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山寺杏花之寻亲 >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生之年

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生之年

推荐阅读:

其实,祝氏猜得不错,薛大成一方面是来送柴火的不假,另一方面则是带着任务来的。无他,无论是他爹还是艾氏,都让他没事便多带着薛丹转转。

拿艾氏的原话来说就是“那孩子我瞧着闷闷的,许是在寺里闷坏了,没啥小子的派头。你又是做哥哥的,多出力帮帮他。”

想到艾氏的吩咐,又见薛丹果如艾氏所言静静地站在祝氏身后,自己来了这么久却并不发一言,薛大成便说道:“弟弟,走,跟我去河边玩去吧!我跟你说,最近有些旱了,雨也少,外面那条河竟有些涸了。依我说,我们找个网抓鱼去。”

祝氏巴不得薛丹跟着大成出去玩,她一直都觉得薛丹太过安静了。也许跟着男人出去抓抓,没准能激发他的天性也说不准。

天天跟着一群和尚,自然是念经了。

薛大成这么一说,祝氏便一把将薛丹拉到身前说道:“快去吧,和你哥去河边玩去。”

薛丹根本就不反对,或者说他现在还没有学会如何拒绝人。见祝氏这样急切和热情,于是便跟着薛大成出去了。

见状,祝氏松了口气,对薛老汉说道:“这下好了,儿子终于愿意出去玩了。你不知道,我刚刚多怕他不愿意。”

闻言,薛老汉却笑着说道:“我早就说了,就你瞎操心。现在看来,可不是好多了?儿子不过是刚回来,对这里陌生得紧。等再过上几个月,等他熟悉了这里,还不是一样的生龙活虎,只怕到时候你又嫌他淘气了。”

“嫌弃?我巴不得他淘一点呢。就这样闷闷的,看着也不像回事啊!”

对此,薛老汉却不觉得那是呆,“要我说,儿子这样文文静静的也挺好的,整天上蹿下跳的不见得是好事。就像那二狗子,你觉得那样的就好么?等过上一段时间,咱就问问他的意思,是想念书还是想做一门生意。”

闻言,祝氏便道:“当家的你说的对,我这不是害怕他闷坏了嘛。这段时间就让他好好玩玩吧,过段时间咱们再商议他往后的事。对了,要不咱们依旧做烧饼生意?丹儿今年也十一岁了,过了年就十二了。说起来,也该定亲了。”

她自然是知道薛老汉这是护短,见不得别人说薛丹的不是。

薛老汉便道:“你说得不错,家里现在啥都没有,咱们得努力一把才是。只是,隔了这十多年,也不知道手艺生疏了没有。”

“生疏啥啊,我闭着眼睛都能做。一想到能赚银子,我就浑身都是劲。如果不想做烧饼,做豆腐也是使得的。不过买些豆子回来,立即就能开始做。”

说到这里,满心满眼里都是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他爹,你想啊,只要咱们恢复了生意,积攒些银子。再过上几年,等儿子一成亲,到时候再添个孙子,也就完满了。”

她可是羡慕人家能抱孙子很久了。这下好了,她的儿子也找回来了,只要一成亲,还怕没孙子抱嘛。

祝氏这样一说,激得薛老汉顿时也来了劲,仿佛已经看到了日后的好日子在向自己招手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事情远没有他们想象的这样美好。毕竟,这场认亲从一开始便是错的。

晚上,回到家的薛丹似乎有些开心。虽然脸上的笑容淡淡的,但是这已经让祝氏很意外了,这不禁更加坚定了让薛丹多出去玩的想法。

而另一边,薛大成则没那么高兴了。当然,也说不上伤心什么的,而是有些古怪。到底是当过和尚的人,和他们就是不一样。

见薛大成一脸便秘的样子,薛艾氏便说道:“你这是怎么了!都当爹的人了,也不知道稳重一些。我让你带丹儿去玩,可没让你带他下河去抓鱼。就这样的天气,这样冷,水又深,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馊主意的。丹儿可是你二娘的命根子,以后可不许这样了。”

