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农家小福妻 > 第378章 通通都走

第378章 通通都走

推荐阅读:

刚喝过药,康华帝觉得精神好了很多,挥手让身边的人退下。

“你们都退下吧。”

东公公带着几个小太监宫女,行了礼,动作轻快的退了出去。

待他们都出去后,康华帝扭头看向坐在房梁上静静打坐的影漠。

“你也去吧,朕与齐王单独说会话。”

翻身飘然落下,影漠没有回话,只是皱眉看着齐王。

转身对他拱了拱手,齐王风度儒雅,神色淡然。

“皇上,请您赎罪,影漠不能退下,您与齐王殿下慢谈,影漠不会偷听的。”

说完,从袖中掏出两个小巧的棉花塞子,在两人面前堵住双耳后,便又飞身至房梁上闭眼打坐。

见他这般,康华帝一时觉得有些好气,却也不与他计较,直接抬头看向齐王。

“来,小五,不用理他,都被朕宠坏了,现在越来越像他那个老不死的师父,半点不听管教。”

齐王自幼与影漠认识,知道他的性情,抬眸瞥了一眼,面上淡然一笑。

“父皇,他这般也是为了您,您现在的身体,身边留个人日夜守着,儿臣才能放心。”

康华帝也是抬头看了眼房梁上飘落下来的半条衣摆,无奈的摇摇头。

“随他们,他们师徒都是这般,管这管那管了朕半辈子了,想来马上就要解脱了,就随他们几日吧!”

听他说完,齐王面上渐渐严肃起来。

“父皇,您不会有事的。”

康华帝扭头看他一眼,指着床边的矮几道。

“坐下说话。”

齐王应声行礼,跛着腿慢慢走来坐下。

他站着不动还好,这一走两步康华帝心里又不舒服了。

自己对这个孩子,终究是亏欠的,若非自己,他也不会如此。

这般一想,康华帝脸上神色就有些难看。

——

萧府,如薇轩。

听到门响,乔薇头也不抬,柔声问道。

“听小瓜说,来了位贵人?”

转身关好门,抬脚往里间走来,萧山看着她。

“是烨王妃!”

放下手里的针线,乔薇抬头看他。

“烨王妃?她怎么来了?”

转身在她身边坐下,拎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水,把方才在前厅烨王妃的话转述一遍。

乔薇听了心中感动不已,双手紧握住他的衣袖。

“相公,咱们一定要救世子与小郡主,不能辜负烨王妃的信任。”

萧山点点头,看着她没说话。

——

后殿寝宫,康华帝长叹口气。

“你跟心琬那丫头,今日去乔府了?”

齐王颔首拱手。

“回父皇,儿臣前来,就是为了与您说这事。”

康华帝摆摆手。

“朕都知道了,那丫头既是董家的血脉,又是谢哲文唯一的嫡女,你们自该早些认回来。”

齐王抿唇蹙眉。

“父皇说的是,只是谢大人与董家那边,儿臣,儿臣怕是——”

康华帝抬手看着他。

“这个朕都知道,那是他与董家的事,咱们不管也管不了,你既跟心琬两人去的,便是代表董家的,还是带着那丫头去榆阳董家看看吧,毕竟她的生母也葬在那边,朕记得哲文现下好像也在榆阳。”

齐王赞同的点点头。

“父皇说的是,儿臣已与心琬商议过了,过几日她便带着乔家人与乔薇去榆阳,此行经过平城,正好萧老太太要去叶家探亲,她们一路也好有个伴,此去榆阳路途遥远,儿臣准备多派些护卫跟着。”

“是啊,心琬也好几年没回榆阳了,借此机会回去看看也好,叶家那边你帮朕带份厚礼去送给叶老先生,算是谢他当年指点闻霄的情义。

多派些护卫,再从城外抽五百精兵跟着,现在世道乱,多带些人跟着是对的。”

齐王看着他。

“嗯,儿臣会跟心琬说的,她会把您的意思带给叶老先生的。”

康华帝扭头看他。

“你不去?”

齐王抬头,一脸的理所应当。

“当然,父皇,儿臣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离开——”

康华帝看向他的眼神又是感动又是生气。

“你,你这孩子,让朕怎么说,朕身体好好的,不需要你在身边伺候,你还是跟心琬一起去吧!”

齐王坚定摇头。

“不,父皇,儿臣是不会离开的。”

“你,你——”抬手指着他,康华帝一直竟不知该如何言语,“朕让你走你就走,通通都走——”

齐王看着他,直皱眉头。

“父皇不用多说,儿臣心意已决。”

“你,好,那你就陪在这宫中陪朕。”

齐王摇摇头。

“不行,心琬还没走,儿臣还要回府看看。”

康华帝垂眸想了想。

“朕让纪无名跟着心琬,你就放心吧,有他在,心琬不会出事的。”

“不行,父皇,纪师父走了,何人保护您?”

“无碍,有影漠在暗,沈忠在明,谁都动不了朕!”

齐王起身走到他面前,坚决反对。

“父皇,这事儿臣不能依您,这宫里宫外多少明枪暗箭,就算是您也防备不全,儿臣当年便是最好的例子,若非您舍身相救,怕是儿臣根本就不会来到这个世上。

纪师父不能离开您,儿臣不能答应。”

康华帝却是不在意的笑笑。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都怪茵儿,朕都说了不让她说,她就是心软。”

“父皇,您不要怪母妃,是儿臣逼问她的,若非如此,儿臣这辈子都想不到,儿臣这跛足竟是别人下毒害的。”

说这话时,齐王神色感伤中带着痛苦,但却没见任何怨恨。

“想来也是儿臣傻,幼时见柳贵妃娘娘和善,却从未想过她是如此心狠手辣之人,还连累了父皇为儿臣受这么多年的苦。”

“傻孩子,为了你母妃跟你,父皇做什么都是愿意的——”

殿内,父子二人情深意切的说着,房梁上打坐练气的男子慢慢睁开一只眼睛。

——

次日夜半,萧山被人喊醒,看着前院偏房床上并排躺着的少年与一个同多多大小的孩子,紧皱的眉头慢慢松开。

黑暗中,一道粗重的声音传来。

“萧大人,王妃说了,世子与小郡主就拜托您了。”

萧山没有回头,只是轻点了点头。

床上,两个孩子睡得很熟,看了一会儿后,他才转身出去。

“刘北,找人把他们送去启文阁,就说是乔家接来的亲戚,再府上住几日,吩咐下去,府里的人在外不能多言,特别是那些经常出门采办的。”

刘北站在门口,拱手行礼。

“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