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推荐阅读:

“王圣美研究文字学,推演文字的义类而提出了右文说。古代的字书,都是从文字的左偏旁归类的。大凡一个字的构成,表示类别的部分在左边,表示意义的部分在右边。如表示树木这一类别的字,其左边都从木。所谓右文,如戋字,意义为小,所以水之小者写作浅,金之小者写作钱,歹之小者写作残,贝之小者写作贱。诸如此类,都以右边的戋为字的意义。王圣美嘲讽达官篇的原文为,王圣美为县令时,尚未知名,谒一达官,值其方与客谈《孟子》,殊不顾圣美。圣美窃哂其所论。久之,忽顾圣美曰:尝读《孟子》否?圣美对曰:生平爱之,但都不晓其义。主人问:不晓何义?圣美曰:从头不晓。主人曰:如何从头不晓?试言之。圣美曰:孟子见梁惠王,已不晓此语。达官深讶之,曰:此有何奥义?圣美曰:既云孟子不见诸侯,因何见梁惠王?其人愕然无对。谒,是指拜见的意思。值,为遇到,碰上的意思。殊,是指很,极的意思。哂(shěn),为笑,微笑的意思。讶,是指诧异的意思。奥,为深奥,不容易理解的意思。孟子不见诸侯,这实际上是王圣美故意曲解《孟子·滕文公下》里的有关内容来讥诮那位大官的话。愕然,是指吃惊的样子。全篇文章翻译过来,是说,王圣美做县令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名气,去拜见一位大官,碰到大官正在跟客人谈论《孟子》,一点也不顾及来访的王圣美。王圣美暗笑他们所谈论的内容。过了很长时间,那位大官突然回头对王圣美说:曾经读过《孟子》吗?王圣美回答说:平生就喜欢《孟子》,只是一点儿都不懂它的意思。作为主人的大官问道:不懂什么意思呀?王圣美说:从开头起就不懂。大官说:怎么个从开头起就不懂呢?试着说说看。王圣美说:孟子见梁惠王,这第一句就已经不懂了。大官对他的说法感到很吃惊,说:这一句有什么深奥难懂的呢?王圣美说:既然说孟子不见诸侯,为什么去见梁惠王呢?那位大官大为诧异以至无言以对。宋初古文篇的原文为,往岁士人多尚对偶为文,穆修、张景辈始为平文,当时谓之古文。穆、张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修曰: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曰:有犬死奔马之下。时文体新变,二人之语皆拙涩,当时已谓之工,传之至今。穆修,字伯长,汶阳,就是今天的山东汶上人。曾任文学参军。提倡散文,对后来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欧阳修等都有影响。张景,字晦之,公安,今属湖北人。为宋初古文运动先驱者柳开门人,历文学参军。往年士人大都崇尚对偶的骈体文,穆修、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