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推荐阅读:

“如果能吃到今的东坡肉,还能多加两碗饭吧!东坡肉美味,酱肉也毫不逊色。自古文人墨客,皆不乏饕餮之辈,名馔多多,也有不少是以古饶名字命名,比如太白鸭、宫保鸡丁、万三蹄膀、麻婆豆腐,包括流行最广的左宗棠鸡等等,让后世的吃客,一边享用着美食,一边又品味着美食中的文化气息,和美食背后的历史典故,俨然是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受用。当然,古往今来最具盛名的,当属东坡肉。虽然最初的楼外楼,是一爿很不起眼的湖畔店,但由于店主人善于经营,又烹制得一手以湖鲜为主的好菜,特别是他很重视与文人交往,使得在杭及来杭的文人雅士把来楼外楼酌作为游湖时的首选。因此,生意日益兴隆,名声逐渐远播。这一点,从楼外楼的名菜便可见一斑,虽然古时风味不知如何,如今的拿手名菜就包括东坡肉、西湖醋鱼、宋嫂鱼羹、西湖莼菜汤等等,诗情画意入美食,唇齿留香情难忘。即便名菜多多,但楼外楼对苏东坡的敬仰与怀念,仍然居于重要位置,话在近年西湖环境改造的过程中,楼外楼也进行了重新的装修,并请东阳木雕大师陆光正为他们设计创作了一帧大型壁雕:《东坡浚湖图》。这帧壁雕有50平方米画面,85个人物,5个连成一气的五个场景,真实生动地记录和反映了九百多年前苏东坡率众浚西湖筑苏堤架六桥的全过程。这是东阳木雕中少见的精品巨作,气势恢宏,精美绝伦,令每一个到楼外楼的宾客,都会眼睛一亮,在大饱口福之前,先饱一番眼福,苏东坡,与杭州,与西湖,与楼外楼的不解之缘,穿越了历史的洪流,跨过了时光的鸿沟。每个地方都有一间代表自己文化形象的餐馆,比如京城的全聚德,比如南京的金陵饭店,比如西安的老孙家,而在杭州,必须是楼外楼。160多年的风风雨雨,让数代经营者始终坚持,才守住了百年如一日的永恒之味。。。当然,楼外楼的故事,也是充满了传奇。。。至今,有一人始终为众人所推崇。他名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大词人、大文豪。作为词人,其作品恢宏大气,开豪放词派之宗;作为美食家,于黄州创东坡肉,至今仍是浙系名肴;到任必做事,在各地均颇有政声。。。。。。头衔之多,成就之大,一时难以列举。敢写苏轼的人,往往都是四五十岁,年轻的人也要三十五岁左右吧。余自感年纪尚浅,但初生牛犊,不畏世人言。作短文一篇,书东坡先生黄州诸事,亦书个人感慨。那时的乌台诗案,让过去快乐的苏轼第一次尝到了痛苦的滋味。他害怕自己的罪责会牵连家人,以至于在流放的路上几次想要自杀,都因看守太严没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