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一九八一年 > 第646章 红酥手

第646章 红酥手

推荐阅读:

游的诗词只要有点名气的我全部记得,他和唐婉的《钗头凤》太出名了,我现在都能背得出。

陆游的上阕是‘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唐婉的上阕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黄道舟居然真的能背且一字不差,黄瀚笑了,道:“爸爸,别背呀,尝试着唱出来。”

“呵呵,我知道诗词就是就是当时的歌词,都是用唱的方法演绎的,只不过词流传至今,曲子失传了!”

“不是曲子没了,而是曲子必须与时俱进,过了时人家不唱了,因为一个调调听腻了、听烦了故而没人听所以没人唱。”

“胡扯淡,我怎么没听说过这种言论。”

“你肯定没听说过,因为这是我的推测!”

“去去去,你还真把你当个人物了。”

“我难道不是吗?”

“别扯这些没用的,这词我没法唱,根本找不着调,没法开口。”

“要不我给你起个头,然后你今天好好琢磨、琢磨。”

“行啊!你起了头我肯定能够找得到感觉。”

于是乎,黄瀚开口了,他用的调子当然是借鉴了《知否、知否》曲子和演绎风格,仅仅是唱了两句黄道舟眼睛就亮了。

他道:“这么唱真的好听极了。”

黄瀚故意拉黄道舟成为曲作者,道:“灵感来了偶得佳乐,剩下的看你的了。”

“哈哈,被你这么一带我还真的有感觉了。”

下午“全力企业”总经理办公室门外,周小燕、王向春、丁俊等等十几个高管面面相觑,他们在门口听了有半个小时。

因为总经理今天太奇怪了,一直在唱歌,唱的歌好像没人曾经听到过。

“周主任,咱们黄总是不是在搞创作啊?”

“我觉得像,应该是在创作新歌!”

“黄总太厉害了,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呀!”

“你佩服算个屁,我们黄总连市里、省里的领导都万分佩服呢!”

“王经理,要不你进去问问。”

“我不,万一打扰了黄总影响了他的创作,我担不起责任!”

“你个胆小鬼!”

“你胆大,你来。”

“我不,我就这么听着。这首歌真的好听极了。”

“我也觉得太好听了,咱们黄总太有才了!”

“是啊!保不准黄总又在为上春晚创作新歌呢。”

“十有八九!”

眼看着就是七月一号,三水县召开继续深化改革“抓大放小”的会议。

会上宋解放总结了食品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下岗分流的成功经验,表扬了贡献突出的李建国等等领导干部。

他明确指出改革必须加大力度,我们县是省里给予肯定“敢为天下先”的先进典型,不等不靠是我们的风格,必须率先主动打破铁饭碗。

宋解放底气很足,因为他去首都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批文时见到了几个长辈,谈了谈“抓大放小”。

并且如实汇报了三水县食品公司和饮食服务公司的改制成果。

几个大领导特别希望听到来自最基层的消息,不仅仅听得认真还都记录了重点。

最后领导们都给了宋解放准话,年轻人要有干劲、闯劲,莫要有思想负担。

只要不存在贪污腐败,不发生恶劣的群体事件,完全可以大胆探索,出了问题有他们兜着。

如果“抓大放小”的改革成功了,率先干成的三水县将要再次成为典型,成为全国县、市学习的榜样,三水县的领导干部肯定能够被提拔。

黄瀚知道“抓大放小”是必由之路,早就要求秦昆仑、钱国栋、陈义华、宋解放等等县领导莫要犹豫,放开手脚干。

得到了上面的肯定后,秦昆仑、宋解放等等的胆儿更加大了。

蔬菜公司积重难返工资都快发不出必须改革,没有好办法,只能选择下岗分流。

豆制品公司也不行了,仅仅是比蔬菜公司强一点点,如今工资已经发不全。

这两家单位不可能生存,因为改革开放后,农民做豆腐卖,种出的蔬菜瓜果自己卖!

犯得着麻烦那些捧国家饭碗的营业员?

蔬菜跟猪肉不同,生猪检疫、统购统销的制度还在,食品公司还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跟个体户竞争。

蔬菜此时根本没有准入门槛,蔬菜公司当然形同虚设。

集体做豆腐可想而知,哪有可能跟起早贪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儿的个体户竞争?

这两家单位婆婆妈妈一大堆,面临下岗分流的四零五零人员高达二百多。

大领导都忌讳发生群体事件,三水县当然要慎重对待,必须妥善解决大部分职工的下岗分流重新就业。

秦昆仑和宋解放要求与会的各单位一把手拿出态度,为县里排忧解难。

“全力企业”又要扩大再生产,需要技术工,也需要劳动力,黄道舟表态接收一百下岗工人。

他提出不能一刀切,要进行搭配,接收两个小伙子或者青壮年职工必须搭配一个四零五零人员。

黄道舟胸有成竹,“全力企业”现有职工干部一千多,风气正,进来的新人不足百分之一,用不着三个月就能同化。

万一少量四零五零人员没有体力干不了重活儿,负责厂容厂貌,搞搞卫生总行吧!

黄道舟还不怕人家装象,目的就是为了逃避劳动。

因为“全力企业”的工资、奖金跟工作难度、生产效率挂钩。

打扫卫生这种低端且是个人就能干的活儿,仅仅拿档案工资而已,奖金有,最低标准,还必须通过考评,不是人人有份。

“全力企业”工作表现一般,技术一般般的普通工人,平均月收入已经达到二百块。

然打扫卫生的连六十块都勉强。

想在“全力企业”混日子不要紧,混来混去混自己。

因为同样是工作八个小时,哪怕是没有技术的搬运工,只要肯出力,月工资都能拿到手超过一百五十块。

在有奔头,能够挣更多钱的前提下,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勤劳的,“全力企业”的多劳多得提现得淋漓尽致,并且上不封顶。

适应了“全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后,基本上不会有人明明能干体力活儿,却故意扛着扫把打扫卫生。

现在的三水县,“下岗工人”这个新名词已经流传开,出处当然是黄瀚跟宋解放、秦昆仑等等县领导的谈话。

宋解放是大学毕业,原本是用“失业人员”这个词,听了黄瀚的新词后觉得妙不可言,跟大领导们汇报工作是用上了“下岗职工”这个新词。

大领导们觉得这个词很好,社会主义哪能存在失业现象?都是暂时性的,下岗的目的是为了重新上岗。

宣传“抓大放小”必不可少,宋解放把“下岗职工这个词”写在讲话稿里了。

这段讲话内容不仅仅在县电视台三水新闻播出,还在三水人民广播电台早、中、晚播放三次,联播一个星期。

连黄瀚都从坝口广场的大喇叭里听见了宋解放慷慨激昂的声音:

“下岗不可怕,大不了从头再来,只要踏实肯干,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肯定能够得到更多收入!

食品公司、饮

共3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