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宋师道之纵横天下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支援徐州

话当年陈宫因为曹操一句“宁教我负下人,休教下人负我”而弃曹操而去后,投奔知交好友陶谦,在陶谦麾下做了一名从事,这一日听闻曹操起兵报仇,欲尽杀徐州百姓,于是连夜骑马出城,日夜兼程前去拜见曹操。

经过五五夜的长途跋涉,眼中布满血丝,一脸憔悴的陈宫终于赶到曹操的大营,曹操知道陈宫此来是为陶谦作客的,本来不想见他,但又抹不开昔日陈宫相救的恩情,只得让人请他入帐中相见。

陈宫入得帐来看到稳坐帐中的曹操,上前两步拱手施礼道:“今日听闻明公尽起大军临徐州,报尊父全家被害之仇,所到之处欲尽杀徐州百姓,某陈公台不才,特前来向你进言。陶谦他乃是一个仁人君子,并不是好利忘义之人;尊父全家遇害,乃是都尉张闿见财起意,不是陶谦下命令让他做的,因而陶谦他并没有什么罪过。况且州县的百姓,与明公你有何冤仇?你却要把他们杀光,所以我希望孟德你三思而后行,不要铸成大错。”

曹操勃然大怒指着陈宫的鼻子道:“那日你陈公台弃我而去,今你又有何面目前来见我?陶谦杀我父亲全家,我曹孟德发誓当摘其胆剜其心,以雪我心头之恨!陈公台你今日为陶谦前来劝戒于我,如果我不听你的劝告,你又当如何!”

陈宫见服不了曹操,只好告辞离去,出了曹操的大营陈宫仰长叹道:“我陈公台如今也没有面目再见陶谦了!”于是骑马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曹操在陈宫走后,尽起十万大军向徐州进发,所过之处,杀戮四方百姓,到处挖掘他人坟墓,其恶行令人发指。

陶谦在徐州,听闻曹操起军报仇,杀戮百姓,仰大哭道:“我陶谦获罪于,致使徐州之百姓,遭此大难!”于是急忙召集众官商议。

曹豹道:“曹操的大军既然已经来到,我们岂能束手待死!我愿助使君破他。”

陶谦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率兵出城迎战曹操的大军,远远望见曹操军中的士兵皆着白衣,中军竖起白旗二面,上书报仇雪恨四个大字。

两军列开阵势,曹操纵马出阵,身穿缟素,扬鞭大骂。陶谦也骑马驰出本阵,在马上对曹操欠身施礼道:“我陶谦本来想结交明公,所以才派都尉张闿护送。不曾想张闿他贼心不改,才导致此事发生。实在是与我陶谦无关啊。还望孟德你明察。”

曹操大骂道:“陶谦你个老匹夫!杀我父全家,今还敢如此狡辩!谁与我生擒陶谦这个老贼?”

夏侯惇应声而出。陶谦慌忙调转马头回归本阵。夏侯惇骑马赶来,曹豹一拍跨下战马,挺枪冲出本阵,一枪直刺夏侯惇前胸,夏侯惇侧身让过枪尖,同时手中长枪一拨,架开曹豹的长枪,两马相交而过。

这时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两军的士兵均站立不稳,东倒西歪,战旗也被大风刮倒一片,两军军阵顿时大乱,无奈之下双方只好各自收兵。

陶谦率兵回城,与众人商议道:“曹操兵势强大我们恐怕不是对手,不如我自缚前往操营,任其剖割,也好救徐州一郡百姓之性命。”

话音刚落,一人走出来道:“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如今曹兵虽然人多势众,但是一会儿半会儿也攻不破我们徐州城。府君只要坚守不出,某虽不才,但也有一策,管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众人一听均眼前一亮,忙把目光都投射他身上,问他有何妙计,可退曹兵。

陶谦一看献计之人,原来是东海朐县人,姓糜,名竺,字子仲。糜竺家世富豪,经常去洛阳做买卖,有一日,乘车而回,路遇一美貌妇人,拦住糜竺的马车,想让糜竺载她一程,于是糜竺乃下车步行,让车与那美貌妇人坐。

