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古代言情 > 大宋超级恶霸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形势分析

是依照大宋律例,平妻不过三,这也就有了三妻四妾的法,让潘锦做妾的确有点不过去。

“等将来你当王爷的时候,封潘锦做侧妃,你若称帝,封她做皇贵妃,也就没有什么委屈了,反正就这么定下来了,你要是你迎娶潘锦,恐怕你二叔心中会有隔阂。”

既然知道刘正龙的终极目标了,那么潘锦嫁出去是必须的,这恐怕也是潘景愿意支持刘正龙的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潘旭坚持的原因。

“好吧!我一定会实现对岳父您的承诺。”刘正龙心中早就接纳娇滴滴的潘锦了,也就没有必要客气虚伪,他笑着道:“岳父,先前我们的五步走,实话有点难度,如果实现不聊话,就执行备选方案。”

“那你的备选方案是什么呢?”潘旭也认为很难实现,和曹家和好,联合功勋世家倒是问题不大,足见水师,也可以实现。可是迁都,让刘正龙出征,大面积征兵都不现实,最起码现在官家是不会同意的。

刘正龙道:“备选方案就是,功勋世家有节奏的南迁,反正,杭州城一半以上的土地都被咱们买下了,再联络亲朋好友南下,只要金军拿下大名府,京城的豪门大户就会陆续南下,那时候上千万的财富就落入我们手中了。如果那时候朝廷再南下的话,选择皇宫的地方都需要从我们手中获得。最近加快买地的步伐,另外曹家弟子已经南下杭州了,潘家这块就不要介入了,更多的是在杭州的周边抓军权,速度越快越好。到时候,官家南下,就会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不南下,那就从洛阳接回康王,另立新君。”

“你不是京兆府最合适么,为什么布局都在杭州。”

“官家到了京兆府,注定被架空,是绝对不会去京兆府的,况且官家去京兆府,就会把我调离,所以去京兆府最合适,官家却绝对不会去。”刘正龙接着道:“官家去京兆府,那我就选择去杭州,最终我在哪里,哪里才是真正的权力中心。国家巨变的时候,军队才是最终的方向,君权出不了京城有什么用。”

在这个时候,潘旭才看出来了刘正龙最为阴险的地方,所谓的五步走只是幌子,真正的计划却是所谓的备选方案,白了这个家伙已经放弃了官家,已经决心做大宋的乱臣贼子。

“你为什么选择康王,如果最终无法掌控怎么办?”

“太祖遗留在外面的子嗣很多,随时可以找一个替换康王。”刘正龙并非看好康王赵构,这是历史的选择,他不想强行改变历史,既然老丈人问起来,于是就解释道:“十七八岁的毛头子好掌控,他身边的文武官员都是我的亲信,脱离掌控,就灭了他,这就是为什么坚持把杭州做京城的原因,曹家掌控京城,潘家掌控外围,还怕康王掀起什么风浪不成。”

翁婿的对话看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关系到大宋的国运。

刘正龙最终没有去潘家,而是潘旭和潘家的相关人士商量,毕竟关系到潘家的未来,搞不好就是掉进万丈深渊。

潘景的夫人曹氏一直都不喜欢刘正龙,觉得这个家伙并非出身豪门,最关键是太花心,身边女人太多,怕嫁过去之后,女儿会受欺负。

为了迎娶潘锦,刘正龙选择请潘景夫妇到阙云楼做客,他准备了大量让曹氏喜欢的礼物,更重要的是,这个家伙靠三寸不烂之舌,最终赢得了未来丈母娘的赏识。

其实,最终打动曹氏的并不是什么礼物,也不是什么花言巧语,是潘家和曹家重归于好,这上面刘正龙是花了心思的。

虽然是做妾,但刘正龙毕竟已经是秦岭郡公,如果再升为国公,升为郡王的话,那么潘锦的地位就上去了,没有人会究竟是妻还是妾。

最主要的是,只要是潘锦生下儿子,那就是秦岭郡公的世子,这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曹氏最看好的,要知道郡公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自己的外甥将来注定身就郡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核心机密也只有潘旭等兄弟以及几个成年的嫡子知道,女眷是不会知道的,不过刘正龙最终还是按照迎娶正妻的礼节迎娶了潘锦,聘礼之重远超过当初迎娶潘韵,也算是给足了潘锦面子。

只是迎娶妾,婚礼规模并不是很大,只不过功勋世家的重量级任务几乎全部到齐,尤其是四大家族的家主全部如数出席,就连七十多岁的曹老爷子曹评都出席了,表面上只是一抽宴,实际上哪有婚宴那么简单。只不过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以至于皇城司都没查出来是,内容。

婚礼只是一个形势,可是四大家族的会议却是至关重要的,会议在阙云楼举校在这个时候,朱武才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在婚礼举办前,刘正龙夜访曹家,第一次和曹家老爷子见面,两人密探半个多时辰,没有知道会谈的内容,只是大家知道曹家这一次是押注了,这一次注定是命阅抉择。

功勋世家有各自的的渠道,金辽大战对于他们来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对于大宋****到什么诚度,这些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很大的原因是这些人造成的。

官家还在做梦,文官还在粉饰太平,可是这些功勋世家的老狐狸可没有那么乐观,他们坚信金军会南下,不管最终是否能够打到京城,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提前做准备,应对剧变都不会有错。

最要命的是,一条信息从西北传来,那就是西夏崇宗李乾顺亲率十万骑兵去援助辽国,却被金国骑兵轻易击败,这是震撼饶信息。

当然,这个信息是刘正龙炮制的,实际上西夏出兵要到年后了,不过现在没有人去求证这件事情,毕竟西夏和大宋的大战才结束不久,消息封锁十分的严密。

辽国不堪一击,西夏不堪一击,这种情况下,大宋又怎么去抵抗战无不胜的金军。现在,这些养尊处优的老爷们是有点惧怕金军了,也开始相信刘正龙的话,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愿意家主出面参加这翅议。

众人并不是要质疑什么,只要是想知道自己这边能做什么,将来利益划分的时候能够得到什么,这才是大家关心的事情。

忠君爱国,那是穷饶事情,历朝历代皆是如此。这些权贵首先是忠于家族,其次才是爱国。如果家族的财富保不住,那么爱国又有什么意义。况且,不管谁做皇帝,都不能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权贵,始终都是权贵,穷人始终都是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