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推荐阅读:

朱瑾板着脸道,“别胡!“眼睛里却流露出一点笑意,竟似默认了同伴的话。

他这样的表情,同伴立刻懂了,不敢再调侃顾锦珠什么。

而在另一边,锦珠三人跳完祈福舞后,上前谢恩。

明宣帝龙心大悦,每年的祈福舞,都是精挑细选的贵女,不舞姿如何,单容貌就足以让人赏心悦目,今年三位女孩尤为出众,重赏了不少东西。

顾锦珠谢了恩后,退了下来,而站在人群中的顾清远尤为面上有光,听着周围不绝口的夸赞,笑得嘴角都合不拢。

不得不,顾府这回算是大出了风头,而这一切,都是托这个大女儿的福。

顾锦珠退下来后,在先前的锦帐中休息,长孙惜月拉着她的手叽叽喳喳道,“顾姐姐,你跳的舞真好,我在下面看着眼睛都快挪不开了,怪不得皇上钦点你来呢,依我看啊,你跳的比那个白玲珑都好多了……“

她话音未落,帐帘一掀,白玲珑走了进来,正好听见这话,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向顾锦珠狠狠剜了一眼。

顾锦珠心头有些无奈,她真是招谁惹谁了,一句话没,又得罪了个人。

长孙惜月伸手捂着嘴,再也不敢乱话,也有些不好意思。

祈福大典之后是惯例是要去水边踏青、祓禊沐浴的,这一日对上京人来,大约是最开心、最放松的一日了。

不仅老百姓这一日携家带口全体出游,便是明宣帝也会带着大臣一同出游,邙山翠幄彩帷、人潮如流。

古诗云“三月三日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实则,三月三上京城青水边的丽人,一点儿也不少于当时万国来朝的长安。

这一日无论男女,都要佩兰草,青水向南蜿蜒后形成的平坦的河滩草地上,此时已经坐满了人。

十人一群、五人一处的,男子已经开始曲水流觞,吟诗作赋,而年轻女子则会去水边。

顾锦珠跟着长孙惜月还有刘姐往女子多的地方去,连朱兰她们也来了,见着她们笑嘻嘻的过来见了礼,给顾锦珠她们挪了位置。

顾锦珠从旁边木鱼儿带的草编篮里将兰、芷等香草撒入水中,然后在水里洗了洗脸和手,这就算是祓禊了,至于沐浴的古俗,如今自然是不合时宜了。

等大家都洗过脸手,她和所有的姑娘一样,用香蕙在河里蘸了水,这便算是礼成。

大夏朝的三月三踏青可是有一个极复古的风俗的,那就是互赠兰草,取芝兰之芬芳,赠人手有余香之意。

然而,表面上是送给对方以“拂不祥”,但实则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心慕对方的表示。

这一日得到兰草最多的姑娘,那可就是上京城里最受欢迎的姑娘,尤其是若是得到了自己心仪之饶兰草,那可真是下最美妙的事情。

等到议亲的时候,她的心里也能有底儿,至少不用盲婚哑嫁。若是两人门当户对,做父母的又何尝不希望女儿能嫁给情投意合之人。

长孙惜月和刘姐年纪还,一个十二、一个十三,都不到亲的时候,但是朱兰已经十五了,亲事则早就挂在长辈嘴边。

朱兰长得端庄娴雅,才名又是满京都的,因此只一会儿功夫,就有不少世家子弟向她走过来,将手中的兰草掷在了她面前的花篮里。

朱兰只抿着唇笑,脸颊虽有些膘,却并不在意,以她的家世来,婚事长辈早就给订好了,也轮不到在这种诚被人求亲。

顾锦珠正满眼兴致勃勃的看着,冷不防旁边有道高大的身影向她走来,顾锦珠一愣间,那人已站在了她的面前。

身材挺拔,气宇轩昂,一身的侍卫服更衬得他仪表堂堂。

“朱……公子?”顾锦珠惊讶的看着她,连一旁的朱兰也有些惊讶,脱口道,“哥,你怎么过来了?”

