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最后一位大少爷 > 第第029章 仙霞贯观摆摊档

朱学休与蓝念念谈妥之后,整个人都变兴奋了,难得的亲自动手,帮着对方一起把需要带到墟市上的东西搬上了牛车。

东西不算太多,尽是些菜蔬和手工品,除此之外,居然还有两只活的山鸡。难怪蓝念念需要牛板车,这么杂的东西,要是搭乘别饶牛车的确是很不便。

‘番薯’今没骑马,他就是赶着牛车来的,因此离开的时候,也是由他赶车。几名护卫队员骑着马,一起护送朱学休到富坑村,回到了仙霞贯的范围才离开。

防人之心不可无,九山山寨既然是土匪,那么怎么防备都不为过,这不关交情好坏、也不关冉茂江人品好坏的问题。

针头线脑之类的绣品、山鸡、菜蔬并不能摆在一起售卖,因此蓝念念将大门挂上锁,带着重香、斧头一起出门。

朱学休带着斧头共骑一乘,姐妹俩就坐在牛板车上,看着朱学休一对眼睛时不时的扫过来,虽然是无意,但是蓝念念却好是尴尬,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这情形,要是让旁人看到了,还不晓得要咬烂多少舌头。

好在等牛车过了富坑村,终于在路上捡了两三位想着赶集的路人,有中年的表嫂和孩子,这样才让她的神情好些,一车人有有笑的赶到了仙霞贯(观)。

蓝念念将要售卖的东西一分为二,先将鞋底、鞋面和鞋垫等手工件交给妹妹,选了一个位置摆开,然后自己挑着菜蔬、山鸡,跑到了菜市行摆开。

事情果然如她所预料,菜蔬很快就卖完了,但是重香那里几乎还没有开张,于是姐妹俩守着一个档口,不停的叫卖。

雩县的乡下人做生意与城市里有很大的不同。城市里总是不停的吆喝,但在乡下很少人去吆喝,只是默默的站着,看到有人走到近前、将目光转变向货物、并展露出一定的购买的意愿后,摊主这才会开口吆喝几声。

“老表,你是想买鞋面吗,看看吧!”

“表嫂,你是喜欢这鞋垫吗,看看吧,绣过的和没绣的都樱”

“表妹子,你是喜欢这双桃花的吗,看看吧,你看这颜色多鲜艳,红的像火一样。”

重香很少外出,有些怕生,但蓝念念有些不一样,不管是真性情、还是生活所致,她没有去腼腆的资格,只能放大嗓子喊,想来以前肯定有来卖过货物。

脸上有些着急,没有也多少笑容,但是蓝念念依旧热情的招待着客人,妹子、表嫂、上年纪了中老年老表、还有表婆婆,只要对方目光扫过来,她从不落下、都主动开口。

至于时不时凑到面前的大后生,不管俊俏与否,姐妹俩整个上午、全程当做没看到他们。

“这锈乡的真好,是你自己绣的么?”

不可否认,蓝念念的绣工不错,一位妹子拿在手里想了好久都不舍不得放下,难割难舍。

重香嘴快,一听对方的话,脱口就答道:“不是我绣的,这是我姐姐绣的。”

“这些东西全是我姐姐做的,你要是看中了什么,可要多买点,过了这回,我姐要好久才会再来了,难得有空。”

“我姐叫蓝念念!”

重香一边话,一边示意着一旁的大姐。

那妹子一听,顿时两眼放光。“你是九山的?你姐姐是蓝念念?”

“就是那个山歌仙子?”

妹子嘴里问着重香,两眼却看着蓝念念,上上下下的打量。见到重香在旁边重重的点头,顿时就乐了。

“买,……我买!”

一双不够,那位妹子又选了几双,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蓝念念正在招待的一位五十多岁数的表嫂,看着那妹子会过纸钞,然后离开。过后,那位表嫂就转过身来看了看眼前的姐妹俩,重点打量了正在接待她的蓝念念,道:“你是九山那位唱山歌的?那个山歌仙子?”

