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乞活西晋末 > 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导

永兴二年,九月十八,巳时,云,徐州琅琊,王氏祖宅。

琅琊郡,临沂县郊,青山之脚,绿水之畔,坐落着一座巨大的庄园坞堡。它古朴大气却不露奢华,垛高墙厚却不显张扬,阡陌交通却自有素雅。它便是琅琊王氏的祖宅,从西汉迄今数百年,历经人世沧桑,历经朝代变迁,历经毁建兴衰,从中走出的高官显贵不知凡几。而今,他已拥有左近数千顷良田,容纳上下近万的人口,云淡风轻间,更已傲立于士族巅峰。

此时,庄园正门大开,门前张灯结彩,门墙上贴着斗大的“寿”字,门外业已停有数十辆装饰考究的马车,奢华不显却绝非凡俗。不明底细者定觉这是主人过寿在广邀亲朋,但实则不然,过寿不假,确仅是琅琊王氏自家的一场低调寿宴,所来者皆为地道的王氏族人,且还只是青徐左近的族人。

庄园东北偏僻处,坐落着一个突兀的独立院,茅屋竹扉,简朴幽静,并无任何喜寿气氛。院后有一汪水塘,塘边垂柳之下,一名白须白发的六旬老者身着粗布麻衫,正端坐着悠然垂钓。很难相信,这老者竟然恰是今日过寿之人。

相比老者的悠然,此处的气氛略显凝重。在老者身侧矮桌两侧,肃然端坐两人。左侧稍显富态者年近四旬,正是前徐州长史王修;右侧古井无波的是一名俊朗青年,他叫王导,正史中,他是东晋开国的肱股之臣,也是令琅琊王氏达成“王与马,贡下”局面的关键人物。

《晋书·王导列传》有载:“王导,字茂弘,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后参东海王越军事,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

矮桌前端两丈之远,躬身站立一人,身着青衫做文士打扮,却是屏气不敢稍动。若是马涛在此,定可认出此人乃是三月前到访鳌山岛,嚣张索要好处的王氏管事王忠,其人偏房庶出,明面身份为王氏的一名商行管事,实则司职王氏在徐州沿海一带的密谍事务。

突然,水中浮漂陡沉,老者扬杆一提,一尾斤许鲤鱼随之被拖出水面,一番蹦跳之后依旧无奈的被老者捕入竹篓。老者洗洗手,一瘸一拐回到桌边,施施然坐下,竟是腿有残疾。呷了口凉茶,他这才轻笑道:“世治(王修字)虚长一旬,可定力相较茂弘(王导字)却略有不如啊!”

“叔父教训得是,侄受教了!”王修脸一红,连忙上前一步鞠躬行礼。王修胖了些,太阳下呆久了难免不安生,可在外气度雍容的他,在老者面前却丝毫不敢造次。相比之下,同样起身相迎老者的王导却是依旧古井无波,丝毫不为适才的褒扬所动。

老者叫做王涛,王氏大族老,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昔年在灭吴大战中曾大放异彩,怎奈伤重残疾,坏了品相,却是不得再行为官。但其在外虽已声明不显,却一直代家主总览王氏在徐州的族内事务,手掌琅琊王氏上千私兵,也是王衍、王敦、王导、王修等饶嫡系长辈,堪称族内山岳,便是现任家主王衍当面,也得对其恭敬有礼。

冲王修王导二人挥挥手示意坐下,王涛看向王导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至于偏房庶子王忠,他则看都未看一眼。轻拍桌上一份信报,王涛淡然道:“老夫今日过寿,不想清早便得知水师惨败一事,此事非,你二人谁能与我细来龙去脉?”

王修闻言清清嗓子道:“三月前,某听王忠起鳌山诸岛换了主人,有个安海商会取代了巨蟹帮,实力还颇为不俗,却是不将我王氏放在眼里。彼时正值东海王筹备西迎圣驾,我等便也未予理会。孰料前几日却闻密谍报知,那安海贼或为陈记劫案真凶,广陵陈氏本也与我王氏有隙,侄索性暗放风声,令陈氏与那安海贼鹤蚌相争。”

“那广陵陈氏、临淮陈氏以及庐江陈氏同姓同源,互为声援,势力纵横江淮,庐江陈敏更借两年前剿灭石冰之乱声名大噪,于江淮乃至江南诸军颇有影响,还被东海王封为右将军协同出征迎驾,在徐州已直逼我王氏地位。其实,据修了解,那安海贼最多仅能勉强自守,令陈氏大吃苦头,终归当被清剿,岂料...”

