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最后一位大少爷 > 第第007章 我不是一个有钱人

“这么惨了吗?”

朱学休喃喃自语。

壮婶就站在他的身旁,浑身是汗水,听到他这般问,也没有多想,面色惨白,接口便道:“能不惨么?”

“连续两年,普通的人家里谁能顶得住?”

壮婶告诉朱学休,道:“如今家里有颗番薯吃的已经是好的了,就像是过年,许多人家里连番薯都拿不出来,一家人咽糠。”

“(米)糠那东西,要是蒸熟了,用点蛮(力)也能咽下去,但是孩子能吃么?”

“我的两个外孙才几岁?过了年才喊八岁,满打满算七岁还没有!”

到这里,壮婶两眼通红、泪水磅礴,似乎有大的委屈,她抬起手袖不停的擦着,本想用蓝裙,习惯了使用它,只是手里抓过去,才记起蓝裙里面还兜着番薯,只能改用袖套。

朱学休很不习惯这样的场面,看到壮婶哭泣,摇头晃脑的往外走。

“别哭了,赶紧的想办法……对了,你是准备晚上过去的吧?”话到一半,朱学休醒起壮婶晚出早归,就是将当的收获送到外孙手里,于是转过头来看着壮婶,转而道:“那就别去了。”

“我安排人把他们接过来,就是你想他们,经常想看到他们,让他们来住一段时间。……回去的时候,我们院子里是不是还有番薯?”朱学休问着壮婶,见到她点头,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于是接着道:“那么走的时候送他们一担,……别拒绝!”

朱学休摇着头,道:“我们虽是同族,又是同一条村子,但往前七八代都可能不是一家人,只是如今你在这院子里做事,进了一家门,那就是一家人,我阿公不曾亏待你,我也不想亏待你,你就好好享着你的福!”

“大少爷……”

“别叫,叫什么?”

朱学休知道壮婶为什么要拦着自己,想着劝他,但是朱学休不准备接受,更不想去听,他粗暴地打断了她的话,抢先道:“我堂堂光裕堂大少爷,如今光裕堂的话事人,难道想帮下自家人还不行么?我没拿公中的,我用的是我自己的,吃的是我自己的,难道我少吃两个番薯,接济一下亲戚也不行?”

“这是哪家的道理?”

朱学休鼓着两个眼,眼看着壮婶,嘴里越问越是大声,怒不可歇,发现她像鹌鹑一样站在灶房的门后面,手里不停的抹泪,朱学休不由得有些心软,于是柔声地对着壮婶道:“放心吧,没人会我的,文姚公不会,别的人也不会。”

朱学休摇着头,不停的摇头。

“就算会,我也当他是放屁!”

冲着地面恨恨的吐过一痰口水,朱学休转身就走,嘴里恨得咬牙切齿。

朱学休这个样子,把壮婶吓的心里惶惶。

她虽然号称不讲理,但也要看对方是谁,别看朱学休一直绕着她走,但是壮婶的心里还是有些惧怕他,光裕堂大少爷的名头不,虽然双方沾亲带故、又在一个院子里帮衬了那么久,但壮婶骨子里还是有些害怕朱学休。

或许这就是提狠人怕狠磨,像壮婶这样的“狠人”就必须朱学休这样的“狠人”才能压制,当然也有可以是生男女有差别,随着朱学休年纪日长,威严渐盛,壮婶的胆子越来越,就如她当初惧怕邦兴公一样。

“学休篆…”

壮婶叫着,以前一直叫大少爷,今突然叫了学休祝

她激动的看着朱学休,追了出去,追到朱学休的身前,开口问道:“学休仔,族里会赈灾吗,文姚公可有过?”

壮婶两眼亮晶晶的看着朱学休,一眼不眨。

每每仙霞贯受灾,乡里总有大宅巨户出面赈灾,这才有了仙霞贯不倒的声名,如今又是受灾,许多人都在坚持,想着会不会有人出面救济百姓,壮婶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仙霞贯人,自然了解这些,也有着期待。

只是时非当晶,她不敢肯定光裕堂今年会不会赈灾,所以有些紧张,双手捉着裙角,紧张兮兮的看着朱学休,朱学休听见,转过向头看着她,面色有些严峻。

“会,我们肯定会赈灾,只是到底什么时候,文姚公还没有和我过,没有透过底。”

朱学休点着头,道:“不过想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一家根本救济不过来,我们没那么多的谷米。”

朱学休的很肯定,只是对于具体的赈灾日期却是不敢肯定,看着壮婶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他试着猜测道:“可能是三四月,也可能更迟。”

“你要有心理准备!”

朱学休告诉壮婶,他晓得壮婶为什么会这样问,想的就是通过赈灾,女儿家里又能坚持一段时间。只是朱学休手里的粮食有限,根本无法大范围的赈灾,而且就是真的有很多粮食,光裕堂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

这种事必须由族长和族老们决定,朱学休虽然身为话事人,但身份地位不够,年纪太轻,反而不好置啄,只能保持沉默。

到这些,朱学休身上长期做为决策者、上位者的气息就透了出来,面色严峻、眼神凌厉,两眼炯炯有神,目光扫在壮婶身上,壮婶登时禁不住的感到有些寒意,情不自禁有些畏缩。

“嗯,我晓得了,谢谢大少爷。”

又变成了大少爷,壮婶感觉到害怕了,不过心里总过有磷,不住的点头。“我这就让人驾车去把他们兄弟俩接过来住几。”

兄弟俩自然是指壮婶她的两个外孙,壮婶嘴里那像极了一对双胞胎的兄弟。

看到壮婶不断的点头,朱学休也是点头,静静的拿眼看着她。

暗淡的晨光里、烛火昏黄的照耀下,他总感觉眼前的壮婶似乎有些不对劲,以前她是真壮实,而现在看着,怎么都觉得是有些虚胖,脸上、手上的光泽似乎是浮肿带来的反光,而不是原本的肤色,或者发汗后的发光。

壮婶看着有些劳累,有些憔悴。

朱学休眯着眼睛,打量了壮婶许久,但是始终不得要领,想想这些时日壮婶白要在院子里忙着,晚上还要赶二十几里路的来回,把食物送到外孙手里……

朱学休摇了摇头,离开了煮猪食的灶房。

回到院子里,色还没有完全放亮,朱学休没有想着睡个回笼觉,而是直接走进了书房,呆呆地坐在椅子里,半没有动静。

沉寂了好几个钟头,管清心才出现在书房里,出现在朱学休面前,脸上带着淡淡的笑,道:“我还以为你去哪了呢,没上就起来了,半不见回去……”

管清心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个不停,手里拿着一件袄子,想着把朱学休身上的睡服换下来,了许久才发现丈夫似乎有心不对劲,面色比以往阴沉、凝重,鼓着眼,不话。

看到这些,她不由得有些惊讶,出声问道:“怎么了,这是谁惹你了?不高兴?”

管清心看着丈夫,一脸的担心。

朱学休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管清心深知这一点,嘴里虽然这样问着,但是心里却是晓得朱学休多半是因为在院子里呆的时间长久,长时间没有出门而郁郁不欢。

“没樱”

朱学休无声的摇着头,把身上的睡服脱了,然后换上袄子,一边更换衣服,一边嘴里浅浅的道:“我只是心情不好,过一会儿就好了。”

朱学休经常这样,管清心也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只要朱学休过这句话,朱学休的心情总是不好,但却不一定如他嘴里所的过一会儿就能够变好。

只是管清心却不知如何去安慰丈夫,有的时候,朱学休将心思埋得很深,虽然晓得他为什么不高兴,但却始终挠不中那个点,没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