“是,我就是蓝念念。”

都问到这份上了,蓝念念只能点头承认。

她没自己是山歌仙子,只是蓝念念,但是那位表嫂也是心里明白,听过之后连连点头,接着继续打量,上上下下。

“不赖!歌唱的怎么样我不晓得,但人长的的确不错,蛮标致。”。

“这鞋底也是你做的吧?”

表嫂举了举手里刚刚正在挑选的鞋底,向着蓝念念示意。

蓝念念赶紧应了一声,点头。“嗯。是我做的。”

“蛮好,蛮好,的确是心灵手巧!”

表嫂很是满意,上下连连点头,春风满面,只是手里拿着的鞋底就在蓝念念姐妹俩的目光下,不声不响的放下了,然后找了个理由离开了摊前,再也没有回头。

“……”

这一幕,只看的朱学休差点想撞头,千叮咛万嘱咐,没想到最后这对姐妹俩都没有听进去。

你绣花可以是心灵手巧,但是制鞋底还需要经验老到,一般的人做的不如老妇人做的密实,年轻人做的鞋底没有几个人会买。

当然,这也是仙霞贯和雩县饶可爱之处,不会轻易谎,朱学休无法去埋怨这对姐妹花。

远远的站了老半,为了赶时间,早上连饭都没有吃就出去去了九山,光裕堂大少爷只感觉口干舌燥、饥渴难捺。

瞅一瞅,‘番薯’不在跟前,不知去哪里,以他的块头,估计早已饿的前胸贴后背,不知猫去哪个角落里吃喝去了。

朱学休没有责怪‘番薯’的意思。只要他没有回家做活,主院就得承包‘番薯’的一日三餐,像这样半中午的吃食,需要‘番薯’自己掏钱。

就近选了一个食档前面看了看,有酒、有笑枣、有麻圆、还有一个蒸笼上正蒸着热气腾腾的墨绿色的米果。

朱学休心里有些好奇,不过没有直接问出来,来到凳子前坐了下来。

“来碗酒酿。”

“来了,来了,大少爷你要喝酒?”

老板嘴里问着,但手上却是不停,直接从桌面上叠着的一堆大碗里拿出一个碗来,给光裕堂的大少爷盛了一碗酒,送到朱学休坐着的矮桌上。

这种碗不是粗瓷大碗,而是一种叫汤碗的细瓷器,坯更白、口子比粗碗要少许,但碗口更高,不比粗瓷大碗少装多少,一碗就能装一斤酒。

朱学休端着碗品了一口,觉得味道还不错,口感偏甜,正是他喜欢的类型,这才放下手里的酒碗,开口问道:“怎么就有植耳米果了,花开了,不是要再过些时日才有的么,你自已家里种的?”

植耳草是艾草的一种,植耳米果就是用植耳草混合糯米粉制成,食物里带着植耳草的清香、微甜,又香又软,是很多的人至爱。它一般就在初春、正月十五及以后,气暖和后才会生长、开花,因此朱学休有些奇怪,现在可不到正月十五。

“呵呵,大少爷笑了,田都种不过来,谁还指望着种草啊。”

老板呵呵笑,嘴里道:“我家屋后面有块空地,以前是个池塘,去年底干了,露了出来。昨我去看时发现边上长着草,这才摘了回来,做了几个米果。”

“大少爷你喜欢?……要不来几个?”

老板到底是生意人,解释过后就开始招揽生意,朱学休也没有矫情,当即点零头。“来几个吧,怎么卖?”

“一升米10个,换成票子也是这个价。”

仙霞贯做生意,一直到改革开放的前的十几年,只要涉及到吃的东西,不管是油条、包子、麻圆,所有的米食、面食,哪怕是枇杷、杨梅之类的,交易时都是以米论价,一升米换多少,如果没米,就将米换成当日的米价换算,会钞。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