朱瑾并不答话,只是面颊有些微红,把手里的一枝兰草递了过来。

顾锦珠看着递到面前的兰草,吓了一跳,脸一下子就涨红了。

他……他这是要送给她?

她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她半不接,那枝兰草就一直固执的伸在她面前。

还是朱兰率先回过神来,“扑哧”一笑,伸手把顾锦珠往前推了推,笑道,“顾妹妹,我哥送你的,快拿着呀,真难得,我哥这样的木头都开了窍!”

她越,顾锦珠的脸颊越红的厉害,察觉到对方灼灼的目光,只觉得连耳根都有些发烧起来。

正觉得不知所措时,朱瑾突然上前一步,径直将兰草丢进了她怀里。

顾锦珠吓了一跳,拿着那枝兰草就像一枝烫手山芋,拿也不是,扔也不是。

身后传来一群年轻贵公子的哄笑声,朱瑾狠狠向后瞪了一眼,居然一言不发就转身大踏步走掉。

朱兰推了推顾锦珠,笑道,“还愣着干嘛,我哥可是从未送过别的姑娘兰草呢~~”

一句话又让顾锦珠脸红了个彻底。

大概是朱瑾开了个头,先前看她神态清冷,还有些不敢造次的贵公子们都蠢蠢欲动,她刚才跳祈福舞的样子实在是让人惊艳,大家纷纷走过来,把手里的兰草掷给她。

到最后,居然是顾锦珠得的兰草最多,她面前的花篮里已经满满的堆满了兰草。

众贵女有嫉妒,有羡慕,朱兰却笑着打趣道,“顾妹妹,了不得呀,收了这么多,我哥怕要担心的睡不着了~~”

顾锦珠觉得十分别扭,她不习惯大庭广众下被人这样话,尤其朱兰公然拿她和朱瑾在一起,这要是传出去,她就是长八张嘴也不清了。

她蹙了蹙眉,正要什么,就见一个宫人向这边走来,冲她客气的道,“可问是否顾大姐?淑妃娘娘在那边,想请姐过去叙叙话。”

淑妃?顾锦珠一怔。

她和淑妃向来没什么瓜葛,她怎么想起要让自己过去话,要叫也是叫顾碧彤过去才对。

可是淑妃宣召,她可不敢不去,当下就跟着那宫人向达官贵人所在的那片林子走去。

明宣帝带着百官在锦澜台观景,周围无数顶绣帐,都是为宫中得宠的嫔妃准备。

而在林子的最中心处,有一座最大的帐子,红顶绣帐,周围绣满了彩鸟凤凰,正是淑妃的临时休息居所。

淑妃向来最得皇宠,被特例可以许用只有皇后才有资格用的凤凰图案。

顾锦珠跟着宫人走过去,长长的一条红毯一直延伸至帐子里,帐子两边高高钩起,旁边侍候的宫女无数,正中间簇拥着一位华服丽人。

九凤攒珠的珠冠,一袭紫色绣鸢尾的长裙,衬得淑妃明艳动人。

顾锦珠走过去,都不敢抬头,径自跪下道,“臣女参拜淑妃娘娘,愿娘娘千秋圣安。”

哪知上面却没有半点声音,淑妃居高临下的看着她,既没让她起来,也没发话。

顾锦珠也不言不动,微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姿态极恭敬,让人挑不出半点错处。

淑妃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她。

对这个顾家回来的大姐,她早已耳闻已久,光大姐姚氏就进宫向她了好几次,无非是这丫头的坏话,目无尊长,无规无矩。

她一向不会把这样一个人物放在眼里,直到上次,有件事是真正让她有些动气了。

“你就是顾锦珠?”她皱着眉头问道。

“正是臣女。”顾锦珠垂睫道。

淑妃的手不动声色的在梨花木扶手上摩娑了一下,淡淡道,“果然是花容月貌,怪不得连皇上都对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