闻言,薛大成闷闷地说道:“啥,还有以后啊?娘,我跟你说,可没有以后了。”

艾氏听了,便以为薛大成跟自己顶嘴,正要说上两句,跟他念叨念叨祝氏一家的不容易,哪知赵氏却“噗嗤”一声笑了。

“你笑啥?嫌我说的不对?”斜着眼,薛艾氏开始挑理了。薛大成她都敢骂,赵氏这个儿媳她自然敢教训。

哪知赵氏却并不生气,依旧笑着说道:“娘,这次你却是误会大成了。我刚刚不是笑你老人家,我是笑大成。你道他为何说没有以后吗,那是因为他以后真的不敢了。”

说着便将下午河边的事复述了一番,听着一屋子的人都忍不住笑,又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薛艾氏更是直叹气,在心里想到,到底不是一家人,自然是玩不到一起的。要知道,真正的薛丹,小时候可喜欢与大成玩了。

但是这话却又不方便与几人说,只能闷在心里。

原来,薛大成和几个平时玩得好的汉子合力找了一个大网,准备好了各式样的工具,带着薛丹来到了河边。众人见薛丹不言不语,只道是他没见过这样的场面,故而都没注意到他眼中古怪的神色。

这河河面宽,水极深,几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水位低到这个程度,于是撒网的时候便信心满满的。

果不其然,一网下去,除了小鱼小虾的不说,拖上来的时候光是大鱼都有好几条,弄得往乱动,这可把几人给乐的。

捉住了便往桶里放,让薛丹守着,又继续下网去了。

就这样,几网之后,收获颇丰。

哪知,等他们再次归来、准备把鱼分了,拿回家做菜的时候,却见桶里空空如也,却是一条鱼都不见了。见状,一个个的便不干了,问薛丹鱼去哪里了。

忙活了这大半天的,鱼却一条都不见了。

闻言,薛丹认真地说道:“不奇怪啊,我将鱼全部放回河里去了。”说完,不管几人见了鬼似的眼神,继续给几人普及杀生的罪恶以及下十八层地狱的经过和痛苦。

别看薛丹平时沉默不语的,但一说起佛经来拿简直就是滔滔不绝的。一个个不杀生的佛经故事,一段段杀生的惨烈后果,听着几人一愣一愣的。

特别是那些十八层地狱什么的,种种残忍的惩罚,有那胆小的,已经被吓得直接哭了起来。

自然,这鱼也是捕不成了。

倒是有两个胆子大的和大成一样已经当了爹的汉子也不顾忌讳,直接对薛大成说道:“大成,你这弟弟不会是个傻子吧!捕鱼会下地狱!笑话,天大的笑话!照他这样说,我们全村的人都得下地狱。我跟你说,以后你出来的时候可别带着他,要不然,我见你就绕道走。”

对此,薛大成一脸的无奈,忙着给几人陪不是。

出了青山县的叶掌柜一路北上,直奔京城而去。

按照他的计划,等到了京城后,再从京城开始找起,慢慢地往青山县靠近,基本上差不多需要三年时间。

他打算走康氏的路子,每个一州县,便先租一住处住下来,然后再以这个州县为核心,向四周辐射。之所以有信心在三年之内走完,是因为他有发传单这个康氏所没有的利器,自然要快捷得多。

而且,好些县城的慈幼局,康氏都极熟,又说自己当时还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将孩童的信息登记造册什么的。这样一来,他只需去看看便可。

经过十来天的跋涉,终于在第十三天的傍晚到达了京城。交了税,成功进了城的叶掌柜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不禁有些感慨,这京城的繁华实在是有些超出了他的想象。

难怪那么多商人想来京城做生意,因为这里的商机的确是无限。也难怪那么多的读书人包括年轻时的叶

共3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