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北唐天下 > 第17章 冲突

李思钰不想参加此次大战,他这次前来幽州只是想要粮食,自己烂摊子一堆还没处理呢,身边又有一个大敌在身侧虎视眈眈,如何又想去管河东之事呢?

李思钰考虑片刻说道:“大人也知,属下此来为何,这……”

“行乾,这样吧,只要你允了此事,非但斩获幽州分文不取,而且……”

李匡威又低声说道:“登、莱两州也可与你!”

李思钰一愣,小声说道:“登、莱?”

李匡威点了点头,小声说道:“登、莱虽不在幽州治下,可是只要本将军开口,想来朝廷也不会不答应。”

李匡威给李思钰画了个大大的饼,李思钰自然也知道这是空中楼阁,想要登、莱哪里是这么容易的,不过他是真的动心了。

辽东穷,想要有些发展就只能靠海,这也是他想要船匠的原因。登莱两州是控制东海重要战略要点,更重要的是登莱本来就有水师和船匠。

犹豫再三,李思钰狠狠点了点头说道:“属下听从大人吩咐!”

李匡威大笑,拍着李思钰肩头说道:“行乾果然不错!”

李匡威不可能不开心,有此大将,自然会如虎添翼,拿别人的地盘送给他,这又有何不可?

李思钰不知道的是,这平卢节度使本身就包括了登、莱两州,平卢军治所在青州。

李思钰一直待在辽东,没出过辽东,以为平卢军只是辽东营州,他不知道的是,营州丢了后,平卢军后撤回关内,后撤十数万百姓回到关内没法安置,最后被安置在青州,所统辖的地方就包括登莱两州。

这个问题他不清楚,他打败了阿保机,气愤之下不撤了,就在后世宁远的位置停了下来,还偏偏就叫宁远卫!

若是他没有义气行事,最后还是被安置在山东青州一带,这是有先例的。

当年安禄山这个平卢节度使造反,平卢军进入中原后,平卢军当中的汉人与高句丽人反叛安禄山,归顺了朝廷,最后安禄山之乱平定后,这些平卢军就被安置在青州一带,重新成为新的平卢军,而李思钰他们虽然也是平卢军,但是归属营州的老平卢军,是两码事请。

但是这里有个关节,双方的根本都是汉人和高句丽人为主,而无论新老平卢军这个时候都还算听朝廷的,这就为李思钰去登莱两州创造了条件。

李思钰若是知道这些,必然会气歪了鼻子,这正是拿自己的东西给自己,李匡威却做了好人,还得让李思钰感激他。

话说条件有了,但现在是什么情况?青州愿不愿意接受他还真难说,现在的青州平卢军叫崔安潜,原先是太子少师。这太子少师可不是随意能担任的,一般都是有能力且忠心朝廷的人才可担任。

本来这崔安潜是不能过来担任平卢军节度使的,谁叫原节度使王敬武过世了,而他的儿子王师范才十五岁呢。棣州刺史张蟾不支持王师范,就向朝廷奏报,要朝廷委派一个人来担任平卢军节度使,于是就成了崔安潜做平卢军节度使。

李思钰没出过关,哪里知道这些事情,但他很清楚,自己是个外来户,想要进入登莱两州,没有他人支持,那就想也别想,纵然给他,估计也只是名义上的,或者被人家瓜分军卒后,成为他人的食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幽州同样如此,辽东过来的兵马是外来户,自然会受到排挤,那些与李思钰辽西军不是一个系统的辽东军将就是如此,他们这些旅帅从李思钰与秃头蛮打过一丑,脱离了李思钰率先入关,这些旅帅单个人马不多,联合在一起也有两三千人,在幽州也算能排上号了,可毕竟是外人,受排挤是一定的。

本来李思钰也逃不了这个命运,可现在不一样了,李思钰战胜了幽州六万人马,又是卖马,又是送钱,地位和重视程度远非杜有忠他们可以比拟的。

欢迎李思钰的宴会上,杜有忠、刘之孝、鄂尔斯、田有望等十几个旅帅只能坐在偏僻的一角。

李思钰刚进入宴会就看到旅帅鄂尔斯,愣了一下,大步走到这些辽东出身的旅帅桌前。

“他乡遇故知啊!诸位大哥比小弟来的可是早了几日,以后在幽州可要照顾一下兄弟啊!”

