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明士 > 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宁献策

求订阅!

*

罗信当时就头疼了,当时在书房内就骂了起来。

“尼玛,你以为老子是神仙啊!一分钱不给,一个兵不给,而且权利也不给,老子还是一个四品知府,那胡宗宪还是三品都督,东南的兵都掌握在他的手里,你去找他啊。只要他把倭寇灭了,老子就给你赚钱。”

此时,胡宗宪也是一脸的愁绪。嘉靖帝能够给罗信写信,怎么可能不给胡宗宪下旨?

给胡宗宪的旨意就没有那么客气了,这也没有办法,嘉靖帝向着对罗信有些硬不起来。他不可能给罗信兵权。罗信当初掌了北方兵权。如今再让他掌了南方的兵权,这嘉靖帝以后还能够睡得着吗?

给不了罗信兵权,钱就更不可能了,他还指着罗信给他赚钱呢,所以他对罗信是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吃草,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能够和罗信硬得起来。所以,嘉靖帝的邪火便都发在了胡宗宪的身上了。

尼玛,朕既给你兵,又给你钱,看你把东南弄成了什么样子?

朕让你在送你总览兵权,就算你短时间内灭不了倭寇,但是为市舶司保驾护航总没有问题吧?

但是……

你看看你都做了什么?

东南变得越来越乱,所以嘉靖帝责令胡宗宪必须在半个月内,将侵入大明的倭寇全部剿灭。

半个月?

在怎么可能?

半年还差不多。

他刚刚吃了一场败仗,五万人碰到了那六千真倭,竟然被那六千真倭杀得落花流水。这个时候他还真是想念俞大猷了。

“唉……”

胡宗宪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紧锁着眉头坐在那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够剿灭这些倭寇。这些日子也不能够说他们没有成效,也杀死了两千多倭寇,但是官兵伤亡的更多。而且那些倭寇如今根本就没有计划,东一头西一头,让官兵疲于追击。

“叔叔!”一旁的胡宁突然心中灵光一现道:“我们不如步步为营,将那些倭寇逼到杭州府去。”

此时的胡宁已经知道自己家永远不会和罗信和好了,既然如此,那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打击罗信。

凭什么我们都在这里疲于奔命,伤亡惨重,你们杭州那边一点儿事儿也没有?干脆将倭寇也赶到杭州府,把罗信也拖下水。

胡宗宪闻听心中就是一动,目光便望向了胡宁道:

“宁儿,罗信被誉为大明军神,起初叔叔也认为他徒有虚名,不过时势造英雄罢了。但是他来到东南这些日子,所作所为,真是不凡。

你要知道我们想要把十几股倭寇都逼到杭州,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恐怕伤亡绝对不会少。到那个时候,如果让罗信将那些倭寇歼灭,我们可是送给了他一个天大的功劳。徐海和辛五郎都是在他的指挥下被杀,最后再由他歼灭了倭寇残余,功劳可都被他占去了。到时候陛下会怎样对待与我?”

“叔叔,如今罗信可是只有戚继光的三千兵,俞大猷的五千人可是都回到了我们这里。而倭寇却有一万多,特别是那六千真倭可都是硬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就不信他罗信仅凭着三千人就能够歼灭一万多倭寇?

而且我们将倭寇敢进杭州府之后,我们就在杭州府外围而不打,罗信不是一直看我们的热闹吗?这次轮到我们看他的热闹了。等到他和倭寇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便去收拾残局,如此一来,过失都是他的,功劳都是我们的。”

胡宗宪微微皱起了眉头思索着,胡宁来到了胡宗宪的身前,附耳轻声道:

“叔叔还可以派出心腹藏在倭寇之中,也许就能够寻找到机会,将罗信……”

说到这里,胡宁抬起手在自己的脖子上划了一下。

胡宗宪的眼睛就是一亮,只要能够杀死罗信,一些风险还是值得冒的。他已经看出来了,如果依旧让罗信这么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的时间,罗信恐怕就会提升回京,到那个时候,恐怕就轮到他胡宗宪日子难过了。

而且胡宁说的也有道理,他们将倭寇逼入杭州府内,他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就在附近围而不攻。坐等倭寇和罗信两败俱伤。只要掌握好时机,突然出击,将倭寇歼灭,如此一来,功劳还都是他胡宗宪的,就算没有机会杀死罗信,却也能够让罗信减少实力。

何乐不为?

于是便点点头,都督府立刻运转了起来。东南近三十万大军不再是以歼灭倭寇为目的,而是以将倭寇逼入杭州府境内为目的,如此一来,胡宗宪的大军在对上倭寇的时候,总是给倭寇一个向杭州府逃亡的机会,绝对不会合围,总是给他们留下了一个逃跑的方向。如此一来,倭寇自然也不会和大明官兵拼命,大明官兵的伤亡少了,倭寇的伤亡也少了。

不过……

倭寇的脚步距离杭州府却是越来越近了。

与此同时,胡宗宪派出了一百个死士,混进了倭寇之中。伺机准备刺杀罗信。

杭州府。

知府衙门。

每天都有无数斥候送来的消息摆在罗信的案头,此时罗信正在一份一份地看着那些消息,他的眉头渐渐地皱了起来。

从这些消息中,罗信感觉到了不妙。他站起身形,来到了一幅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慢慢地划动着。眼中的神色越来越惊。

“砰……”

罗信狠狠地一拳打在了墙上,从倭寇的流窜路线上看,他们正在逼近杭州府,而倭寇之所以在向着杭州府逼近,这完全是胡宗宪的大军逼迫而来。

“好一个胡宗宪!”

“来人!”

“大人!”一个卫兵出现在门口。

“传令,让戚继光立刻撤兵回杭州府。”

“尊令!”

看着那个卫兵离去,罗信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下,紧锁着眉头。他之所以让戚继光回来,是害怕戚继光被倭寇包了饺子,就算戚继光再离开,一千人也无法对上一万多倭寇。而且这一万多倭寇如今在驿站和县城等地也抢了不少马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步兵,有着像骑兵发展的趋势,如此一来,戚继光就更加危险了。

但是……

戚继光回来之后又怎么办?

难道就闭门不出,紧守杭州府?任由倭寇在杭州府的村县四处烧杀抢掠?

如此这般,待歼灭倭寇之后,今年对于杭州府的百姓就是一个灾年,家财都被抢光了,庄稼都被烧了,恐怕房屋都被没有退路,陷入疯狂的倭寇给烧了。势必就会引起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变成流寇。整个东南就会乱成一片。

“不能这样!

我不能够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最起码也要减少大明百姓的损失。”

罗信坐在椅子上苦苦思索,只是依旧愁眉不展。如今他兵太少,能够守准州城就已经是极限了,根本不可能再有多少余力。若说有余力,也就是戚继光这一千骑兵。如果运用的好的话,倒是可以牵制,甚至消灭部分倭寇。

罗信把贺年唤来了,问了一下库房内还有多少霹雳弹,结果一问,只有一千五百颗。现在想做也来不及了,回到了书房,罗信望着墙上的地图,心中渐渐地有了一个主意。但是这个主意也只是牵制和消灭一部分倭寇,对于大局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最终还是要用火器啊!”

罗信安排下去,开始在杭州城内购买制作火药的材料,然后让万大全领着那些老兵开始制作霹雳弹。

到了黄昏时分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