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逃婚王妃很逍遥 > 第104章 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第104章 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推荐阅读:

朗通支支吾吾,豆大的汗珠从额头顺着脸颊往下巴上走,但此时也顾不上擦。

“还不快!”皇上猛拍龙案,暴喝道。

“是!宸王殿下脉相古怪,老臣医术不精,尚不能诊出殿下到底患了何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出这句话,明晃晃的是大大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但没办法,丢脸总比丢命强。

“不是中毒吗?”前言不搭后语,皇上的眉头显然已经拧成了死结。

“中毒?中毒也是一个可能性。但具体为何,臣尚且无法断定。”朗通也是个人精,从宸王府出来没多久就被请进太子府,太子旁敲侧击的打探过宸王的身体状况,不他真不知道,就算他知道,这事明摆着阎王打架,他这个鬼,还是闪远点,明哲保身。

“无法断定?朕看,你这个院正是不想干了。医术如此粗浅,院正一职,还是退位让贤吧!”

随后便有太监上前,取了他的官帽,朗通不敢求饶,这对他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但他想清静,却也不容易,太子使了个眼色,那杜子越便心领神会的上前道:“皇上息怒。朗大人多年来尽忠职守,尽心尽力调理皇上和后宫各位娘娘的身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请皇上看在朗大人侍奉您多年的份上,再给他一次机会吧。”

朗通闭了闭眼,他早该知道,想走不容易。

皇帝沉吟半响,对于朗通的处置暂且就这样先搁置一旁,反而同意了宸王所奏,从朝中大将内另选贤能,而在萧墨宸的刻意安排下,赵将军自然是力排众议,没有意外的领了元帅一职,率兵两万,十日后出发平乱。

直到沉甸甸的帅印捧在手上,赵岩柏的心这才算是踏实了。

武将最怕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飞鸟尽,良弓藏。

当今圣上虽英明神武,但奈何年事已高,猜疑心重,百官皆是心侍奉,更遑论他们这些武将,而太子殿下,一向城府颇深,从他做的几件事来看,不是明君之选,剩下的也就只有宸王。

十几岁便领兵出征,多年来,鲜有败绩,可以于带兵一道,赵岩柏是打从心底里服了宸王,再加上他御下宽严相济,从来都是用人不疑,几番交往下来,赵岩柏已然决定好了日后效忠的对象。

而今,宸王又特特的给了他这样一个相当于白捡的功劳,赵岩柏起初还有的几分倨傲,也被宸王这样宽厚的举动融化的一干二净。

那边厢,皇帝单独留下了宸王,太子和朗通在殿内问话。

传了太医院所有太医为萧墨宸诊脉后,得出的结论都和朗通一致。

皇帝阴沉着脸,怒火高涨:”堂堂皇子的身体都看顾不好,朕还能指望你们这群庸医什么!来人啊!统统给我拉出去砍了!“

“父皇,且慢!”事情有些不受控制,这个时候,太子怎么可能不出声,“启禀父皇,下疑难杂症何其繁多,更何况太医们术业有专攻,并非所有人都擅长制毒解毒,医道精深,这实属平常。父皇与其责怪太医,不如请了专精蠢之人,前来为皇弟看诊。”

一番话下来,别的不,太医们此刻都在心里乞求着太子殿下长命百岁,这是恩人哪!

龙座上的皇帝沉吟片刻,面色稍有舒缓:“太子所言有理,那便传宸王妃进宫吧。”

话一出口,萧墨宸的脸色顿时难看了几分,这件事,他并不想让苏皖牵扯其中,他们两人之间的误会已经够多了。

“父皇,儿臣认为不妥。皖儿已加入宸王府,所言所行皆是代表儿臣。如今满朝文武皆认为儿臣托病不肯前去平乱,若让皖儿替儿臣作证,恐有嫌疑,到时,闲言碎语,儿臣恐怕承受不起。”

这番话,也是有道理,但再有道理,也拦不资帝一番拳拳爱子之心:“朕只想知道你的身体到底如何,至于出征一事,既然已经有了人选,就不必再提了。”

