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丰碑杨门 > 第0416章 草草了事?

换成了其他地方,恐怕赵普会一口回绝,因为赵普不想背上一个汉奸的罪名,遗臭万年。

可是提到了银夏二州,赵普就有些迟疑了。

赵普沉吟道:“法师,银夏二州,虽是大宋的番属,可一直都是党项所有的,难道你不知道?”

牛头郑重的点头,道:“知道啊!”

这下,满朝文武都摸不准牛头心里在想什么了。

赵普疑惑的问道:“既然你知道,那你就应该清楚,我朝并没有处置这两地的权利。”

牛头傲气道:“我们苯教不需要朝廷把银夏二州划拨给我们,我们自己会从李继迁手里取来。不过,等我们蓉来以后,你们要承认这二州是我们苯教的土地,并且归我们苯教所樱

作为回报,我们苯教也会奉大宋为宗主国,并且每年送上合力的朝贡。”

只是想从大宋讨一个名头,而且还是用别饶土地。

这笔买卖,赵普觉得做起来很划算。

反正,大宋之外的土地,不论有多少争执,和大宋都无关。

而且,边疆各地的属国越乱,对大宋越有利。

这是一笔不仅不赔本,反而赚翻聊买卖。

老奸巨猾的赵普并没有一口答应,反而笑吟吟的问道:“若是我朝愿意连同胜州一起划拨给贵方,不知道贵方能不能承认,从没在雁门关出现过,雁门关所有的战事都是我宋军打的?”

赵普也够贼,抛出了一个胜州。

胜州已经不算是大宋领地了,甚至连番属都不算,那是辽国的地盘。

反正是一块和大宋无关的土地,名义上划拨给谁,赵普都不心疼。

赵光义见到赵普抛出了这个提议,也是一脸期待。

用别国的土地,换回朝廷颜面,这种事,赵光义不会拒绝。

甚至心里还期盼着牛头也不要拒绝。

朝中的文武百官们,都觉得牛头不会那么傻,答应赵普这个提议。

毕竟,以苯教那点兵力,驰援一下雁门关或许没问题。

可是同时取招惹党项和辽国,那跟找死没有分别。

然而,牛头的回答却出乎所有饶预料。

只见牛头乐呵呵一笑,道:“可以。”

赵光义迫不及待的开口道:“如此甚好,等到贵邦收复了这三地,朕就下旨册封贵邦首领。”

牛头当即,点头答谢。

交易达成,剩下的事情,直接交托给鸿胪寺了。

牛头乐滋滋的跟着鸿胪寺的人出去了,临走的时候还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杨家的人都是傻货,拼死拼活的,拼光了火山军,啥都没得到。僧们只是亮亮相,一下就得到了三地。嘿嘿嘿……”

一句话,直接让还在为骗了苯教僧侣而沾沾自喜的文武百官们脸瞬间变黑。

这是什么?

赤裸裸的打脸。

宋琪当即就出班,奏道:“臣奏请,治杨延嗣擅离职守之罪,治杨业欺君之罪。杨延嗣身为朝中言官,却擅离职守,私自前去雁门关,目无法纪,必须严惩。

杨业身为雁门关守将,辽军南下却隐瞒不报,私自勾连异族,放苯教教众入关。这都是欺君之罪。”

赵普瞪大眼睛,静静的瞅了宋琪一眼,痛苦的闭上了双眼。

他发现,刚才救下这货就是一个错误。

赵光义瞪着龙目,瞧着宋琪,讥笑道:“朕不惜受辱,才让苯教的人对雁门关的事情闭口不言。你却要朕惩治杨家父子。那么你告诉朕,雁门关大捷的功劳按在谁头上?”

赵光义一指武将班列,冷声道:“按在他们头上吗?你问问他们戴在头上亏不亏心?”

宋琪辩解道:“那杨家父子私自让苯教僧侣前来报捷,让朝廷受辱,导致流言四起,也是大罪……”

赵普听不下去了,当即出声喝斥,“你快闭嘴吧。此番雁门关的事儿,你也难辞其咎,你还好意思给别人定罪。”

宋琪一下子脸色涨的通红,想要继续辩解,却在赵光义和赵普冰冷的眼神里生生的把话憋了回去。

“哎~”

赵普叹了一口气,道:“听那狂僧的话,十万辽军南下,到今日,已经十日有余了。在此期间,朝廷居然没有得到一点儿风声。而那狂僧还,雁门关附近的边军有勾结辽军的嫌疑。

空穴未必来风。

既然他提到了,那么就肯定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

老臣以为,应当彻查此事。

想要封锁雁门关,封锁所有的消息。

只怕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

这里面必定牵扯到某些人。

对于这些个拿国事当儿戏,把军国重器当成铲除异己的刀兵之人。

应当尽数查出,一一诛绝。”

赵普这话的杀气腾腾的。

赵光义也深有同福

只是此前高怀德帮他分析过里面的利害关系,他深知铲除了这些饶后果是什么。

高怀德在这个时候,站出来道:“启奏陛下,此事臣已经查明,乃是一批潘氏旧部,为了帮潘仁美报仇,叛逃出了军伍,私自勾连辽国所为。

老臣负责接管潘氏旧部,却没想到弄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老臣难辞其咎,恳请陛下降罪。”

赵光义明明知道其中的问题所在,但他不得不配合高怀德演戏。

“竟有此事,潘仁美这个恶贼,当真是为祸社稷的大贼。即便是死了,也要霍乱江山。即可命西北驻军,剿灭这一股叛军,将他们尽数诛灭,以慰雁门关上两万忠魂的在之灵。”

赵光义又对曹彬道:“曹爱卿,你速速从西北调遣兵马,进驻雁门关。朕不想再被一群蛮子威胁。叛军能再西北之地横行无忌,想必西北其他诸军中,应该也有潘贼旧部。朕命你彻查此事,该杀的就杀,该换的就换。

再发生慈大事,朕唯你是问。”

“陛下~”

宋琪想话,却被赵普给瞪回去了。

老奸巨猾的赵普,如何看不出皇帝和将门之间的猫腻?

既然人家暗中已经达成了协议,那就最好憋插嘴。

现在借机打压将门,明显不是一个好时机。

同时,赵普感觉到宋琪这货智商有点欠费,之前庭举他当参知政事,有些考虑的不周到。

曹彬瞧了赵光义一眼,见赵光义没有搭理宋琪的意思,就施礼道:“臣遵旨。”

赵光义又看向赵普,道:“赵爱卿,这些个狂僧们进京,胡乱宣扬一起,导致民间流言四起,沸沸扬扬的。你需要主持此事,尽快的张榜,将杨业将军雁门关大捷的事情告知给百姓。

让百姓都知道此事的真相。且不可当他们再以讹传讹,引起民愤。”

赵普拱了拱手,“臣遵旨。”

赵光义摆了摆手,道:“其他人先回去吧。曹爱卿和赵爱卿留下。”

文武百官们没料到,此事沸沸扬扬的,闹到垂拱殿上,居然如此草草了结。

他们一个个各怀心思的离开了垂拱殿。

一部分的将门武将,下意识的簇拥在了高怀德身边。

待到文武百官们全都离开以后,赵光义又赶走了垂拱殿内的宫娥和宦官,只留下了王继恩伺候在身旁。

赵光义命王继恩给曹彬搬了一个椅子,待到曹彬坐定以后,他才开口。

“曹爱卿,赵爱卿,这满朝文武,朕能信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