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明士 > 第六百六十章 心大的陆家

求订阅!

*

“老哥。”罗信淡淡一笑道:“我的功劳已经很多了,而你更需要这份功劳。我的处境你知道,你的处境我也知道,我们哥俩就不要客气了。”

胡宗宪还有选择吗?

他心中知道罗信是因为已经功高盖主了,所以不敢再获得功劳。但是这有如何?罗信不想再要功劳,就偏要给你胡宗宪吗?而且如果罗信不把这个功劳给他胡宗宪,他很可能就会被嘉靖帝一刀杀了,所以罗信让出这个天大的功劳,可不是给他一条光明未来那么简单,而是救了他一命,这个人情他不能不领。当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朝着罗信深施一礼道:

“不器,老哥多谢了。至此以后,你我就是过命的交情。”

罗信上前一步,双手将胡宗宪扶住道:“老哥,我可是有条件的。”

“讲,什么条件老哥都答应。”这个时候胡宗宪十分的豪迈。

“首先,那四百士兵必须得到重赏,你分配军功的时候,要把他们放在首功。”

“这个没有问题。”

“其次,我大哥和我堂兄也要分一杯羹。”

“这个是题中之意。”胡宗宪认真地点头。

“还有,我大哥和戚将军的军队还要调拨给我。”

“这是自然。”

罗信一拍手道:“好了,我没有问题了。”

“就这么点儿要求?”胡宗宪瞠目结舌地问道。

“是啊!”罗信微笑道:“这里的事情交给老哥你了,怎么写折子是你的事情了,我回去了。”

话落,罗信便大步离去。

“不器!”

胡宗宪在身后唤了一声,罗信却头也没有回地摆了摆手,来到自己的亲兵面前,从亲兵的手中接过马缰,翻身上马,带着十个亲兵风驰电掣地离去。

胡宗宪望着罗信离开的背影,轻轻叹息了一声:“盛名之下无虚士,果然是一代军神。”

随后他的脸色又兴奋了起来,看着这满地的尸体,立刻对自己的亲兵喝道:

“立刻去请罗将军来……”

胡宗宪的奏章送了出去,上面写的是,他识破了倭寇在狼儿岛的诱敌之计,然后将计就计,表面上帅军进攻狼儿岛,实际上却偷偷返回,在钱塘江埋伏,一举歼灭三万倭寇,取得大捷……

不说胡宗宪那边,罗信返回了杭州市舶司,刚回到衙门,贺年便前来求见。罗信原本以为贺年是前来请他一起去海宁勘察地形的,但是却没有想到,贺年进来的第一句话就是:

“大人,吴县陆家请您去做客。”

“吴县陆家?”罗信接过了请柬,迅速的看了一遍,然后望向贺年道:“这个吴县陆家可是锦衣卫大都督的本家?”

“是!”

罗信微微皱了皱眉头,看了贺年一眼道:“这陆家也应该是走私中的一家吧?”

贺年压低了声音道:“是,而且还是最大的一家。”

说到这里,贺年神色犹豫了一下道:“大人,陆家势大,不宜招惹。”

罗信轻哼了一声,将手中的请柬轻飘飘地扔到了桌子上道:

“如今不是我招惹他陆家,而是他陆家招惹我。”

“那大人?”

“去,当然要去。不去怎么能够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心思!”

第二日。

罗信乘坐着马车向着吴县陆家而去,在马车的周围是万大权带着一百亲兵护卫。罗信打开车窗向着外面望去,二月的天气依旧寒冷,但是那寒冷的风却是令罗信精神一振。从远处收回了目光,便看到万大权沉着一张脸骑在马上,便不由笑骂道:

“阴着脸干嘛?”

“大人偏心!”万大权低着头说道。

“哦?”罗信好奇地问道:“我怎么偏心了?”

“现在满大街都在传胡宗宪大破倭寇!”说到这里,万大权不屑地撇了撇嘴道:“但是我知道那是大人的功劳。大人把那些功劳都给了胡宗宪,也顺便给了那四百士兵,当初大人为什么不带我们去?”

罗信笑骂道:“就算带你们去又如何?大人我都不要功劳,难道还能够给你们?”

“大人为什么不要?”

罗信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将车厢门关上。靠在车厢上,罗信陷入了沉思。那四百士兵罗信没有带回来,而是留在了钱塘江岸,想必如今已经回到了戚继光和罗青那里。等着朝堂封赏下来,那四百士兵说不定就会分散在东南各个军营,这四百人就是罗信洒下的种子。罗信坚信,这四百人中有的人很可能会依旧效忠戚继光,但是绝大部分人将会效忠自己,因为自己带着一千二百人大胜倭寇三万人,已经镇住了他们,获得了他们崇拜。其次,自己给他们带来的大功,让他们得到了升迁。以后只要继续和他们来往,这四百人中的绝大多数便会成为自己的追随者,他们升官之后,每个人手中都会有一支队伍,集合到一处,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慢慢地,在东南就会有属于罗信的真正力量,就如果在北方边关,在京城三大营,都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力量一般。

罗信笑了,他发现自己来到大明只有十年的时间,如今的自己才只是十七岁,但是却在北方,东南,京城都经营出来的势力,如果现在自己造反的话,登高一呼,不说是从者云集,但是却也可以与朝堂一争。

近中午时分,罗信来到了吴县陆家。鲁大庆上前递交的拜帖,门子立刻飞报进去。不一会儿,陆府中门大开,一个老者率领着全家男丁走出大门迎接,朝着罗信施礼道:

“老朽见过罗大人。”

罗信急忙回礼道:“下官见过陆大人。”

此人虽然如今不再为官,但是曾经做过陕西布政使,如今称补乡。所以罗信便以下官相称,名为陆鼎。

罗信客气,陆鼎便更客气。他可不敢以上官自居。毕竟如今他已经不在位了,而且罗信也不是普通的同知,而是有着一代军神和大儒称号的同知。当即客客气气地将罗信迎进了大门。一路漫步走过,看得罗信眼中现出了追忆之色。这陆府在后世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在后世的时候他也来过,但是后世旅游的时候,园子里到处都是人,而此时却是只有他们这些人,才真正体会到了人间仙境般的布局。

小山,古木,流水……

沿着曲折回廊行走,两边俱是古木苍苍,空气中飘荡着草木的清香,不由令罗信感叹:

“这陆家还真是富有啊!”

罗信和陆鼎一边走一边谈,两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气氛十分融洽,不知不觉中便来到了陆府的大堂之上。

陆鼎这个时候,便令家中的男丁一个个前来拜见,待那些人都拜见罗信之后,便挥手令他们退下,大堂上便只剩下了罗信和陆鼎两个人。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陆鼎便安排下人摆宴。一道道丰盛的佳肴上来,陆鼎在一旁为罗信讲解着每一道菜,在陆鼎的口中,这每一道菜竟然都有一个典故,令罗信吃得过瘾,听得也过瘾。

席间两个人谈论的都是各种典故,风花雪月,没有涉及到半点儿市舶司之事。直到酒足饭饱,换上了茶水之后,陆鼎才开口道:

“罗大人,听说你准备将码头建立在海宁?”

“只是有了这个想法,还没有实地勘探,一切还要等勘探之后才能够定下来。所以,具体在哪里建码头,还没有定下来。”

“这样啊!”陆鼎的神色现出了一丝意外。但是随后又道:“据说,这次陛下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