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丰碑杨门 > 第0527章 虎侯杨延嗣(为大萌甜到、哀伤加更!)

这其中或许有因为当时儒家文化影响的守旧,但是杨七觉得,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慈悲。

火药是道士炼丹的时候研究出来的。

那么从宋朝就开始有了。

经过了近一千多年的演变,杨七不相信没有人在火药的基础上,研究出更厉害的炸药。

甚至在火药的基础上,研究初更多的武器。

从宋末开始,就有人用火药研制出了很多武器,到了明朝,甚至有大炮的出现。

而在那个时候,国外已经有了更加先进的火炮。

并且明朝也有人见过,用过。

那么为什么没有被大规模引用和制造呢?

难道仅仅是因为铜矿不够,又或者说没有技术?

甚至推到什么觉得自己是天朝上邦,不需要学习别人的这种说法上?

杨七觉得都不是。

炎黄子孙的聪慧和坚韧是通过几千年磨练出来的。

真要想弄懂当时先进的火炮技术,那么肯定能够想方设法的办到。

那么之所以火器并没有被广泛利用的其根本原因,就是慈悲。

骨子里的慈悲。

让炎黄子孙懂得什么叫残忍、什么叫有伤天和。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火药和火器才没有在封建王朝大规模的利用。

当然了,现在看来,这一份的慈悲,害了炎黄子孙。

可是在历史的长河里,谁又能真的说炎黄子孙的慈悲是错的呢?

火药的出现,加速了全球化,也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那么是不是也在暗地里加快地球走向毁灭的步伐?

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回头再看历史,才发现炎黄子孙的慈悲,才是延续人类命运最好的的途径呢?

当然了。

这都是杨七在老杨话语的启发下,引起的一连串的遐想。

当老杨冷哼声传来的时候,杨七也从遐想的思虑中回过了神。

“你小子想什么呢?老夫叫了你两声,你都不答应。是不是觉得,从老夫手里拿走了家主的权力,就能骑在老夫头上了?”

老杨黑着脸问道。

杨七干巴巴笑道:“那可不敢,您可是我爹。”

“哼!”

老杨冷哼了一声,站起身,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老杨一走,杨七摸索着下巴,吧唧着嘴,有些意兴阑珊。

从老杨手里夺权太容易,让他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杨七觉得老杨心里现在肯定很难受。

他现在应该是能够体会到唐朝李渊当太上皇时候的心情。

不过以老杨大老粗,估计没有李渊那弹琵琶的本事。

老杨也只能弹一弹棉花。

老杨心里确实堵得慌,一出正堂,到了后院的一角,就开始变脸。

杨洪跟在老杨身后,低声安慰道:“老爷,是不是心里不好受?”

老杨冷哼了一声,没说话。

杨洪感慨道:“老爷,您要想开一点儿。七郎那是有枭雄之姿。能折腾敢折腾的本事,比咱们强百倍。现在他手里的权柄,已经超过了您。

他现在也长大了,您也不能像是对孝子一样,动不动对他用家法了。

而如今七郎才多大,以后的成就,只怕会超过你很多。

与其以后尴尬的坐在家主的位置上,还不如现在痛快的交出去,落得一个清静。”

老杨当即瞪眼,骂道:“你的意思是,老夫一辈子的功名利禄,还比不上那个小子瞎折腾?”

杨洪抬头看天,一句话也不说。

这不是很明显吗?

人家就是比你强、比你硬、比你刚。

“哎~”

老杨长叹了一口气,说道:“难道老夫真的老了?”

平心而论,五十多岁的老杨,放在现代,确实不算老。

但是放在古代,确实算是一个老人了。

老杨有此感叹,杨洪也一样。

在复兴关的时候,杨洪见到杨七在城外冲杀的应用的样子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老了。

相比而言,沈伦就显得更老了。

沈伦的年龄,可比老杨大了近两轮。

杨七见到沈伦的时候,沈伦大袖飘飘的坐在一头牛背上,赤着双脚,满头白发,胡须飘飘的,像是画里走出的仙人。

在牛角上,挂着两卷书册。

在那一头老黄牛的身后,跟着一队金甲侍卫,他们手里捧着王命令旗,持着斧钺、铜锤、长剑等,躬身站在沈伦身后。

杨七一见到沈伦这一身打扮就明白了沈伦的用意。

他屏退了跟在他身后的亲卫,快步上前,走到沈伦骑着的牛前,躬身道:“弟子杨延嗣,见过恩师。”

沈伦似乎在闭目假寐,听到了杨七的呼喊声以后,被惊醒,然后眯着眼睛看着杨七。

“杨延嗣,老夫问你,你可还认老夫这个先生?”

杨七躬身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沈伦点了点头,又道:“杨延嗣,你可还是宋臣?”

杨七躬身道:“虽然弟子多月未曾领受朝廷派发的俸禄,但是弟子仍是朝廷钦赐的代州权知州。”

沈伦满意的点了点头,伸出了手,让杨七扶着他下了牛背。

伺候在沈伦身边的是一个年轻的仆人。

他伺候着沈伦穿上了靴子。

杨七明显愣了愣,沈伦感慨道:“生老病死,这是定数,谁也逃不过。”

杨七一下子就明白了沈伦话里的意思。

他心里略微有些叹息。

沈伦的那位宦官老仆,已经死了吗……

沈伦似乎对生死看的很淡,他从牛角上取下了那两卷书,递给了杨七。

“这是为师能交给你最后的东西。”

杨七敲了敲,摇头苦笑。

一本名字叫《论忠》,一本名字叫《忠义志》。

杨七瞧了一下,很俗的两本书,没有什么名气。

似乎是沈伦随意挑选的。

沈伦这是提醒杨七要忠心。

杨七也明白了,沈伦这是在以恩师的身份,在劝解他。

杨七躬身道:“弟子谨记恩师的教诲。”

“甚好。”

说完了这句,沈伦突然躬身向杨七施礼,“下官翰林侍讲沈伦,见过虎侯。”

杨七赶忙上前扶起沈伦,苦笑道:“恩师,您这是作何?”

沈伦一板一眼的施过了礼,正色道:“礼不可废。老夫已经被罢了爵位和参知政事的官职,如今身上只剩下一个翰林侍讲的闲职。

在虎侯面前,自当施礼。

刚才你我是师生,现在你我是上官和下官。”

杨七扶起了沈伦,道:“什么虎侯不虎侯的,学生又没有不臣之心,断然不敢自己给自己封爵。您这话从何说起。”

沈伦冲着汴京的方向拱了拱手,道:“陛下已经下旨册封你为虎侯了。圣旨就在老夫手里,老夫此行,就是为了宣读圣旨。”

杨七闻言,愣了愣,摇头笑道:“我一个文臣,朝廷居然册封我为虎侯。这是不是有点儿开玩笑了。”

沈伦说道:“你在复兴关所做的一切,人尽皆知。封你一个虎侯,理所应当。”

“罢了!”

杨七长叹了一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