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史上第一绝境 > 第430章 布思衙门的日常

不到三天,官道两旁的空地上一间间木制房屋拔地而起。

虽然简陋,但却有了家的样子。

在赵老栓的安排下,整个工程进展的十分顺利。

三天的时间,不短不长,却让赵小栓熟悉了每日里来的这些衙门到底是干什么的。

马车最多的衙门叫做建设衙门,每次只要他们一来,全村的人都喜笑开颜。

一车车的物料像是不要钱一样堆在路旁,各种赵小栓没见过的工具全都堆放在一旁的大仓库里。

按照建设衙门的规定,这些工具全都只是暂时租借给他们,等到日后是需要他们交付租金的。

租金也不贵,一年使用的费用只有一百贯。

一百贯对于之前这些百姓来说,算得上是天文数字。

可现在整个新的村子一千多人,抛出去老弱妇孺,能够参与修路的有六百多人。

一个的月的收入便是六百多贯,一年的收入有多少,虽然没人能说清,但却也不是小数字,交付工具的使用费还是够的。

建设衙门来的次数虽然频繁,但在村子里停下的时候很少,多是一车车的往下一个村子运东西。

每到这个时候,村里这帮孩子全都站在路边围观建设衙门的车队。

除了建设衙门,见的最多的就是那天绑人的捕司衙门。

捕司衙门的人各个挎着腰刀,甚至还有人别着弓弩,每次从官道上呼啸而过,必然引得赵小栓为首的男孩子们一阵羡慕。

住房衙门的人只来了一趟,自打那日丈量完土地之后再也没有露过面。

凉州城内各种各样的衙门走马观花一样,看的百姓们目不暇接。

在众多衙门之中,最受人欢迎的有两个。

一个是大多由女子组成的卫生衙门,虽然他们来的时候全都戴着叫做口罩的东西,看不清面目。

但并不怎么宽松的制服衬托着玲珑有致的身材,让周围还有没娶亲的酗子们频频侧目。

只不过有路边上绑着人的木桩在,他们也只敢干活的时候偷偷瞄上两眼,却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这第二个最受欢迎的衙门则是那日来的布思衙门。

布思衙门也是凉州城内众多衙门里唯一一个驻扎在村里的。

赵小栓听说,这条官道上的所有村子都有布思衙门的人。

而驻扎在自己的村子里的布思衙门的差役,一个叫管恒,一个叫马新,一旁一瘦,一个喜欢说话一个不喜欢言语。

胖的叫马新,每天晚上吃完晚饭,马新就会在一旁的空地上架起篝火,然后给百姓们说书。

每当这个时候,村里所有的孩子全都把马新围住,听他讲三国,讲水浒。

马新的主要工作就是说书,晚上是属于他的时间。

原本布思衙门的规定一天最多只能说两个时辰,可架不住百姓们实在热情,尤其是这帮孩子们与马新熟悉之后,知道他性格好,是个不会发火的脾气。

每每讲完两个时辰之后,他们全都央求马新接着讲。

马新也很喜欢这帮孝,经常一说就说到后半夜。

打来到这里,赵小栓每天晚上,临睡前最后的记忆便是马新那抑扬顿挫的声音。

时间不长,所有的百姓们面目一新,干活的时候也都由之前窃窃私语变成了讨论三国、水浒情节人物。

村里有年纪大的木工,更是趁着中午休息、晚上听书的时候用木头雕刻了一尊关羽的神像。

布思衙门另外一个差役管恒知道之后,直接就带着人给这木雕关二哥的神像搭建了一个小小的神庙。

管恒的工作是观察引导村民的思想,同时每天早上在开工之前宣读布思衙门最新的工作致使。

关二爷神庙建成之后,整个村民的思想面貌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赵老栓为主的领导班子更是提出了,要以关二爷为榜样,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

不到五天,赵老栓的村子里所有的村民心中全都对梁俊这位太子爷感恩戴德。

梁俊若是登基做皇帝,天下百姓才有好日子过的言论在官道之上的各个村子里越来越响亮。

逃跑的百姓越来越少,违反规定的人更是寥寥可数。

到了第六天,捕司衙门的差役们在官道上巡查一天,都没有发现一起事端。

整个凉嘉官道之上彻底的步入正轨。

就在修路工程启动的第二天,驻扎在村子里的所有布思衙门的差役接到通知,集体回到凉州城内开会。

村民全都习惯了下班之后有书听,今日里一空下来反倒是十分的不习惯。

这些日子以来,赵老栓也明白这布思衙门到底是干什么的了。

周围的也都清楚为什么所有的衙门只有布思衙门一家要派人在村子里驻扎。

这天吃完晚饭,所有的百姓照例来到篝火前。

虽然说书的赵先生今个不在,但大家伙也都养成了习惯。

赵老栓和手下的班子简单的商讨了一下,决定趁着赵新俩人不在村子里给大家开个会。

一千号人,围在大篝火前,虽然这个季节的凉州很冷,却架不住村民的热情高涨。

一个个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开心。

赵老栓站在篝火前,手里拉着管恒平时用的木制喇叭,看着面前黑压压一片高声道:“乡亲们都安静一下。”

他这一嗓子叫出来,场面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停下了说话,纷纷向着赵老栓看来。

“乡亲们,咱们来到这里也算有些日子了。”赵老栓神情有些激动,虽然这些天自己也是一直处在发号施令的位置。

但像这样面对所有的村民说话还是头一遭。

“今日里布思衙门的两位先生不在村中,我赵老栓有两句话想给大家说。”

“村长,你有什么话就说罢,咱们大家伙都听着呢。”

低下有和赵老栓关系好的人高声呼喊道。

“好,乡亲们,布思衙门的先生今日回凉州,临走之前两位先生说了些话,赵老栓在一旁听到了,觉得有必要和大家伙说一说,聊一聊。”

所有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不知道赵老栓这位村长从布思衙门的先生嘴里听到了什么。

“布思衙门的两位先生临走之前,说了些关于长安的事,乡亲们。先生们虽然没有明说,但赵老栓也不是傻子,也知道先生们在愁什么,今日回凉州是为了什么。”

“村长,听说明日里从长安来的商队就要来了,要从咱们门前过,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赵老栓点了点头,神色十分严肃,道:“没错,先生们回凉州就是因为此时。乡亲们,我赵老栓问你们。咱们现在过的日子怎么样!”

一提这个话题,原本安静的场面马上就乱了起来,不少人神情激动,高声表达着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赵老栓看着大家伙激动的表情,眼睛有些湿润,在来到雍州之前,赵老栓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还能过上现在这种日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颤颤悠悠的站了起来,向着赵老栓招了招手。

赵老栓赶紧上千,一把将老头搀住,老头缓缓的走出人群,拄着拐杖看着众人。

场面安静下来,村民们全都认得这老头。

因为雕刻了关二爷的神像,而被布思衙门公开表彰,同时奖励了五百贯钱的木匠就是他。

五百贯钱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