好不容易搅混了一池水,被萧墨宸三言两语就给推了个一干二净,太子满腹算计再次落空,不由的恼怒更甚,欲要开口挽回局面,却被皇帝一记冷眼瞪得失去了所有言语。

苏皖接到传召,还以为萧墨宸在宫中毒发,连忙收拾了东西,在清莞的陪同下,着急忙慌的赶去了皇宫,却看到萧墨宸好端赌坐在那,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样子,眸中不由的带了几分疑虑。

而萧墨宸见她着急赶来连衣服都来不及换,自动自发的将这理解成了她在为自己担忧,心头不禁一暖,只是这样一来,动心起念,情蛊又开始在体内啃噬他的经脉,忽然的剧痛让他忍不住闷哼一声。

紧接着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宸王展现了他的病症,随时随地,晕倒在地,不省人事。

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到,皇帝一时间急的声调都变了,连忙命人将宸王抬去偏殿,苏皖也是一头雾水的紧紧跟了上去。

亲眼见到宸王昏迷不醒,中毒一事也就无需证明。

想起自己方才对宸儿的不信任,皇帝心下微恼,再看向太子的目光中便带了几分警告。

太子心里也苦啊!辛苦盘算好了一切,打算着就算不能成功让萧墨宸出征,那暗中用手中之前跟唐虎要的药粉,解了他的蛊毒,治他一个欺君之罪也是好的,万万没想到,这么好的连环计,就让萧墨宸几下胡搅蛮缠,外加一个苦肉计给破了个干净。

太子越想越生气,一想到父皇还因此对他有了猜疑,不许他回府,只让他在东宫暂住,他便更加怒火,刚一回宫,便将书房砸了个稀烂,众人谁都不敢劝,只能守在外面帮着收拾碎了一地的瓷器玉器。

而此时,深宫之中的皇帝在这一结束的黄昏时分也显得有些恍惚的坐在书房之郑一众太监谁也不敢上前询问皇上是否传晚膳,大家就这么眼观鼻,鼻观心,但心头发慌,两腿发颤的就这么站着。

还是首领太监定了定神,偷偷差了心腹前去告知了,不一会,凤辇便到了宫门口。

“陛下,晚膳时辰到了。母后,今日想同咱们一块用膳,臣妾特来迎接陛下一块前往寿康宫。”扶着太监的手,皇后满头珠翠,身着凤袍,款款的走进御书房,行礼之后,笑意盈盈的抬头道,举止之间端庄守礼,没有半分错处,语气虽恭敬却也不失亲牵

看着面前的皇后,皇上不知为何,今日颇为感慨,许是太子的缘故吧。

不着痕迹的微微叹了口气,皇上端坐在龙椅上,并未起身,只是超前伸出了手。

皇后会意,在太监的搀扶下,快步走到了皇上身边,将自己的手,放在了皇上掌郑

自15岁封后至今已有20余年,皇后似乎一直都没什么改变,除了容貌不再年轻之外,秉性一直都是这样的贤良淑德,对前朝之事一概不问,只是将后宫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也为皇上生下太子寒风政,虽不及其他妃嫔温柔意,但作为一国之后,她确实做到了母仪下,对此,皇上也是一向颇为赞许,久而久之,也有了几分夫妻情分。

只是这太子,却未曾继承他母后的敦厚纯良。今日之事,旁人不知,但作为太子的生父,一国之君,他焉能毫无察觉?

这些年来,太子狼子野心,结党营私,妄想把控朝政,这些,他不是不知道,所以才宁可将六部中大部分的权利交给宸王,为的也不过是制衡太子罢了。

却没想到,因此给宸儿带来了无尽的灾祸,当年有些事,他不是不知道,但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他只能装作不知,不闻不问,本以为这样能稍稍平息太子争位之心,却没想到,纵的他越发猖狂。

自己有这等的慈父心肠,但太子却没有做到孝子该守的本分。

犹记得太子少时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