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乞活西晋末 > 第四百四十三回 金河矿脉

才会将这桩交易第一个交给你。你一定有办法搞来青壮,去吧,我看好你!”

目光顿时炽热,麻拉基却习惯性的准备摇头,但这次夏田根本没给他表态的机会,而是殷切叮嘱道:“记住,我的朋友,我要的很急,倘若你提供青壮的速度太慢,我也只得再寻别人相助了。去吧,拿着我的手令,跟我的亲兵回去取铠甲,记得留两个向导给我。”

“好C!”听明白通译蒲努的解释,麻拉基先是一愕,旋即,他再也没敢左右摇头,而是小鸡啄米般的连连点头,继而火烧屁股般的离去...

第二天,夏田等人沿着这条金河顺流而下,进入一条大河,继而抵达海岸。这处大型的海湾河口南距麻拉基聚落三四十里,吕宋岛的海岸线在垂直向南延伸三百多里后,于此转而向西拐了个弯,在数十里外还有海岛、岬角向北伸出,环抱着海湾。没说的,吕宋港、吕宋城、吕宋基地就这儿了...

“一线在手,爱心我有!”就在吕宋基地定址的那个清晨,按时出门上工的乐岛百姓们愕然发现,乐岛各城各镇的路标指示牌下方,全都加装了一块大幅平板,平板上悉数贴着一张以这八个字为抬头的印版画,且一贴就是半个月。

宣传画的上部有一件即将完工的圆领毛衣,其下方是一双修长的纤纤玉手,各持一根尺许长针,正将一根毛线从线团编织入毛衣的最后收口。印版画左下方的空处,则印有寥寥几句说明,以及“华兴工贸·纺织分行”的特写字样。

同一天,同样的印版画出现在当期的华兴时报上,且一连持续了五期(三天一期)。这是华兴府乃至大晋的第一遭商业性广告轰炸,报纸加上路标广告牌的一齐发力,顿令这张印版画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第一话题,也令毛线的销售点被好奇者踏破门槛。

由是,华兴工贸的纺织分行借毛线一朝走红,毛线衣、毛线手套也成为这个春天的乐岛时尚。由是,更多商家闻风而动,利用路标牌与报纸为自己的产品打出名声,也为路政部门与华兴时报增添了一笔可观的长期收入...

私有化改制近月了,半岛劳工也大量离去了,华兴府的工程建设从***回归到了稳步跑,政府与百姓们真正进入了私有经济下的生产生活。这时,人们霍然发觉,身边的一切似乎都不同了。

与年前相比,不同的确太多。衣食住行变了,华兴府不再发衣发布,住房出行也凭自己改善了。工作状况变了,已惯听从的上级指示没了,事情多要自己拿主意,之前大家一窝蜂上工收工,如今都各忙各的了。还有,社会风貌也变了,以往随见随闻的标语口号少了,南腔北调的吆喝招揽有了,风格各异的商牌旗幡多了,沿街与报纸上更是出现了一种叫做“广而告之”的东西。

从计划体制走出,如今的变化还真不好说好坏。生活的确不似以往那么安定稳妥,劳作比以前更辛苦,出岔子得自己兜着,偷奸耍滑更难,但也能挣得更多,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不开心还能炒了东家换个环境,实在混不走甚至可以申请去夷州重新开始。总而言之,生产生活变得更有压力,更有挑战,也更丰富,更自由,更有机遇。

都是私有经济,可要说回到以往大晋的光景,却也不然。华兴府不像以往那般诸事皆管,但会早早出来平议粮价,也会出面干涉雇佣待遇,有只无形的手还在暗中时不时的拨弄一下。百姓们各有感触,有奋发的,有迷惘的,也有怨天尤人的,但绝大多数都选择了顺应这一趋势,而他们大多都相信,那个曾经带给他们丰衣足食的府主,是不会抛弃他们,更不会害他们的。

的确,看待华兴府与华兴百姓,纪泽的心态早从初始时的安身立命,不绝间转变为饱含感情的挚诚呵护。年后除了粮价、货币这等重大事务,他已很少插手行政事务,但他却无时不在关注着华兴府的大事小情,并凭借自己前生三脚猫的经济知识,通过调控旗下产业集团的运营,以非行政的市场手段,小心引导着华兴经济的健康走向。

不过,这两天纪某人却是没心思搭理什么华兴经济,考虑什么天下大势,他忙的很,忙啥呢,忙着吃大补汤,因为他要娶亲了,还是一龙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