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一九八一年 > 第721章 寅吃卯粮

第721章 寅吃卯粮

推荐阅读:

港实业”根据外贸订单灵活调整产量。

然后好好利用这一年时间组织学习、培训工人,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操作水平。

总而言之八九年、九零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曾经直线滑落,抛除物价上涨因素,其实应该是负增长。

经济过热时绝大多数企业日子都好过,负增长时必然迎来企业倒闭潮。

这就到了比实力、比质量、比服务、比创新时候,能够屹立不倒的企业将要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风牌”系列已经打开香港、台湾市场,接下来的目标直指东南亚、日本、韩国。

如果东南亚的条件允许,可以依旧采取买店面房开连锁专卖店自营的模式,如果操作有困难可以寻求代理商。

后世中国生产的服装供应全世界,但是中国的牌子屈指可数,大头被资本打造的品牌攫取。

都是中国货,都是中国工人的产品,挂上洋标签价格能翻几番。

而中国代工企业最低是生产一件衬衫只有五分钱人民币的薄利。

所谓的品牌是怎么回事,黄瀚心知肚明。

现在才是八十年代末,机会多着呢!

此时就不遗余力做自己的品牌,黄瀚同样拥有资本的力量,他还拥有先知这个大杀器,还有庞大的中国市场托底。

竞争力毋庸置疑。

把“风牌”做成国际品牌,定位中低端市场,黄瀚有信心做得到。

已经把“梦多娇”包装成了法国品牌,香榭丽舍大道上的总店富丽堂皇。

以中国制造能够为诸多世界知名品牌代工服装、鞋帽的能力,有什么理由做不出自己的国际名牌?

福健莆甜市的领导曾经说过一个段子,你买到手的名牌运动鞋,穿两年坏了,这肯定是原装正版。

如果穿三五年还没坏,这鞋肯定是中国“福健莆甜”山寨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生产制造技术已经比人家好。

黄瀚信心满满,牌子是人做出来、资本推动的。

人家会的伎俩他都会,服装鞋帽、小商品最重要的生产环节都是在中国,自己赚五分钱人民币,外国资本赚十美金以上?

想得美!

自己的牌子自己卖,颗粒归仓。外销当然要做,力争采取代理商制度,按照吊牌价二点八折拿货是底线。

相信经过两年洗牌后,“华美风”、“中港实业”、“梦多娇”肯定步履稳健,市场占有率至少提升十几个百分点。

这时就到了拉动内需促消费的时间段,黄瀚会把能够动用的资金拿出来支持“自强建筑公司”扩张。

在各单位都缺钱的时候,现金为王,“自强建筑公司”继续承诺以房产抵工程款的模式在沪城、杭城、省城等等江浙沪经济发达城市参与开发。

肯定能够为拉动经济尽微薄之力。

说微薄之力其实有点谦虚,那时黄瀚至少能够组织十五亿人民币拿下“自强建筑公司”抵工程款的房子。

说不定能够带动一百到一百五十个亿的总产值。

整个八八年全中国的产值才多少亿?应该是一万四千亿人民币上下。

房地产经济最是能够拉动内需,只不过八十年代末还没有形成套路。

先行一步,必然领先一步,反正黄瀚凭良心,不搞囤积居奇,拿到地立刻开发,一年内就争取完成主体建筑。

房子不好卖不要紧,直接用来出租,租金上不去,那就便宜点,让打工仔能够住得好点何乐不为?

此时的房子价格很便宜,租金收入肯定能抵过银行利息。

反正黄瀚手里不缺资金,真的缺钱,可以拿用于出租的商品房办理抵押贷款。

早期的商品房跟后期不一样,毛坯房都是可以直接入住的,因为都安装了门窗和马桶。

自有资金达到十五亿,采取接手“自强建筑公司”抵工程款的商品房的方式,钱不够时办理抵押贷款。

只要循环起来,十五个亿放大到六七十亿基本上不存在风险。

黄瀚是先知,知道房价一直再涨,按理说十五亿放大到一百亿、二百亿甚至于更多都不会出问题。

但是要考虑到适可而止,千万别把蛋糕都占了,所以故意保守。

这也是明明仅仅是沪城的业务就足以让“自强建筑公司”拥有干不完的活儿,黄瀚还指示黄进发展杭城、省城、苏州、昆山业务的原因。

一直薅一只羊的毛,太蠢了。

先选江浙沪的十个大城市均衡发展才是上上策。

一支独大会成为众矢之的,韬光养晦不做出头鸟才能够走得长远。

稳打稳扎肯定大有好处,最起码负债瞧上去不那么吓人,免得至亲至爱的人担惊受怕。

每一次都玩孤注一掷的凶狠,自己是穿越者知道包赢不输。

妈妈又不是穿越者,她爱学习,见识、见解截然不同,她已经开始学习经济学。

自己做什么都不瞒着妈妈,也必须得到她的帮助才能够集中资金,才能够进行抵押贷款。

何必搞出孤注一掷的模式让妈妈担心?

钱太多了没啥意义!远远比不上让妈妈开心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