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军嫂当低调 > 第70章 白驹过隙

第70章 白驹过隙

推荐阅读:

,惹得夫妻俩大笑不已。

北北一直和爸爸妈妈在东北生活到了六岁才不得不回了北京,那个时候,席牧已经是正营级的军官了。

早在北北三岁的时候,家里人就开始催促徐灵灵带北北回北京,用的借口是北北该上幼儿园了。

席牧立刻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回去,列举了北北在徐灵灵的教育下每天的学习日常,认字、学英语、唱歌、跳舞、写大字、画画、户外游戏等等不一而足。中心思想就一个,他儿子跟着妈妈,比在幼儿园里学到的东西多得多。

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话说的那叫一个恳切,例子举得那叫一个详细,就连每周的菜单都列了一份,生怕他媳妇儿立场不坚定,被家里人说服了,带着儿子跑了。

姥爷戴上老花镜,愣是花了一个小时,才把一封信给看完,把姥姥在旁边急的不行,你赶紧跟我说说,小牧说什么了?北北什么时候才回来啊?可想死我了。

不回来啊?这个臭小子!

为了安慰老人家思念重外孙子的心情,也是为了让老人家放心,徐灵灵抽出时间来,带着北北回了一趟北京。住了不到半个月,就被席牧一天一个电话催了回去。

太姥爷太姥姥爷爷奶奶全加起来,也没能留住北北,只争取到了每年至少回北京住半个月的权益。徐灵灵没意见,正好可以到北京买点儿东西补补物资。席牧也没意见,半个月还成,还能尝尝小别胜新婚的美好滋味。

结果到了北北六岁的时候,席牧就享受不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了,北北得回北京上小学。

县城的教学质量在当地算是好的,可跟北京还是没法比。这回家里人下了决心,任凭席牧说的天花乱坠,北北也必须回北京读书不可。

就连徐灵灵都不站在席牧这边,席牧众叛亲离,只好认输,愁眉苦脸地看着媳妇儿带着孩子回了北京。

“媳妇儿,你可得早点儿回来。”儿子不回来也就算了,媳妇儿必须回来。

徐灵灵无奈地答应:“成,北北一习惯了上学我就立马回来成不成?”你可赶紧下车吧,人家广播里都催了。

席牧长吁短叹地下了火车,目视着火车带着自己的幸福生活越来越远,终至不见。太可怜,太悲惨,太凄凉!

没法儿活了。

北北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每回回北京,都要住到太姥爷大大的房子里,还有大院里好多小朋友一起玩,好开心。妈妈说等上学了,还会遇到更多的酗伴,更开心!相比之下,不能天天看到爸爸也没有什么,反正爸爸很忙,他还有高大的太姥爷、爷爷和好多表叔,完全能替代爸爸的角色。

徐灵灵眼看这父子俩完全不同的反应,哭笑不得。她当然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是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可惜席牧的职业决定了,他只能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席,甚至连她这个当妈妈的,也极有可能会缺席。她能为北北争取这几年的一家团聚的时光,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的心现在已经分成了两半,一半归旁边兴致勃勃对新生活充满期待的儿子,一半归黯然神伤的孤独丈夫。哪一头都无法撂下,哪一头都无法割舍。还是她来回跑吧,办法总比困难多。

于是,徐灵灵就开始了她的候鸟生活。陪着北北在北京住了一个月,等他习惯了小学生活之后回了东北。到放寒假的时候再回北京住两天,接他去东北一家团聚,寒假结束前再把他送回来,陪着住些日子再回东北。到了暑假的时候再来接他,暑假结束前再把他送回来。

陪着北北来回奔波的,还有闹闹。怕北北离开父母不习惯,徐灵灵特地把闹闹带着回了北京。为了掩人耳目,每回都得提前跟已经复员回京在铁路公安局工作的王红星打个招呼。王红星所在的军区在大裁军的时候被裁掉了,干脆就转业回了北京,夫妻俩都在一个单位工作,连女儿都两岁了,长得珠圆玉润,格外的可爱。

别说弄条狗了,羊啊牛啊都没问题。就连母子俩的火车票,基本上也都是他给弄的,一分钱不花。

他们两家的关系非比寻常,互通有无惯了,倒也无所谓。更别说那小姑娘长得特招人爱,徐灵灵自己两辈子养的都是儿子,就盼着养个小姑娘,见了个粉嫩的小团团,喜欢的不得了,好东西一个劲儿地往外掏不说,还愣是当了人家的干妈。

北北也喜欢这个小妹妹,王红星没住在大院里,但每逢周末还是要回大院看望王爷爷的。周末便成了北北最盼望的日子,早早地带着闹闹在王爷爷家里等,小妹妹来了,好带她出去玩。

闹闹在整个大院的孩子圈里享有极高的声誉,英雄军犬花豹的儿子,和兄弟淘淘一起接受过专业的训练,长得又威风,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甚至很多大人都喜欢它。可惜北北小心眼的很,除了小妹妹,谁都不许摸。

闹闹继承了来自父母的优良基因,聪明得不像话。每天早上陪着北北去上学,到了下午再去接北北放学。到了饭点儿就叼着饭盆去厨房,王爷爷家炖个排骨,它大老远也能跑过去打个牙祭。每回都卡着排骨刚熟的点儿,一分钟都不耽误的。

除了王爷爷家,谁家的饭都不吃,任人拿多美味的肉骨头在一边引诱都无动于衷,让大院的人啧啧称奇。白天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大院里闲逛,有时候还去警卫班串个门,见到毛手毛脚的新战士训练,还鄙视一番,那小眼神儿翻的,能让人羞愧死。被一条狗嫌弃什么的,太伤人了。后来警卫班就有了一句损人名言:狗都看不上!

警卫班的新战士最盼望的就是假期,一放假,那条狗就不在北京了啊,哪怕它回来之后见他们训练,那白眼翻的更厉害。

有一个新兵刺头不服,有一回就胆大包天地招惹了闹闹,也不过就是对着闹闹呸了一下,谁知道闹闹立刻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上去,那新兵还没反应过来呢,整个人就被闹闹扑在了身子底下,咽喉处正是毛茸茸的一张大嘴。

闹闹特别没趣地舔了舔他的喉咙,冲着人家呲了呲牙,摇着尾巴耀武扬威地走了。

别说躺着的那个了,就连旁观的战士们都吓呆了好不好?

闹闹这一扑,从此奠定了在大院里的至高尊位,别说孩子们了,就连警卫班的战士们看见了也得绕道走,警卫班的厨房重地更是成了闹闹打牙祭的第二个场所,让北北这叫一个得意,从此成了孩子群中的老大,一举成为别人嘴里的源哥很多年。

北北带着闹闹在北京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他的爸爸妈妈在东北也过得挺顺。当爸爸的尤其高兴,终于没有二十四小时不离岗的电灯泡了,夫妻生活过得不要更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