到这里,王修稍露惭色,不无苦笑道:“只是,孰料那安海贼强劲至此,竟将水师后军诱伏全歼。哎,此战势必引发徐州震动,徒增恐慌,不利东海王大事,修之前料事不明,轻率挑起事端,委实惭愧。”

王涛随意摆摆手道:“此事错不在你,那安海贼却有几分门道,如此势力在身畔崛起,你假手陈氏打压倒也在理。后军虽灭,一群海贼却也难扰大局,无需挂怀。况且,陈氏有此挫败,茂弘正可借机整顿水师,增强我王氏影响,确可得利。好了,还是后续吧。”

“叔父大人,那安海贼无视我王氏招揽,且实力雄厚,竟能痛歼水师后军,颇显嚣张大胆,侄儿以为,其身后恐有不势力!东海王提兵在外,琅琊王必不愿后院生乱,当会尽力清剿安海贼,我等不弱全力相助都督府铲除之,以免养虎为患,致我王氏身畔出现难控势力。”王修微微欠身,眼露杀机道。

王涛默然不语,目光转向王导,王导见此,却是摇头道:“后军几近全灭,我等自当插手重建,甚或将广陵陈氏挤出后军,同时,水师中军亦可趁机接管后军诸多水卡,尤其是云梯关。但对安海贼,导却更愿适时招抚,甚至遣出附庸家族参与黑市与之走近。这非但因为鳌山海域岛屿林立,剿之难尽,徒费人力财力,更因其已够格作我王氏棋子。”

王修讶道:“那安海贼可是拒绝附庸我王氏,是交恶也不为过,我等如何利用他们,又有这等必要吗?”

王导轻叹口气,意味深长道:“东海王欲匡扶设计,却战事不利,被阻徐豫边境。东嬴公与平昌公空有大军,却怯战自保,而幽州王浚手握强兵,虽声援东海王,却迟迟不肯发兵,显是讨要好处,已成割据之势。中原仅余范阳王一力支撑,关东阵营一时恐怕难有起色,时局堪忧啊!”

“九月庚寅朔,公师籓又害平原太守王景、清河太守冯熊。庚子,豫州刺史刘乔攻范阳王虓于许昌,败之。”面露阴郁,王导索然道,“近日导更是听闻,那血旗将军北出蛮荒,绕道抵达辽东,已具一万精骑,声言要福中原讨一法,恐将更添变数,哎,东嬴公做的这叫什么事,尽帮倒忙啊。”

“司马家篡夺曹魏江山却不加自爱,愈难掌控局面,没准就此失了基业,却恐连累我王氏池鱼之殃。”王涛冷哼一声,深以为然道,“只不知你这些,与水师一事何干?莫非业已不看好东海王与关东阵营?”

王导面色沉重道:“叔父所言甚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导正心忧我王氏前程。关东阵营地大物博,后势强劲,战胜关西乃必然之事。但朝野崩坏过甚,诸王乱战连年,且有异族兵起,中原疲敝,流民丛生,农事受扰,粮食匮乏,加之此战再迁延日久,难保另有野心家抬头,汉末混战或将不远,却非东海王所能遏制,届时我王氏何以自处?”

王涛沉吟片刻,终也面色凝重道:“茂弘言之有理,却不知有何打算?”

王导不答,却是瞥眼场中站立的王忠。王涛领会其意,转向王忠,态度却殊无对王导王修的慈祥,冷声道:“老夫不想便知你等如何会注意到安海贼,当日又是如何招揽安海贼的,少不了敲诈勒索那点破事,我王氏孝悌贤德的家风,迟早要被你等不孝子弟所败坏!”

到这里,王涛泛起怒色,随手抓起一个茶杯便砸向王忠,又准又狠,颇显武功根底,竟将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