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帝国猛将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常备军和预备役

第二百三十九章 常备军和预备役

推荐阅读:

各镇、各旅的直属部队,以及各级将领们的亲卫队,镇南军新的一个卫,总兵力将会达到十九万人左右。

根据驻守地区的不同,镇南军每个卫的兵种配备也稍微有一点儿不同,有的卫会多配备一些骑兵,有的卫则会多配备一些步兵。

七个镇守府四十二个卫的主帅,全部都是李斌从太极八卦图中召唤出来的。

桂州镇守府六个卫的主帅,分别是樊哙、龙且、周勃、陈武、夏侯惇、夏侯渊。

襄州镇守府六个卫的主帅,分别是吕布、典韦、颜良、凌统、徐盛、董袭。

眉州镇守府六个卫的主帅,分别是秦琼、程普、文丑、赵奢、潘璋、丁奉。

碧州镇守府六个卫的主帅,分别是尉迟恭、黄盖、许褚、乌获、关胜、林冲。

郑州镇守府六个卫的主帅,分别是杨再兴、灌婴、庞德、华雄、魏延、文聘。

嵘州镇守府六个卫的主帅,分别是宇文成都、鱼俱罗、史万岁、孟贲、高顺、武松。

磁州镇守府六个卫的主帅,分别是高宠、贺若弼、韩擒虎、于禁、乐进、史文恭。

五个都护府四十个卫的主帅,同样也都是李斌从太极八卦图中召唤出来的。

东蛮都护府八个卫的主帅,分别是陆逊、马超、张辽、张宪、王贵、姚震、徐庆、栾廷玉。

南蛮都护府八个卫的主帅,分别是周瑜、赵云、张合、石宝、邓元觉、王寅、方杰、卞祥。

西蛮都护府八个卫的主帅,分别是薛礼、周泰、甘宁、秦明、呼延灼、董平、花荣、杜壆。

东藩都护府八个卫的主帅,分别是黄忠、太史慈、袁朗、孙安、酆泰、司行方、厉天闰、山士奇。

西藩都护府八个卫的主帅,分别是先轸、韩当、徐晃、吴起、徐宁、杨志、索超、史进。

在常备军的八十二个卫之外,李斌还在七个镇守府和五个都护府,各组建了四十个预备役军团。

每个预备役军团按编制,将会下辖四个卫到六个卫,不过只有战时,预备役军团才会征召乡兵进行扩充,平时只会保持两、三万人的规模。

而这两、三万人都是各级军官,他们会负责整个预备役军团的训练。

四十个预备役军团的主帅,都是非太极八卦图的将领,镇南军里面原屠家军的将领,经过这次改编,基本上都调到了预备役军团,担任主帅之职。

虽然之前与大魏帝国的战争当中,原屠家军的将领也有齐博、孔韬、孟虎这样战死沙场的,但出了高涟、黄澄这两个忘恩负义的叛徒,让李斌始终无法对镇南军中剩余的原屠家军将领释怀。

所以才借着这次改编,把这些原屠家军的将领,都调到了预备役军团。

另外在镇南军的常备军当中,还有直属于镇南大都督府的二十七支独立骑兵卫。

这二十七支独立骑兵卫都下设三个镇,每个镇下设两个旅的重骑兵和三个旅的镇南狼骑,每支独立骑兵卫大约拥有十一万名骑兵。

虽然这二十七支独立骑兵卫,也分别驻扎在七个镇守府和五个都护府的境内,但是这二十七支独立骑兵卫只会听从镇南大都督府的调遣,不归镇守府或者都护府管辖。

二十七支独立骑兵卫的二十七名主帅当中,有二十一人都是李斌从太极八卦图中召唤出来的。

包括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裴元庆、雄阔海、王彦章、杨大眼、夏鲁奇、高敖曹、萧摩诃、斛律光、张定边、常遇春、伍云召、伍天锡、卢俊义、陆文龙、魏犨、南宫万和任鄙。

这二十一名独立骑兵卫的主帅,还都是大宗师级别的猛将。

还有五名独立骑兵卫的主帅,则来自天星阁,分别是朱彧、鞠靖、梁文道、魏龙和魏虎,他们五人也同样是大宗师级别的猛将。

最后一名独立骑兵卫的主帅是李猛,李猛是二十七名独立骑兵卫主帅当中,唯一的宗师武者。

八十二个卫加上二十七个独立骑兵卫,使得镇南军常备军的兵力,高达一千八百五十多万。

如今镇南大都督府下辖的七个镇守府和五个都护府,已经拥有差不多四亿三千万的人口,供养一支一千八百五十多万的常备军,倒也不算困难。

另外镇南军的预备役,人数更加庞大,足有四千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