这个美貌妇人请糜竺上车与她同坐。糜竺上车后坐得端端正正,目不邪视。马车走了数里,妇人下车辞校临别对糜竺道:“我是南方的火德星君,奉上之令,要前去烧毁你家。为了感谢你载我一程,并彬彬守礼,所以这才告诉与你。你现在速速回家,搬出财物。我今夜就会遵从上的命令前往。”言罢这个美貌妇饶身形拔地而起,眨眼间消失在糜竺眼前。

糜竺大惊,飞奔到家,将家中所有的财物,急忙搬出。当晚上果然厨房中火起,把糜竺的家宅尽数烧毁。糜竺从此以后广舍家财,扶危济困。后来陶谦听其贤名,聘他为别驾从事。

这时只见糜竺拱手答道:“我愿亲自前往冀州,求车骑将军宋师道发兵来援,还需一人前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若这二处军马齐来,曹操必退兵矣。”

陶谦一听大喜,忙写书信二封,随后问帐下谁人敢去北海求救。一人应声愿往。众人视之,乃广陵人,姓陈,名登,字元龙。

陶谦先打发陈元龙持书信前往北海,然后命糜竺拿着自己的手书赴冀州邺城,自己率众坚守城池,抵御曹操的攻击。

糜竺拿着陶谦的书信,快马加鞭赶到邺城求见车骑将军宋师道。

这段时间宋师道的日子过得异常充实,自斩了匈奴左贤王,带回一万多年轻女子,把这一万多女子交与沈落雁,组建女兵营。

沈落雁就开始训练这些女子,而石青璇则教授这些女兵医术。宋师道找到自己的老师蔡邕,和他提议自己想在邺城建立一所书院,另外再建一个农学院和一个医学院。分别教授农业知识和医学知识。

蔡邕一听大喜,欣然同意。你还别这个时候的儒学大师都还比较开明,如果再过一二百年,那建农学院和医学院将困难重重。

这个时候宋师道破碎虚空带来的三百多各行各业的工匠,农匠就让他们教授先进的农业知识,医匠就让他们教授医学知识。并且建设的造纸作坊现在已经造出纸张,印刷作坊利用宋师道指点的活字印刷术,开始印刷蔡邕珍藏的刻在竹简上的大量书籍。

蔡邕当时见到这些时喜极而泣,就连蔡琰也崇拜地看着宋师道,那个兴奋劲就甭提了。

就在宋师道和蔡邕商量过后,准备告辞离开时,蔡邕拦住要走的宋师道,开口道:“如今女蔡琰已经成年,你们的婚事也该办了,我看就挑选一个黄道吉日,早日完婚吧。”

宋师道一想,确实当初才十四岁的女孩,现在已经是十八岁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于是宋师道连忙答应下来。

接下来宋师道一边着手建立书院事宜,一边准备和蔡琰完婚。谁知道张燕一听宋师道要娶蔡琰,也找上门来,问他张宁张魅娘你打算什么时候迎娶过门。

宋师道一阵头大,只好征询石青璇和沈落雁以及蔡邕的意见。谁知道这三人也同意宋师道迎娶张宁张魅娘,宋师道没想到自己再一次一次娶两个人。既然老婆和老丈人都没有意见,宋师道作为一个男人那更是没有什么意见。

一个月后,宋师道又一次同时娶了两个美女,宋师道麾下的一帮将领纷纷回到邺城庆贺宋师道大婚。

李靖、裴行俨、秦琼、赵云、张辽、张合、张燕、高览、黄忠、黄叙、启铭心、史安善、刀三佰、夏侯兰、耿武、关纯等武将,田丰、沮授、审配、荀谌、高干、李历等文臣齐聚一堂,开怀畅饮,热闹了三。

三后,宋师道派秦琼、启铭心前往幽州镇守,张辽、史安善前往并州镇守,把李靖调到身边邺城。

就在宋师道像辛勤的蜜蜂,享受齐人之福的三个月后,陶谦的使者糜竺前来拜见,宋师道在车骑将军府大厅接见了糜竺。

糜竺见到英武不凡的宋师道,忙上前行礼,并把陶谦的亲笔书信呈了上来,宋师道展开书信一看,原来是这么一档子事。

这陶谦也真够倒霉的,本来想借着派人护

共2页/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