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经典言情 > 九零年代之鉴宝女王 > 第198章 磁州窑和铜墨盒

绝世孤品?

唐莘听到这个词,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张沉碧热情的请她走进自己的书房,殷勤的对她介绍自己熟悉的藏品。

言辞之中,唐莘不难发现,这位港督夫人偏爱女性首饰,尤其是中国古代宫廷的珠宝,各种材质的珠钗、步摇,竟然摆满了一整个展示柜。其中,也不乏玉器摆件,以及玉佩、玉牌、玉簪、青玉珠花这类可以佩戴在人身上的小件古玩,从成色上看,都是上了年头的,不像赝品。

这些古玩的具体来历和价值,唐莘并不想探究,她担心自己如果知道的太多,会隐忍不住自己心底的悲凉和难过。

这些本该保存在国内的古玩和文物,为什么大批量的出现在外国人手里?

仔细想来,难免意难平。

张沉碧没有注意到她逐渐紧绷的嘴角,仍然在滔滔不绝的介绍,洋洋洒洒的描述自己得到这些东西时曾经都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趣事。

其中有很多,都是香港富豪私下里送给她的。为了讨好她和港督,许多有求于他们的商人甚至不惜耗费重金去收罗奇珍,就为了能让她在某些事上网开一面,为他们大行方便之门。

唐莘暗暗皱眉,心道这不是贿赂吗?

但贿赂一事在香港着实常见,她就算再怎么愤慨,此时也无法做出义正言辞的指责。毕竟国情不同,目前为止,香港还属于英属殖民地。

张沉碧说了半天,嘴巴都说干了,倒了两杯香槟,将其中一杯香槟递给她,“润润嗓子吧,我和志趣相投的人只要一谈起这些可爱的古玩,就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

唐莘慢慢抿下一口香槟,心头藏着一股怒火。

她转过身,看向书房里最大的一座立柜。这座立柜是欧式风格的,镶嵌着玻璃,里面陈列的是瓷器。

张沉碧留意到她的视线,笑问:“你也喜欢瓷器?啊,也对,中国人就没有不喜爱瓷器的。给你看看我最得意的一件瓷瓶,它的颜色虽然并不绚丽,但却有种朴拙优雅的气息,我非常喜欢……”

她边说,边打开了立柜的双开门。

唐莘几乎是一眼,就瞧见了摆放在正中央的那只梅瓶。

这只梅瓶梯形口、溜肩、长腹,圈足,器身在梅瓶里中规中矩,但却具有自己独有的特色,以弦纹分五层,口沿处点划草叶纹,肩、腹及腰身处满绘唐草纹。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的画师故意忽略了唐草的枝干,在下笔时使用夸张的手法突显了花叶的柔软舒展。

在颜色上,这只梅瓶白地黑花,强烈体现出了民窑粗犷雄健的风貌,展现出磁州窑在宋、金、元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唐莘忍不住出声问道:“这莫非……是磁州窑梅瓶?”

张沉碧兴奋的击掌,“你果然识货!这可不就是磁州窑里的精品梅瓶么,你看这颜色,这花纹,这器形,完全符合磁州窑的特色!”

唐莘沉默的点了点头。

此种磁州窑,应当是在成型的坯体上,先施加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再让工匠用细黑料绘画纹样,最后涂上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方才能入窑烧制,最后呈现出对比强烈的黑白两色,使得这只梅瓶看起来格外的朴拙洗练。

等等,磁州窑……而且是白釉黑彩,梅瓶……

唐莘的眼眸咻一下睁大,心跳突突加重。

“沉碧夫人,这只梅瓶有名字吗?”

张沉碧笑答:“当然是有的,我买下时,瓶子上就用标签帖有名称,北宋磁州窑白釉黑彩唐草纹梅瓶,就是它了!”

唐莘顿时全身打了个寒颤。

这不正是在爷爷藏品名录上出现过的梅瓶吗?难道说……

她逃避的垂下头,不敢继续注视这只梅瓶。万一它真的就是爷爷藏品名录上的那一只,那她该怎么办?

张沉碧:“哎,你要不要上手看看?”

唐莘深吸了一口气,摆手拒绝:“不用了。”

她现在心神不稳,本能的想要逃避,主动转移开视线。

但张沉碧接下来介绍的东西,让她避无可避,心脏紧紧的揪了起来。因为这件东西,居然又是爷爷藏品名录里记载过的一件古玩,虽然只是小件,年代也比较近,但确确实实是她脑海里有过印象的一件东西,无法让她继续欺骗自己。

就见张沉碧从另一个橱柜里拿出了一件铜墨盒,放在掌心里把玩。

“你对铜墨盒熟吗?文房四宝真是你们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我虽然不会书法,但很欣赏文房四宝,因为它们不管是放在一起还是单独来看,都太精美,太有韵味了!而铜墨盒是文房用品里比较有意思的一样东西,据说盛行于清中晚期?”

唐莘不知道她是不是又在故意试探自己,想了想说:“铜墨盒的确盛行于清中晚期,清末震钧在《天咫偶闻》一文中写道:墨盒盛行,端砚日贱。宋代旧玩,不逾十金,贾人亦绝不识。士夫案头,墨盒之外,石砚寥寥。当时铜墨盒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上至皇帝和王公贵族,下至文人雅士,都很喜欢铜墨盒,这也就导致那个时候出现了一大批擅长制造铜墨盒的名家。”

不说别人,唐进宸就非常喜爱收藏铜墨盒,自己练字时也经常使用。

也正因为这样,唐莘小时候就在他的书房里见到过不止一个铜墨盒。

一般来说,铜墨盒按照材质可分为紫铜、白铜、黄铜、纯银、黄铜镀银等,后来还发展出来将紫铜、黄铜、白铜集于一身的“三镶”工艺。为了美观并具有意趣,工匠们创造了圆形、扇形、方形、古琴形、书卷形等各种形状的铜墨盒,提高了铜墨盒的艺术价值。

张沉碧点点头,说:“听说铜墨盒会出现,是因为砚台不便于随身携带,所以有人发明了铜墨盒,使它成为替代砚台的重要用具。文人出门时,只要将墨汁倒在墨盒中的海绵上,用毛笔直接蘸龋绵上的墨汁,就能省去研墨的时间,既方便又快捷。”

唐莘对这部分的故事还算熟悉,因为唐进宸当年总把这些老黄历当趣闻讲给她听,如今回忆起来,竟然大部分都还记得,“就我知道的,民国时期的齐白石、陈师曾、姚茫父、金城等书画命人,时常在北京琉璃厂切磋书画,不但自己喜欢使用铜墨盒,还时常为书画店提供刻铜墨盒的画稿。例如,画家金城与刻铜名手张寿丞就一同合作,制作过铜墨盒,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金石韵味。”

张沉碧眼睛一亮,“你真够厉害的,只才看了几眼,就发现我手上这个是金城与张寿丞合作制作的铜墨盒!”

唐莘心中幽然一叹,“我也只是大胆猜测。”

张沉碧把这方铜墨盒递给她,“看你喜欢,把玩一下吧。”

这次唐莘没有拒绝,仔仔细细将这方铜墨盒看了个遍,并且启动异能,确定了它的年代。

“敢问沉碧姐,这方铜墨盒是怎么得来的呢?”

收藏家一般都很喜欢炫耀自己得意的藏品,被人请教是最开心的事,张沉碧也不例外。

她笑眯眯的回答:“这个啊,是港督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算年头,大概已经有二十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