鄂尔斯瓮声瓮气说道:“李兄弟,你现在可是大红人,要说照顾,也是李兄弟照顾俺们!”

李思钰大笑道:“亲不亲,故乡人!鄂尔斯大哥这话里酸味可有点大啊!没得说,有用到兄弟的尽管说,兄弟绝不推诿!”

“李死鱼,这可是你说的,过几日就要入河东,怎么着,要不要再联手一把?”

李思钰点了点头说道:“田老鼠,合作没问题,不过上次你们做的可不地道,可别说你们打不过白老虎,几千人打三百人,都能让白老虎跑掉,别跟兄弟说你们不行。”

刘之孝有些脸红,说道:“那是以前,今日不提昨日事,以后合作自不会如此!”

李思钰点了点头说道:“那行,就这么说定了,小弟陪诸位兄长喝一杯!”

这群人代表了辽东武人集团,人数虽少,但是在辽东各地都是一方小霸主,李思钰手底下各族人员混杂,要想让这些人长久认可自己,就需要名望。名望从哪来?就是从一点点的拉拢开始。

这些人可以游离在外,只要不妨碍自己,随他们怎么整都行,这些人手下长久跟李思钰合作后,觉得李思钰够爷们、够义气,慢慢地就会从心里认可他的存在。

这些人离开了辽东,带着这些老营兵卒不是很多,在中原混战的局面下,这些老营要么战死,要么随着他们实力的增长而兵员变多。有人就有江湖,非辽东老营会与中原接纳的将领产生利益上的冲突。老营人少,中原人多,这些旅帅变成校尉,甚至节度使后,从稳定的角度,自然会偏向中原接纳的将领,那个时候,这些老营人就会想到李思钰这个实在人。

结果是什么不好说,但只要有一些愿意跟随他,都比干掉这些人要好的太多。

名望是慢慢积累下来的,李思钰现在缺的就是名望。

朱有忠出身黄巢军马,黄巢死后,这些叛乱军将大多愿意投降于他。

李克用是沙陀人,大唐在民族融合做的挺多的,那些少数民族将领愿意跟随他,再加上武力强大,名望也很大。

李思钰呢?一个小小的旅帅,上面还有刘亦一和刘海拔压着,内部人员更是混杂,有何名望可言?不错,他是打了两场不错的胜仗,可若是无法养活那些百姓,无法继续胜利,最后只能被他人杀死。

李思钰对这些有着清醒的认知,这也是为何拉拢辽东出身的将领主要原因。

与辽东这些旅帅喝酒,其他人也都看在眼里,对李思钰又有了进一步了解。在这个时代,能够容忍不服从自己的人很少,通常在能杀死对方的时候,杀死不服从自己的人。

谁都不敢说以后会如何,若是与一个能容人的人交好,以后自己遭难了,这就有了去处。看到李思钰这样的姿态,众人暗暗点头,觉得李思钰这人够实诚。

其余人纷纷加入其中,敬酒的敬酒,拉关系的拉关系,但这一幕却让李匡威皱了眉头。

“李将军能够加入我幽州军,此乃可喜可贺,诸位还请敬李将军一杯!”

众人看到李匡威举杯,纷纷站起。

“饮胜!”

李匡威饮罢大笑道:“听闻李将军素爱美人,这前来幽州,听闻还有佳人相伴,不知佳人何在啊?不如将美人请出来,让大家伙见识一番如何?”

李思钰听到这话皱了皱眉头,心里多少有点不爽了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