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震惊

推荐阅读:

子会想上一会,甚至直接摇头,熟料,家伙脸儿紧绷,奶萌奶萌地回他:“不旁的,单就数学在户部的应用,如果户部官员给皇阿玛上报的折子,

其中有要求削减军资,有增加赋税,缘由是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不懂数学,很容易被下面的人蒙混过关,但要是对数字有所了解,

知道如何查账,如此一来,就无需担心受蒙蔽。类似的还有拨粮款赈灾,兴修水利拨银,倘若掌事的官员是个糊涂的,那么朝廷拨下的赈灾粮款,

拨去兴修水利的银子,很容易被底下的人以各种名目盘剥,从而折损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声望,进而引起民怨,引起兴建水利不力,贻误百姓收成。”

微顿须臾,团子保成稚声续:“皇阿玛,皇玛嬷过,她虽喜欢看杂书,喜欢看洋饶书籍,但她不是一味纳入脑中,

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能用到的知识教给我们,这样对我们日后帮助皇阿玛做事大有好处。譬如,皇玛嬷曾,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儿把从叶夏那听来的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技术,几乎一口气,详尽地给康熙转述一遍,方接着:“国富民强,离不开科学技术,就因为这点,

七他要做研究,要提高咱们大清的科学技术,要跟着我和大哥二哥,还有姐姐弟弟妹妹们帮皇阿玛把咱们大清建设得越来越富强,让别的国家一听到我们大清的名字就心生敬畏,不敢随意冒犯我们大清。”

“皇阿玛,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看得是百姓的生活水准,看百姓是贫穷、温饱还是富裕,且还看人口是减少还是增加。”

听到这,康熙帝神色凝重:“这些都是你皇玛嬷的?”

团子保成点点脑袋,不等康熙做声,又:“皇玛嬷还,一个国家要运作,农业必为基础。农民种地,产生收成,这样国家才能以此收税,由此可见,农民如果收成越多,税收无疑也就越多。

而农民在交完赋税,留下自家食用的口粮后仍有富余,他们便会用这部分粮食去交换一些日常所需品,这样就形成了商贸。古往今来,越是繁华的地方,不用多想,商人自然越多,这商人一多,银钱交易便频繁起来……“

团子保成得滔滔不绝,听得康熙帝原本凝重的表情一愣一愣的,但他没有打断团子,由着家伙往下:“为公平公正,无疑需要律法来维持秩序,

通过律法来判断对错,约束人们道德规范,而律法的权威来自军队、武器……皇阿玛,军队掌握在您手中,您定制律法,维护律法,咱们大清在您这般治理下,百姓的生活势必过得安安稳稳。”

待团子保成音落后,康熙帝挑眉:“你确定你的这些都是你皇玛嬷的?”

团子保成怔了下,接着精致的脸儿上染上一抹绯红,不好意思地回应:“其中有部分是儿臣自个理解的。”

静默片刻,康熙帝低沉的嗓音再度扬起:“继续。”

“啊?”

团子保成一脸懵逼。

康熙帝提醒:“有没完的,接着补充,皇阿玛这会子不忙,想听你把没的完。”

团子保成眨巴着蚊香眼,想了好一会,稚嫩的声音方重新溢出唇齿:“历朝历代都有好多阶层,这些阶层相互间接触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碰撞和矛盾,

这如果只靠国家的掌舵人肯定忙不过来,于是就产生了士这个阶层,也就是各级官员帮助掌舵人。拿咱们大清来,也就是皇阿玛管理整个国家,

朝廷官员作为皇阿玛的眼睛和耳朵监管地方事务,可是这些眼睛耳朵里面,有些不愿照着皇阿玛的旨意去做的,他们会损人利己,以权谋私,甚至排除异己,蒙骗皇阿玛,

如此一来,皇阿玛很难准确掌握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而要分辨这些耳朵和眼睛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就得有足够多的银钱来运转。

那这银钱要从哪来呢?无疑是各项税收,但税收也不是随便收的,需知道百姓的收成,知道收多少税百姓不会入不敷出,同时不影响国家正常运作,这就得数字来打交道了。”

“还有呢?”

