,表示愿一同前往。

马岱见状大喜,当吩咐手下快马加鞭,先行回去禀报,并筹备逐项事宜,又当众委请柯十三为代表,整顿羌人军马。

柯十三人缘既好,羌人自是轰然应好。有了领头之人,又有马岱做保,羌人这才疑虑尽去,一时又热闹起来。

一番琐事,颇费了些许功夫。待布置妥当,马岱这才微微放松下来,只觉前胸后背皆已湿透。

他心下着实感叹良多。

昨夜兄长马超嘱咐其未来当承托家族之重,他口中应允,内心实则彷徨无措,他一向作为马超之副手出现,平日只需执行具体命令即可,这般独挡一面之事从来也不曾试想,将来也不知该如何应对,只存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打算。

而今日之事,却令其有了些许明悟,心中似有一扇大门正缓缓打开。

若当真运作得当,收得数百精骑,他马岱何尝不能有撑起马家门楣的一天!到时,兄长辛苦了一辈子,当真可以好好将养几日了。

他目光扫视,寻找那位始作俑者。只见姜维已是趴在河边,将身上鲜血污物粗粗收拾了一番,仿佛方才之事,跟他浑然无关一般。

马岱心中忽闪过“胜,不妄喜;败,不遑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这句话。

这是当年在汉中之战时,汉中王刘备用于勉励暴脾气的张飞的句子,他一直记在脑中。今日用在眼前这个少年身上,果然贴切不过。观其气度,确实是一位俊杰。汉中王得他相投,确是福气。

他念及此处,一夹马肚,飞奔至姜维身旁,翻身下马,抱拳道:“今日若非得姜兄之助,且不说该如何收场,现在反平白受了偌大功劳。此恩此德,请受岱一拜。”言罢,深深鞠了一躬。

姜维忙托住马岱双手,连称不敢:“将军言重了,此次若非将军星夜驰援,维怕是难以万全。而且此番只是借重将军兄弟二人在羌人心中的地位,计方得售。维不过参赞而已,当不得如此大礼。”

马岱见他谦逊,丝毫不居功,更是高看一下,顿时起了结交之心,抱拳道:“姜兄,你为人谦虚,某家却不是拎不清之人,此事某家兄长定会上表报奏朝廷,以叙姜兄之功劳。你我俱是凉州人士,日后将军二字,休要再提,某家姓马名岱,姜兄可愿与岱交个朋友么?”

姜维也忙抱拳回道:“在下姜维,草字伯约,既蒙不弃,就此谢过马兄高看一筹。”

两人当下叙了年齿,马岱三十有一,姜维一十有八。

姜维当下抱拳道:“马兄!”

马岱也是展眼道:“伯约!”

就此定下彼此称呼。两人相视一笑,算是定下了朋友的关系。

姜维其实很想问问马岱的表字,后世互联网上流传着一个笑话:马岱字丁琳。指的是三国演义所载,孔明去世后,料定魏延定会谋反,于是一条留下治魏之策。魏延在与军师祭酒杨仪所率大军对决时,大喊了三声“谁敢杀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