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吧言情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祖宗模拟器 > 第7章 雇人

钟家发生的事情,在整个靠山村都引起了轰动。

毕竟从钟诚那会就颇具传奇色彩。

穷苦的孤儿,吃着百家饭和穿着百衲衣长大,去了趟县城回来就带了个俊俏的好媳妇,然后趁着兵荒马乱,竟然敢以蛇吞象般的胆气吃下了好多亩上等的水浇地。

最后还真如他预见的那样,没等叛军到这就被大殷朝廷旋即平定。

就人家这胆气凭什么不能发家?

尤其是现在,钟家刚刚诞下了个孩子,接着就有仙人般的道士过来收徒。

礼金随手就是十两银子,就算在积水县城,或是青州府城,寻常的百姓家里过寿诞或婚嫁喜事,全部的贺礼都算进去,总数能不能有二两银子,还是两呢!

因此整个靠山村和周围知晓这事的乡民们,都知道这钟家绝对要发了!

不过。

钟家的众人,自己反而没有过于膨胀,还是该干嘛就干嘛。

老大钟谦鞍还是每都扛着锄头去河边的水浇地侍弄田亩,老二钟谦靬扛着锄头去林边旱地的时候还多带了把柴刀,老三则是还在放牛养猪和饲养着圈里的牲畜。

连那些妯娌姑嫂们,都忙活着各种家务活,帮老三家照看着孩子等等。

整个家里的氛围还是有条不紊。

这点在钟诚眼里,都满意的点着头:“这家风算是买对了!”

任劳家风,增加的可不仅仅是生产劳动类的状态,同时还增强了众人对家族的凝聚力,以及沉稳办事不怎么喜欢话的性格——家风的效果可比个人状态强很多。

虽个人状态能有效改变某个人,但能让全家都受到影响的家风哪里差了?

举个浅显的例子。

都在这埋头苦干认真工作,就你在这闲逛发呆,能过意的去?

三五以后,随着乡民们各自都要忙活各自的事情,原本还在靠山村轰动的神仙收徒,慢慢的就消停下去,只是偶尔见面或闲暇的时候才有人拿出来谈谈。

钟诚同样乐得消息平静下去,毕竟人怕出名猪怕壮,的很好。

这么多没意义的虚名。

在他眼里,这些还不如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把山上的荒坡地都给开垦出来!

靠山村的名称来源,就是村后的这座途焦山——山势有些峻峭,怪石林立,土层还极为贫瘠稀薄,远远的看着就像个烧焦的牛角,在乡民们看来没有多少好价值。

只有钟诚利用前世的见识,以西北山区的坡田技术,才开垦了出来。

下的力气很足。

光是用石块垫高坡地,从山脚挑土过来堆肥,就累得他够呛。

还有从山里的碗口溪那边引流,挖的沟渠和蓄水池,忙活了接近半年的时间才竣工——如此想来的话,或许他钟诚去世的原因,都和过度劳累分不开!

怎么钟诚都是快六十岁的老人了,身子骨可不如往常般硬朗!

缓缓叹气。

钟诚看着埋头苦干的众人,心情带着沉闷:“人还是不够多!”

现在的家族里劳动力稀缺,十亩水浇地和十亩林边旱地,就算没到农忙的时候,都快把老大和老二家的人力给挤用的满满当当,夫妻要从早忙到晚才能歇息。

老三家还要照料牲口和喂养的草料,哪里能挤出开垦荒坡的人力出来?

没人就等于什么都没有!

想到这里,钟诚的眉头都稍稍皱起:“当时我就预见到家里人少了…”

他看着窗外院落里,钟彭氏这位结发娘子正拄着拐杖,还颤巍巍的再给坐月子的儿媳送着鸡汤:“或许该找点长工来帮忙了?”心里更是愈发的心疼起来。

以前人家是官宦家庭出身的姐,现在怎么着也得是个地主婆吧?

起码要安享晚年!

钟诚飘回牌位上重新坐下:“该怎么办,还要好好合计合计。”

成了祖宗的他,可没办法和以前那样,有啥事直接给家里人就行,只能以类似上帝视角的身份来默默地观察,间接的利用系统道具,潜移默化的推波助澜。

值得庆幸的是,他对孩子们较为严苛的要求,总归有些成效。

没人会整好逸恶劳。

连家里的孙辈们都知道在玩耍的闲余,割些猪草回来。

眼见色渐晚,钟家的院落里又重新变得热闹起来——忙完农活的钟家众人纷纷回来,喝着事先准备好的温水,坐在铺砖的院落正中等着妯娌姑嫂们端上晚饭。

这是三张枣木桌拼成的大桌,刚好让钟家十余口人都围坐过来。

钟诚亲自定的规矩。

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是钟家的人,那就都能上桌吃饭。

毕竟他本人就来自传统糟粕观念较差的现代,何况在这辈子的发迹前,全靠结发之妻彭芊芊帮忙扶持,若还像寻常人那样坚持规矩,他钟诚还有个球的良心?

不管别人家是怎样的,至少他们钟家就必须全家都有坐下的资格!

农家饭菜简单。

妯娌姑嫂们将两筐杂粮面的馍馍先端上来,接着就是几碟腌咸菜。

还有大碗里炖的猪肉粉条和白菜,以及混了猪油炒的豆苗叶和老豆腐,外加有肉丁切进去的粘稠的菜豆粥算是收尾,整体来重油重盐,以量大实惠为主。

并且作为主要劳动力的钟家三兄弟,还能各自喝上半壶解乏的酸酒。

伙食已经能算是不错。

等吃完晚饭,老大钟谦鞍则开口了:“还记得咱爹开的地吗?”

这话题顿时让众人微愣:“开的地?”老二钟谦靬和钟谦鞱顿时想起来:“你的是咱爹在荒坡那边,是这两年整出来就能种粮食的那十来亩生地?”

生地指的就是刚刚开垦出来,还没种过粮食,产量不稳的地块。

需要种两季粮食以后。

施肥灌水让地块适应种植粮食,才能产量稳定下来,被称为合格的熟地。

只是大家都懂,但脸色却黯然了下来:“咱爹那些日子光往荒坡跑…”想到自家老爷子就是开垦坡地的时候死的,触景生情,现在聊起这个心里怎么好受得了?

院落里的气氛顿时沉默下来,真正管家的钟彭氏却开口:“好了!”

拐杖抬起落下。

她点着铺砖的地面:“过去的事情还谈什么?”语气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目光扫过家里的三个儿子:“但你爹开出来的地,不能再让它给荒了!”这事算是定调。

乡下民户如果敢荒芜田亩,会被人背地后里戳脊梁骨的!

这就是败家子!

既然当娘的开口发话,老大钟谦鞍也点头道:“我的意思和娘一样。”

语气微顿,他看着自家的老二和老三这俩弟弟:“咱家可不能做败家的事情,不然以后怎么有脸去见咱爹?”缓缓着:“实在不行,就要雇点人来帮忙了!”

这话反而在院落里的众人中引起惊呼:“雇人会不会让人闲话?”

地主家才雇人。

而且老大钟谦鞍的意思,显然就是找那种在家,正儿八经专门种地的长工。

平时有事都要照应,不管收成咋样,主家都要给长工带回去粮食养家的那种,如果相处的时间长,甚至这种合约都会延续两三代人之久,关系上简直能算半个家人。

老二和老三的性格都颇为憨厚,这种事竟然都没办法拿定主意。

只能对视看看。

又将目光看向帘娘的钟

共2页/第1页