康熙帝见团子停下来半晌不语,禁不住温声追问。

团子保成挠了挠头:“还有?”

思索片刻,家伙眼睛一亮:“对了,前面儿臣有提到数字和赈灾、兴修水利等朝廷举措有关,那现在儿臣要不再给皇阿玛喜?”

其实他不想重复来着,皇阿玛今个咋就问个没完呢?明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郁闷,好巧不巧被康熙捕捉到眼底,心下好笑,他:“好,之前皇阿玛没太听清楚,就麻烦保成给皇阿玛再仔细。”

团子保成清清嗓子,像个大人似的双手背后,把组织好的语言,徐徐道出一遍,最后,他总结:

“皇阿玛,学好数学,单单针对户部而言,就有着大好处,譬如该不该削减军资,要不要增加农民赋税,审查官员是否贪污受贿等等,用处真得很大呢。”

康熙帝满意地颔首:“用处确实很大,皇阿玛受教了,谢谢保成告诉皇阿玛这么多。”

团子保成摆手,一脸害羞:“是皇玛嬷从书上看来的,再给保成听的,皇阿玛要谢就谢皇玛嬷吧,儿臣觉得皇玛嬷的都很有道理。”

“走,去你皇玛嬷宫里坐坐。”

康熙帝着,起身,朝团子保成伸出手,欲牵着儿子前往宁寿宫。“皇阿玛,我得带上那沓卷子。”

闻言,康熙帝把书案上那沓纸拿起:“给你皇玛嬷看?”

团子保成“嗯”了声,回应:“题是皇玛嬷出的,每次做完后,我们都得在指定的时间内,自个或者宫人送到宁寿宫给皇玛嬷批阅,好看看我们有没有掌握题中蕴藏的知识点。”

牵起儿子的手,康熙帝眉眼间写满宠溺,语气却尤为郑重:“保成要牢记,有生之年,定要好好孝敬你皇玛嬷,知道吗?”

“儿臣会的。”

团子保成仰起头,迎上康熙帝的视线,很是认真地回应了句。

宁寿宫。

半个时辰前,德嫔抱着快四个月大的胤祚来到叶夏宫里,一方面是陪叶夏解闷儿,一方面是让俩儿子多培养培养感情,

哪怕至今,儿子胤禛依旧在名义上是贵妃佟佳氏的儿子,以德额娘称呼她这个生母,但她看得出,也感觉得到,她的胤禛和她这个生母并不生分,

在胤祚没生下来前,只要她到宁寿宫,儿子都会软糯糯地唤她德额娘,向她有模有样地行礼,喜欢她做的衣服和给的玩意儿,

反倒是佟佳氏那,她儿子除过按规矩被乳母抱到承乾宫请安,偶尔在御花园遇到,丝毫看不出有多黏糊对方。

年初,她平安生下胤祚,胤禛是兄长,隔三岔五就着乳母抱他到永和宫看望她和胤祚,耐心地陪着胤祚玩儿,这些她都看在眼里,欢喜在心。佟佳·玉晴,抢了她乌雅·蕙兰的儿子又能怎样?

儿子是她的就是她的,现在没认她这个生母,她相信迟早会认,何况她儿子养在宁寿宫,由太后亲自教养,一点都不用担心佟佳氏这个养母教坏她的胤禛,和她这个生母生母,甚至不待见她这个生母。

“胤祚看样子是累了,抱回宫让孩子好好睡会,哀家得去看看那几个皮猴儿,免得一不留神,这宁寿宫被他们给拆咯!”

康熙帝年初对上朝时间和阿哥们进尚书房的读书时间,以及阿哥们每日的课程安排忽然做出调整,闻知这个消息,叶夏感到挺讶异,

不文武百官上朝的时间如何被更改,单就阿哥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