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唐时月 > 第260章 这才是朕的好儿子!

李世民已经好久都没有流过眼泪了。

身为一国之主,历史上留名的明君,李世民的自制能力强大得惊人,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记得上次落泪,还是在长孙皇后过世的时候,心神悲切,不能自己。

没想到现在,他竟然又落泪了,而且还是被一个才仅八岁的小丫头给引动得心神震动,泪不自禁。

而这一次,李世民虽哭,但心却并不悲切,在觉得心疼孙女儿孙子的同时,心里面也甚至还有一丝被人依靠惦记的暖意。

小清寒在落难受苦的时候,心里面竟一直都在呼唤着他的皇爷爷,李世民对此心有荣焉。

反而还觉得有点儿小骄傲。

“圣上,您这是怎么了?”程咬金有些惊异于李世民这突如其来的泪崩,忧声询问:“可是这其中出了什么变故?”

他有点儿想不明白,一个孙子辈的小姑娘到底在信里写了些什么,竟然能让一向铁石心肠的皇帝陛下突然间就变得如此多愁善感?

“没事,只是有些想朕的那几个皇孙女了。”李世民轻拭了下眼角的泪水,在程咬金的跟前并没有多作遮掩。

人上了岁数,情感就会变得敏感、细腻,尤其是在面对孙子辈的至亲时,感情更是难以控制。

李世民没有想到他的皇太孙女会给他写信,更没想到他现在的情感竟会变得如此脆弱,孙女儿只是在信中叫了几句惨,他就心疼得有点儿受不了,恨不得现在就把几个孙女召到身边安慰庇护。

“这个好办,”程咬金建议道:“废太子已亡,皇上大可以直接令人将几位小殿下接回长安来安置抚养,毕竟他们也算得上是皇嗣之后,皇上开口的话,当是没人会反对。”

李承乾身亡,孩子幼小无人看护,李世民以爷爷的身份将人接回来抚养,名正言顺。

李世民没有犹豫,直接点头道:“这个倒是可以考虑,到时就让他们与小兕子同住一殿,这样,朕没事儿的时候还能经常去看看他们。”

人死事消,既然李世民都已经决定要以国公之礼厚葬废太子,而且还同意让他陪葬昭陵,自然就算是已经赦免了他的罪过,其子女自然也就不必再因此而受到牵累。

“皇上圣明。”

书信看完,李世民轻轻将最后一封信笺折叠放好,然后开始提笔重新拟定新的旨意。

现在最重要的承德茶制方已然到位,之前对于程怀弼的安排必然要有所改变。

李丰满肯定要放,几个孩子自然也要一同带回来。还有晋阳公主,既然身体已然大好,也是时候返回长安了,到时与李丰满及几个孩子同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还有那具废太子的尸体,可以不与他们同行,但是必须也要尽快发丧运回,李世民这边还着这具尸体搅动一些风云呢。

刷刷刷!

李世民运笔如飞,用了约有一刻钟的时间,终于将这第二份手谕完成。拿起轻吹了两下,待墨迹全干,随手递于程咬金:“速去将这份手谕传至涪川,由程怀弼全权负责涪川的一切事宜!”

程咬金再次领命而出,不用看他也能够猜到,李世民所写下的这第二道圣谕,肯定是多有偏向废太子,及废太子膝下的那几个子女。

皇长孙女儿亲笔所书的那封家书,竟然能引动皇上心中的那份恻隐与怜爱,实在是功不可没,李承乾他生了一个好女儿啊。

“咳咳咳!”

太极宫内,把程咬金打发走后,李世民忍不住一阵长咳,咳得喉咙如撕裂一般疼痛,整个胸腔也被憋闷得几欲炸裂。

“皇上!您怎么了,奴才这就去请太医!”

留守的内侍被惊动,连忙进来探明情况,看到李世民久咳不止,整张脸都憋得通红,心中惊惧,转身就要出去叫宣太医,却被李世民给伸手止住。

“不……不必了……咳咳……朕这是老毛病了,你给朕备杯热茶,喝几口就没事儿了……咳咳!”

内侍不敢违背圣意,连忙去准备热茶。

片刻之后,一杯热茶下腹,李世民的咳嗽果然渐渐平息,气息不再粗重,面色也恢复如常。

“行了,下去吧。”李世民冲内侍们挥了挥手,着重交待道:“今天的事情,不许传扬出去!”

众人心神一凛,忙低头领命,躬身而退。

李世民独自一人坐在御案之前,而上的神色变幻不定。这两年他自己也已然感觉到,他的身子骨已是大不如前,身体虚弱无力不说,这咳喘之症也变得越来越厉害了。

“朕是真的老了,不过这也对,这世间又怎么会有不老不死之人呢?”李世民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显得有些浮肿的双手,低声轻叹:“可是朕今年才四十五岁,怎么就能老了呢?那些方士曾言,服食金丹虽不能保朕长生不死,却能让朕长寿延年,至少也能长命百岁!”

“百岁啊,朕现在甚至连半百都还未到,尚有五十余年的寿元,怎么会就此虚弱下去呢?难道是道心不诚,又或者是金丹服食太少之故?”

自语之后,李世民颤微微地从御案之下的暗格中取出一方巴掌大小的玉质小匣,轻轻将匣子打开,里面有一个弹珠大小的金色丹丸安静陈放。

李世民伸手将丹丸取出,缓缓放入口中,没有咀嚼,而是取桌上的热茶送服。

咕咚!

茶水、丹丸一同入腹,几个呼吸之后,李世民但觉腹中一阵温热,体内的气息一壮,整个人也变得异常精神了起来。

精神恢复,甚至更胜往昔,李世民的心情大好,忍不住又将桌案上那份写有“皇爷爷亲启”字样的家书重新拿起,又将其细细品读了一遍。

“放心吧,小轻寒,只要皇爷爷还活着一天,就足以庇佑你们父女一世平安无虞!”

李世民拳头紧握,一股强烈无比的自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只要他还没死,让一定能让废太子在长安城里平安一世,任何人都不能放肆!

门外有脚步声传来,很快就有内侍进来禀报:“皇上,太子殿下在外求见。”

“稚奴?这么晚了他来做什么?”李世民一怔,抬手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言罢,李世民将手中的书信放下,同时将桌案上程怀弼与晋阳公主的信笺全都收拾起来放置在暗处。

外面一阵风起,太子李治抬步进入殿中,看到正在桌案前安坐的李世民,急走两步上前弯身见礼:“儿臣见过父皇!”

“免礼。”李世民抬头看了太子一眼,道:“皇儿深夜不寐,却还到了这太极殿中,可是有什么要事要奏?”

李治恭声道:“是贤妃娘娘着人来报,说父皇夜半不休,仍在这太极宫中处理政务,唯恐父皇身体有恙,特令儿臣过来劝诫。父皇,现在已过子时,夜深湿重,确实该歇息了。”

李治轻声劝说,刚才隔着老远他就听到了李世民的咳嗽声,心中甚为担忧。

他现在虽贵为太子,可年岁尚幼,威望不足,还不足以执掌一国政务,若是没有李世民为他保驾护航,他的小肩膀还挑不起大唐的这片大好江山。

“嗯,朕知道了。”李世民轻轻点头,他能感受到李治言语之中的拳拳孝心。

跟当年的李承乾一样,李治同样品性纯正,温和仁孝,不管是事父还是事母,都极为尽心,深得李世民的喜爱。

而与李承乾不同的是,李治这孩子性格坚韧,遇事不慌且极有主见,更难得的是,这些年只有他一人没有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且与其余几兄弟也毫无间隙,没有仇怨,所以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