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山寺杏花之寻亲 > 第二百四十章 全国巡回宣讲团(三)

第二百四十章 全国巡回宣讲团(三)

推荐阅读:

一杯,又要了一杯,就这样,足足喝了三杯,这才朝赵氏鸡肉店走去。

走了一会儿,他发现地上有一文铜钱。

飞快看了看四周,见没人注意,便飞快地捡了起来,紧紧握着。只是,就在他低头的刹那,赵氏鸡肉店已经到了。但是,他没有注意,抬起头继续往前走。

走了半日,却依旧不见赵氏鸡肉店,于是他便找了一个人问路。结果,这人敲是查五婶。

她家没有买铺子,现在想租也来不及了,整个商业街,所有的店全部卖的卖,租的租,根本没机会了。

她家租的地全部种了蔬菜、姜葱蒜和红薯,这些都是懒人庄稼,很好伺候的,于是,她的闲暇时光,便在这里为外地人指路,打扫卫生,或者帮店铺拉客赚银子。

“婶子,我想问问,赵氏鸡肉店在哪里啊?”

在哪里?就在你往后走三百米。

查五婶在心里想到,但是嘴上说的却是:“这小哥长得真精神啊,你是要吃饭吧,我跟你说,那赵氏鸡肉店远不说,还贵,依我说啊,还不如去樊家烩面店去吃一顿,既便宜又好吃。要不要去啊,去的话婶子带你去,很近的。”

樊氏的大哥之前狠狠赚了一笔,樊氏心思活络,便在他大哥的店外搭了一个灶,专门做烩面卖。

这也是村里的福利,但凡本村人,有手艺的都可以在商业街的杏树下搭一个灶,做些小吃。但是,必须保持卫生,且灶的大小都有严格规定。

樊氏在娘家的时候就有一手好手艺,做面做得极好,于是便挨着她哥的店铺搭了一个灶,一边做生意,一边连大哥的一日三餐都解决了。

别看这种小灶,虽然面积不大,坐的又都是自家端来的凳子,但是由于味道不错,价格实惠,来光顾的人还真不少。有时候,村里人不想做饭,也会来摊子上吃一顿。

这不,生意最好的那段时间,樊氏一天居然赚了一两多银子。即便是最普通的一天,也有一百多文的收入,直把一家人给乐的。

见生意这样好,有搞头,樊氏的婆婆便一直跟着,一来可以防着樊氏补贴娘家,反正樊氏给娘家人吃饭,她就去人家摊子上抓炒货吃,互不亏欠。

二则自己也可以帮忙收碗洗碗招呼客人。忙的时候,樊氏一个人又要做面又要招呼客人又要收钱,根本忙不过来。

而樊氏早就和查五婶说好了,凡是带一个人来,便给她一文钱。所以,查五婶干的非常起劲。

那小哥一听赵氏鸡肉店很贵,心里便更动心了,反正是免费的,为什么不吃贵的呢?再说了,那面再好吃,那也是要自己掏银子的。

叶枫可只是指定了这两家店的。

于是,摇了摇头,查五婶这才给他指了路:“那,你走过了,你回头走,就在前头。”

