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丰碑杨门 > 第893章 图穷匕见

“能有多大变化?”

燕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任何有关农业的问题,都必须谨慎对待,所以在听到杨七说到惊天变化的时候,向敏中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杨七让陈琳拿来了一个红薯,摆在了向敏中面前,说道:“这叫红薯,是一种很耐旱的作物,在沙土地、布满碎石的荒地内,均能耕种,亩产千斤。”

向敏中瞪大眼睛,连连摇头,“这不可能!”

这是他第一反应。

亩产千斤,向敏中闻所未闻。

杨七一时半刻也没办法向向敏中证实此事,他略微沉吟了片刻,说道:“朕记得城外皇庄上种了许多西瓜。此物可以跟西瓜同种,等到西瓜割了藤曼以后,就是此物成熟的时候。

朕回头会将育苗的方式告诉你,回去以后你带人快速培育,尽早栽下。

等到秋日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朕说的话有没有假。

至于其他的种子,朕只认识一小半。朕会给你相应的培育的方法,你照做就行。

剩下的大部分种子,朕并不认识,但是胜在数量多,有足够的时间实验。

跟随黄谷等人出海的精通草木类的官员已经归国,朕回头回把他们派遣到你手下。

他们会指导你们栽种的。

切记,保护好他们二人。

我大燕的百姓,自此以后会不会再饿肚子,希望就在他们二人身上。”

向敏中犹豫了一下,还是恭谨的点点头,“臣明白……”

杨七沉声道:“速速去办,一刻也不要耽误。燕国官员的考核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剩下的都是跟儒家相交颇深的高官。

朕也到了要跟儒家摊牌的时候了。

所以朕提醒你,不要掺和进来。”

向敏中心头一惊,低声道:“臣遵旨。”

向敏中离开以后,杨七就让陈琳从黄谷送回来的种子里取样,送到了宫里。

他根据自己记忆中为数不多的草木种子的信息,编写了一本育苗的书籍。

杨七耗费了一个月,努力搜寻自己的记忆,编写完成了这本书籍。

然后让人交给了向敏中。

解决完了种子的问题。

杨七终于有时间,放开了手脚,对儒家下手。

他选择下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目前最亲近儒家,在朝堂上位置最高的陈敬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彭湃领着监察司的人,冲进了陈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走了陈府所有人。

一瞬间。

燕京城变得沸腾。

嗅觉敏锐的文官们,感受到了杨七要对他们下手。

于是乎,他们纷纷奔走串联。

奈何,隐忍布局了五年的杨七,早已在他们中间最关键的点上,安插了自己人。

等到这些文官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的盟友已经变成了一盘散沙。

他们犹如被点燃了尾巴的老鼠一样,疯狂的四处逃窜,人人自危。

杨七瞅准了时机,连连下手。

一口气抓了十几个文官。

就在文官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孔连杰再次出现在了众人视线中。

文官们如同看到了救星一样,扑向了孔连杰。

燕京城最昂贵的长乐坊内。

数十位文官,以最高规格的宴席,接待了孔连杰。

时隔五年。

孔连杰再次出现在人前的时候,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猖狂,取而代之的是一脸阴翳。

五年时间,孔连杰为了儒家,在燕国上下奔走,求遍了燕京内亲近儒家的官员。

可惜,大家都忙着出海赚钱,一个个找遍了借口敷衍他。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孔连杰开始慢慢的认识自己,也开始慢慢的看清了这些文官们的真面目。

他们嘴里那些为儒家赴死的话,全都是屁话。

这就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贱人。

所以再次见面,孔连杰没有给任何人好脸色。

曾经的郭郎中,现在的礼部侍郎郭侍郎,见到了孔连杰以后,眼巴巴凑上前,笑呵呵地道:“孔兄,一别经年,孔兄依然风采依旧啊。”

孔连杰上下打量了一眼郭侍郎,摆摆手,不咸不淡地道:“一别经年,郭侍郎倒是富态了不少。这些年没少出海敛财吧?”

孔连杰扫视了一圈吃的脑满肠肥的文官们,吧嗒着嘴道:“你们一个个都费了一圈,孔某都快认不出你们了。

孔某瞧着各位这些年一定过的不错。

可孔某就惨了,孔家的田产,被陛下一削再削,如今全族上下上千口的人,只能靠着一千多亩的良田过活。”

说话间,孔连杰扯起了自己身上的衣服,让文官们看清楚以后,又道:“就孔某这一身衣服,还是临出门前,找县上的富户借的。”

圣人后裔,借衣服穿?

文官们不可能相信。

纵然杨七将孔家的田产一削再削,孔家的积财依然丰厚,足以让孔连杰舒舒服服的过完一辈子。

聪明的文官们,从孔连杰的话中,听出了他弦外之音。

当即,郭侍郎咬咬牙,低声道:“请孔兄先落座,稍后郭某定有重礼奉上。”

孔连杰挑了挑眉毛,撇撇嘴,“那就坐吧……”

说完话,不等其他人恭请,他就不客气的大步踏入到了长乐坊内最大的厢房内。

临进门的时候,他下意识的别过头,瞥了一眼蹲在门口柜台的如梦。

如梦见此,微微一愣。

她皱起眉头,不明白孔连杰看向自己的用意。

孔连杰大踏步进入到了厢房内以后,很自然而然的坐到了首位上。

郭侍郎等人紧随其后,分别落座。

坐定以后。

孔连杰自顾自的短期了面前的酒杯,浅尝了一口,吧嗒着嘴,“说说吧,诸位如此兴师动众的找孔某,有何要事?”

郭侍郎陪着笑脸道:“孔兄可还记得,当年您上门拜访我,提到的那件事?”

孔连杰一愣,皮笑肉不笑地道:“你也说是当年的事了,这都过去了五年了,我那还记得。”

郭侍郎闻言,一脸尴尬。

他很清楚,孔连杰还记得当年的事情,不然也不会张口就说出五年这个时间。

很明显,孔连杰对于当年郭侍郎的推脱,有怨气。

郭侍郎迟疑了一下,对着其他人隐晦的点头示意。

他们纷纷从袖口拿出了一张又一张的燕国钱行的存票,汇聚到了郭侍郎面前,由郭侍郎推到了孔连杰面前。

孔连杰目光下移,扫了一眼存票上那硕大的一万钱的字数,以及拿一寸高的厚度以后,脸色缓和了几分。

看清了这些文官们的面目之后,孔连杰就懒得再在他们面前装清高,他二话不说,伸手揽起桌上的存票,不客气的塞入到了怀里。

然后,他瞥了一眼郭侍郎,笑道:“郭兄,经你一提醒,孔某想起来了五年前的事情。”

孔连杰环视了一圈,似笑非笑地道:“当年孔某为了请诸位为儒家站台,可是费尽心思。诸位当时可是几番推脱,害的孔某颜面扫地,灰溜溜的逃离了燕京城。”

郭侍郎尴尬的笑道:“孔兄严重了,我等当时……当时有要事在身……”

孔连杰不等郭侍郎把话说完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