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峡到亚美尼亚,都有了甜菜的种植面积。

这其中广袤的乌克兰地区,和以沃罗涅日地区为代表的中心黑土区,非常适合种植甜菜。除此之外,亚美尼亚和远东地区,以及西伯利亚地区,也有部分气候条件适合的区域可以种植甜菜。

但最好的甜菜都是出自于乌克兰的,那里无愧于苏联大粮仓之称号,而且那里的甜菜含糖量往往高达17%!每公顷产量也很容易突破二十吨。

事到如今,德军已经占领了全部乌克兰,苏俄的“中心黑土区”大部分地域也被占领,部分地区还是非常胶着的战场。

卡累利亚和列宁格勒以南的地区,如今一样被芬军和德军占领。

苏联失去了84%的甜菜产地,蔗糖加工业蒙受巨大打击。

不过,1942年的秋收集结的情况远比苏联当局想象的要好。苏联当下控制区的人口依旧有一亿人,而且谷物的产量超过了三千万吨。

这是怎样的概念呢?战争爆发前,苏联总人口因为收复了西部白俄罗斯变成了一亿九千万,而1940年秋收的谷物高达八千万。

那个时候苏联还没有进行配给制,当局对于1941年的秋收充满信心,因为粮食是够吃的。

战争爆发了,如今战争也持续了一年有余。

1942年苏联秋粮收获的谷物高达三千三百万吨,如此量级的粮食养活一亿出头的人吃到下一个秋收是可行的。苏联又施行了配给制,一亿多的苏联公民中,由国家分配粮食的居民、军人有八千万人。也就是说,事到如今,还是有五分之一苏联控制区下的苏联公民,不需要他们为吃饭问题发愁。这些人大部分是中亚地区居民,他们的集体农庄或是自己家里都囤有余粮。

广大的平民多以土豆为食,面包成了佐餐。而相当数量物资供应稳定的前线部队,每天都是有足量面包和土豆供应的。

这个冬季盟友的援助可谓雪中送炭,整个九月份,有多达三十万吨的粮食成功运抵苏联。它们都是纯粹的军用口粮,直接送抵一线战士。

没有盟友的粮食,苏联依旧可以平稳的度过这个冬季。毕竟对比到十月份盟军运输舰队累计成功的近二十次运输,仅算成功运上岸的食物,总量还不到一百吨。

对比苏联这一年的秋粮单纯的谷物收获,两者就差了超过三十倍。

盟友的粮食实在是锦上添花,但盟友的粮食援助最大的特点是,它们几乎就是即食口粮,绝大部分就是富含热量又非常耐储的罐头食品,吃上这样的食物,前线的官兵非常满意。

时间已经是十月中旬,苏联也完成了对秋粮的收获统计。苏联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实质上的进入冬季,控制区的国土虽然还非常大,可惜只有少部分地区还能等待最后一轮的土豆完成收获。至于其他地区,只能无奈的进入休耕期。

甜菜也完成了收获与统计,当局也立刻下达了一个采购指标。

那是针对1943年各类粮食消耗做出了一个收购指标。

秋粮的三千三百万吨由小麦、黑麦、燕麦乃至青稞,甚至是玉米构成的乱七八糟的谷物收获中,收购近一千三百万吨作为1943年全年的最基本的军粮储备。另外,还做出了收购一百二十万吨榨糖用甜菜、一百三十万吨红肉肉类、二百四十吨万牛奶以及奶制品的指标

当然,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相关部门也做好了预案,所谓万一1943年的军粮消耗超过了预算,那就从各地的粮仓中增加收购量。

毕竟,苏联控制区绝大多数的粮食控制权都在当局手里,都在各地的粮仓手里。五分之四的居民接受配给制控制,所以各地都针对上级的精神,调整制定了各自的配给制原则。

新西伯利亚州的主要农作物就是四种:小麦、黑麦、土豆和甜菜。

广大平民的配给粮几乎都是土豆,只有偶尔吃面包,吃到甜菜的情况就更罕有了。

缘何?新西伯利亚州有一小片的甜菜产区,那里的收获不是一般人能享用到的。

但科学院不是一般的机构,它搬迁到新西伯利亚必将给本地未来的科学事业发展,带来强大的助益,他们又都是苏联的“最强大脑”,掌握地区权力的乌莫夫,自然而然要给予科学院工作人员更高的待遇。最次,也得与和平时期相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