到了赵氏鸡肉店,这小哥见店铺装修的很豪华,很高大上,便有些不敢进。好在赵氏家的人都是善良的,见他在门口徘徊,便上前招呼了。

一问,原来是叶枫介绍来的,心里明白,便将他叫了进去,安排位置坐下,又给他点了店里的套餐,即经典鸡肉套餐,包括一只手撕鸡和两碗米饭。

鸡肉吃完了,可以把汤汁浇上去泡着饭吃,一样的美味。

叶枫在赵氏这里存了十两银子,说是定金。但凡他介绍来的,所产生的费用一律从这银子里扣除就是了。今天叶枫没有其他吩咐,他们便直接上了套餐。

见状,赵氏自然是乐意的。她心里明白,叶枫是不愿意吃白食。这样也好,倒是能长久。

就在这小哥开始吃吃喝喝的时候,叶枫正在屋里奋笔疾书。经过这些日子的学习,他的字虽然不好看,却也是拿得出手了。

这字啊,就得经常练习才行。

在信里,他给白知县说了以下几个办法,都是这个时空可以做到的。

一是充分运用作图法,将律法和图画结合起来。例如,犯罪坐牢就是画牢狱的形象,哪怕是老百姓不识字,却是一看就明白的。说白了就是图文结合,哪怕是不认字的老百姓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一来,倒是可以减少宣传的难度。

二是运用演和讲结合,即到了当地后可以临时将一些戏子请过来,给他们讲解要表达的意思,让他们在舞台上演绎出来。这样一来,百姓们既可以看戏,又可以在戏中学到知识,简直是寓教于乐,一举多得。关键是这种形式非常容易被人接受,可比单纯的讲理论好得多。

三是制作板报,将要表达的意思和要宣传的政策用板报的形式制作出来,注意防水,每到一处拿出来就是了。这样既可省去时间,也方便携带。毕竟这些都是纸做的,用的时候铺在木板上就是了。

而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只需揭下来收好就是。

四是有奖知识问答。他们来的时候先把政策宣讲了,等回去的时候就开始比赛。至于奖品嘛,都是实惠的,要么是一两银子,要么是几袋大米或者面粉,又或者十斤猪肉,想必这样一来,总会有人愿意参加的。

老百姓的热情,很多时候是与自身利益息息挂钩的。若是没有彩头,那热情便会熊多。

像这种知识竞赛就是,一方面宣传的是与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东西,他们自然很上心。再者,这活动是有银子拿的,再不济,还有猪肉面粉和大米,多少都是肉啊。

至于第五,那就是全国性的比赛了。因为这个律法实在是有些枯燥,但是掌握了却是有好处的。

所以叶枫提议到:“出发前,利用时间将律法多抄写一些,最好每个州县发几份。然后作为一项任务布置下去,即明年的某个时刻,举办一次全国打拐大法知识竞赛,比赛地点在京城,每个县必须派出两个人参与这项活动。所产生的路费由各省负责,但是,得奖者的路费由朝廷报销。至于奖品嘛,义父你自己看着办。不过强烈建议按照其身份来进行设置。例如,如果对方是老百姓,那就来点实惠的,二十两银子,或者几亩地,等等。若是读书人,那就组织一次到京城参观学习的机会。若是官员,那就给对方一次在刑部学习一年的机会。”

最后,叶枫还回答了白知县提出的一个难题,那就是若是在一个县举办讲座的时候,老百姓不来怎么办?毕竟强制来也是可以的,但是效果却会大打折扣。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愿意自己被强迫着做事情啊。即便是被强制性参加了,做了,但是心里却是越发不服气的。这样一来,倒是没几个人能记住什么。

倒是有些违背了宣讲的初衷了。

想了想,叶枫便写道:“你先运用我说的这些方法去做,若是还不行,就自掏腰包,说明凡是来参加讲座的,一人给一文钱。”

叶枫也没有办法,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许这一文钱能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吧。

白知县好歹是钦差大臣,肯定是有活动经费的,一人不过一文钱,哪怕是自掏腰包,想来白知县是给得起的。

想了想,时间紧迫,隔着千里都能感受到白知县的迫切。叶枫便决定先写这么多,反正他们是巡回宣讲,要去很多地方,也许等他们到第一站的时候自己就有新的主意了,到时候再写也来得及。

他们现在可是在等着自己的主意,做好了才能出发。

写好信,叶枫将一张一张的信纸晾干了,这才叠了起来,装进刚刚那个小哥给的特制的信封里。这信封也不知道是怎么做的,用的什么材质,但一摸就似乎是防水的。

看来。古人的智慧倒是不可小觑的。

由于写了十二页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