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乞活西晋末 > 第四百二十七回 强势入朝

夷州和平人士的踊跃来投,有三大部落联军的无耻偷袭,有南征将士的浴血应战,有总督衙门的勤勉任事,有官员道士的传播文明,有移民土着的亲如兄弟,有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也有夷州大岛的丰饶如画,好一幅荡气回肠的史诗画面,好一支浩然正义的王者之师,谁信谁淳朴!

图孤奈何,这一时代的人民大众偏就那么淳朴,偏就愿信拓疆军民远洋夷州的正义高尚!当然,义利统一方是王道,既为鼓舞民心士气,特刊除了热情洋溢的讴歌南征军民在纪大府主亲率下开疆扩土的丰功伟业,自然不忘报道南征军卒的封赏嘉奖,不忘来现的。

最耀眼的当属新任夷州总督祖逖,作为夷州大战临阵督帅的他,藉此一举成为华兴府又一子爵。同时,梅倩、宋滦、林武、钱凤等人皆有衔爵擢升,而包括他们在内,共有上千南征军民藉此战获闰晋级各级爵位,对应的是总计十余万亩的封田奖赏。

特刊还公布了夷州既有战斗的相关战利品数据。算上三大部落奴隶、所捕野生牲畜以及其它林林总总,南征军得战利品折合共值二十多万贯,由此在功爵封赏之外,按照法定分润办法,南征基层军卒人均还可直接获利六七贯,相当于华兴府寻常青壮一年的基本薪俸,民夫亦可人均获利二三贯。

而且,这些战利品分润将以资金形式存入每人的“奖励金”专有账户,军民可将之取出现金,更可凭自愿用之从政府或者几大产业低价购得建材、农肥、工具、牛羊等等各种商品,减轻华兴府财政压力之余,也变相为有功军民再增收益。

似乎担心这些仍不够烘托气氛,特刊还报出一条全民大礼包,那就是华兴府将以五至十贯的低价,向公民、平民乃至从民中的单身青壮出售近万夷州女奴,并放松娶奴的贷款限制,允许平民甚至从民中表现良好者贷款购买。

史诗般的南征画面,活灵活现的英雄事迹,翻手便得的功爵加身,近在眼前的战利分润,无不刺激着华兴军民尤其是热血青年的神经。并且,须知南征军卒的名利双收是建立在百分之一二的死残率之上,比起华兴府的海难概率也没高多少嘛。

不是听说海外岛屿千千万,还有不少荒岛等待开发教化吗,这样名利双收的发达机会到哪找去?由是,皆大欢喜之余,许多私有化安置完毕而后顾无忧的青年将目光投向了军伍,一度门可罗雀的新兵志愿报名点,再现踊跃。

然而,相比主旋律的热情洋溢,特刊最后一页的数篇紧急刊文就令人愤慨了,其主题正是已在军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得胜大道刺杀案。头条刊文首先真实再现了昨日刺杀事件的前前后后,通报遇刺人员平安之余,重点突出了纪某人的临危不乱与张宾的岿然不动(其实张宾当时是被吓的)。

接着,该文介绍了案件调查的最新进展,披露了刺客梁轲其人,强调了他在华兴府获得的优厚待遇,自是略去了不合时宜的情感纠葛。此文最后,还为读者提供了一条尚未完全证实的线索,那就是梁轲曾经不止一次利用工作之便,与某些半岛劳工私下接触,是否别有奸情尚待进一步调查。

头条刊文之外,百姓们看到的是另两条颇有关联的报道。一条是关于遇刺目标纪泽与张宾的生平经历尤其是丰功伟绩,重点突出了在他们治理下,华兴百姓不论汉夷皆过得丰衣足食、幸福安康,比起以往简直天壤之别,来了次报刊版的忆苦思甜。

而另一篇刊文,则详述了华兴府与半岛近邻马韩的磕磕碰碰,历数了马韩庇护州胡余孽、妄图讨还乐岛、州胡余孽偷袭奴营等等恶劣过往,甚至依据马韩军队在半岛大战前的异常集结,分析披露了马韩初时意欲对乐岛动兵的恶劣企图。一番报道下来,八卦百姓们想不怀疑马韩为刺杀主使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