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山寺杏花之寻亲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国巡回宣讲团(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国巡回宣讲团(六)

推荐阅读:

接下了剧本,代表他们已经有信心接下这部戏。至于宣讲这边,只看周怀安的表情便知道成功了,那简直是满脸不加掩饰的崇拜。

想了想,白知县便说道:“宣讲部分,明天还有一天,一会儿睡觉的时候记得总结一下今天工作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对了,明天的话严肃和宋徽二人就不要跟着去了,你俩重点准备准备后日的律法讲座。至于明日的宣传工作,李慈,你去找四个机灵的志愿者,两个跟着你,两个跟着张亭。他们到底是在当地服务,所以应该很熟悉这里的情况,加上今天也跟着你们一路学习,想来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了。”

闻言,张亭便道:“是了,这样做挺好的。今天我看好些志愿者都跃跃欲试的样子,想来他们也是能行的。且我们始终是要离开的,他们早日学会这些技巧,也算是经过培训了。”

不知不觉的,跟着白知县工作,几人的话越来越像叶枫,都能说些别人听不懂的词汇。

周怀安也赶忙道:“要我说,几位今日着实厉害,简直令周某大开眼界。那,明日去的时候可一定要等等我,我也要继续跟着,学习学习。”

他说的可不是套话,哪怕是套话,那也有八分真。单单是他们与民众打交道的方式就足够他虚心学习了。

自从上任以来,他便发现官府在民众中的威望非常低,因此,他们不管说什么,总是有人表示怀疑。就拿前段时间的打拐行动来说,很多人一开始的时候总是觉得这是官府敛财的新花样,根本就不配合工作,让他们很无奈。

后来,还是朝廷下了通知,又见陆续有家庭寻到亲人,且没有支付一分银子,众人这才觉得这是真的。若是能在他们身上学到一招半式的,以后开展工作也更容易。

晚间睡觉的时候,几人在睡觉前都开始思索白知县的话,对自己白日里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不足之处也进行了反思,暗暗想着明日一定要做得更好。

想着想着便睡着了,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第二日,张亭和李慈和周怀安的协助下找到了几个他们心目中比较机灵聪慧、工作能力强的志愿者,分了组,这才朝乡村走去。

昨日城里已经宣传的差不多了,几人又连夜做了一个简单的展板放在城里人流量大的地方,又安排了志愿者负责讲解,这才带着之前的展板到乡村去了。

至于严肃和宋徽,则在曾礼临的帮助下翻阅了不少卷宗,又将自己烂熟于心的律法梳理了一遍,甚至还去明日要进行宣讲的地点看了几遍,上台讲了一下,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到了宣讲这一日,严肃和宋徽早早便起了床,认真梳洗,穿戴完毕,匆匆扒了几口早饭,立即去了宣讲地。

李慈和张亭这两日的成功让他们刮目相看,却又不自觉地感觉到了压力。按理说,他们负责的部分才是重点,但是,现在看来,他们负责的部分也是难点。

而且,人家都成功了,他俩便绝对不能失败。

不过,有了前两天的宣传和良好印象,宣讲团根本没有提出参会者会得一文钱的提议,报名的人便将位置坐满了。饶是这样,四周还站了不少人。

不得不说,叶枫提出的要准备凳子的做法是很贴心和科学的,这还是他们参加官府组织的活动,第一次有凳子坐呢。

以前啊,都是站着或者蹲着。而站着和蹲着,差别还是有的,至少心理感觉是不一样的。

此外,隔几米远便有一个炭盆,每个人还有一杯茶。志愿者们提着铜壶,时不时的便给听众倒水喝。先不说这宣讲的质量如何,单单就这环境就很不错的了,看得出组织者是很用心的。

反正不知道为什么,不过是因为多了几个炭盆,一杯水,几个志愿者,众人便有了一种自己是文化人的错觉,仿佛要参加什么大事一般,十分重视。

等到严肃和宋徽两人上台施了礼,风度翩翩的开始侃侃而谈,引经据典,说的又是他们能听懂的白话,一看就是饱读之士,丰富的知识令听者着迷。

等两人讲完,众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过,这还没完,按照安排,还有现场提问环节。

这是宋徽和严肃二人最拿手的部分。因为理论知识无论怎么讲,无论怎么讲官话转为民众能够听懂的语言,始终是有些枯燥的。

而现场提问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随机应变,根本不会冷场。

果然,由于气氛很好,举手提问的人很多。

宋徽选择了一个看上去特别迫切的人,让他站了起来,和蔼地说道:“有什么问题,你请说。”

那被叫到的人有些紧张,又下意识地四下里看了看,舔了舔嘴唇,却始终没有说出口。

见状,宋徽便道:“没有必要害怕,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坐在你面前的,都是支持你的人。而且大伙都知道,我和严肃都是来自刑部,真有什么冤屈,我们帮你申诉。”

听了宋徽的话,这人这才鼓起了勇气,结结巴巴的说道:“刚刚听大人讲,买孩子的家庭一样是犯法的。所以,而我身边刚好有这么一个家庭,他们家没有孩子,好像是那男的生不了孩子,所以便从花子那里买了一个。可是,我觉得他是没有恶意的,能不能只是把孩子带走,但是不要判他们入狱啊?”

说完,便赶紧低下了头,仿佛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一样。的确,他这样问,倒是变相的举报了。熟悉他的人,自然知道他说的是谁。

根据这一点,官府根本不难抓住那人。

宋徽一听,便知道这人说的多半是事实,而且很有可能这个买主就是他的亲戚什么的。要不然,他不会这么紧张和结巴。

想了想,宋徽便说道:“这个啊,我需要详细的讲一讲。首先,买孩子是犯法的,这个是毋庸置疑的。按照我们当前的打拐大法,除了要将孩子带回原来的家庭外,这买主是要入狱的。但是,考虑到这部大法刚刚实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政策,所以,在看到听到这个政策后,买主第一时间主动承认错误,并且将所买的孩子送到当地衙门,我们是可以考虑免除其入狱刑责的。”

“所以,若是你认识这个人,你赶紧回去告诉他,马上将孩子送到衙门来,同时举报孩子是在哪里买的,越详细越好,我们便不追究这个人的责任。”

其实,对于要不要把这一条加入打拐大法,很多人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他们觉得,买主是很无辜的。

可是,叶枫在信里说的很清楚,那就是“没有买卖便没有拐卖”。如果买主不买,那么花子拐了孩子后也是没有办法卖出去的。

这样一来,买主不买就很重要了。

答完这个问题,那人似乎得到了解脱一般,一下子松了口气。但是,他身边的人立即站了起来,大声说道:“大人,我觉得买主有罪这一条未免有点苛刻了。他们生不出孩子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为了后继有人,便只能通过购买孩子来实现这个愿望了。大伙说是不是啊?”

宋徽讲了半日,嗓子有些痛,正要回答,严肃站了起来,对着那人就道:“感谢你提的问题,说实话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这样,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做个调查。请问,觉得买主不应该负责的人举手。”

见大伙面色犹豫,严肃便道:“这只是一个讲座,所以大伙没有必要有心理负担。且举手不负任何责任,只是表明一个态度问题。”

听了严肃的话,众人这才开始举手。

严肃一看,居然有大半的人都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